“挪威化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授權”、“俄羅斯某某化肥公司控股”、“引進美國技術”……像包裝袋標有此類字樣的化肥,今后將會逐步在廣東市場減少、消失。3月初以來,經營這些所謂進口肥的企業與經銷商,正接受全省工商系統地毯式的打假檢查,數百個涉嫌假洋鬼子的化肥已被查封或責令整改。
廣東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從今年3月1日開始,在全省掀起嚴查不規范包裝標識風暴,尤其是重點查處標識有“進口企業”的復合肥。對包裝上打著“俄羅斯”、“德國”、“挪威”等在香港或國外注冊的子虛烏有的公司,或夸大宣傳的肥料,將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對經銷商和廠家嚴厲處理,最低罰款在1萬元以上。
大企業帶頭產假洋鬼子
3月4日,在廣州白云區某碼頭化肥倉庫,省市區工商人員聯合執法檢查時發現,標有“俄羅斯”、“芬蘭”、“挪威”等字樣的3種復合肥,存在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者嫌疑,執法人員當即對其查封,數量近100噸。
記者發現,一堆包裝標稱“芬蘭”紅色字樣的化肥,十分搶眼,下方的“泰威化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字體亦非常突出。然而,生產企業名稱“灌裝制造商:四川X峰實業有限公司”,字體卻很細小,不到其1/3。在相鄰的化肥中,包裝標識很類似,標有“芬蘭星皇肥業有限公司”、“黑山長樂肥業科技有限公司代理”,以及“廣東專賣”等字樣。
在惠州、從化等地,工商人員同樣發現上述產品。此外,還查封了“韓國XX復合肥”、“美國XX復合肥”等涉嫌虛假宣傳或假劣的肥料。
工商執法人員透露,經調查發現,上述這些產品盡管標稱的是“某某國際化肥集團”,但實質是國產肥料。這些產品大多產自四川、山東、湖北等地的中大型企業,從其使用的國內肥料生產許可證和登記證可辨別出來。
廣東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即使這些產品內在質量不存在問題,但這種行為已觸犯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涉嫌不正當競爭或侵害了進口品牌復合肥權益,均將被嚴厲查處。如果在國內生產,不允許在包裝上寫“授權生產”、“港口灌裝”、“進出口企業代碼”等字樣。同時,包裝上標稱的公司名稱,凡與工商營業執照不一致的,將同樣受罰。
假洋肥價格低銷售隱蔽
在廣州泰隆農資連鎖店的“人和高增肥料店”,一堆標稱“原產國:西班牙”、“西班牙馬拉加化工集團”的3個15硫酸鉀復合肥,外包裝與進口肥一模一樣,初始沒引起執法人員注意。當詢問價格時,“售價120元/包(注:50公斤)”,當即引起執法人員懷疑。“按照當前原料價格,這種45%含量復合肥生產成本起碼3400元/噸左右,到達零售市場每包均在200元以上。”
在店主提供給工商人員的進貨票據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同一票據上記錄有兩家企業的產品:“東莞某品牌企業38%硫酸鉀復合肥進貨價2400元/噸”,“西班牙45%含量硫酸鉀復合肥進貨價2100元/噸”,票據落款供貨商為“人和東華農科站”。
“45%進口肥比38%國產肥多了7%含量,價格反而少了300元/噸。即使不計含量多寡,僅從西班牙進入中國,每噸海運費都在500元以上,但其價格仍便宜那么多,根本不合常理。”
10分鐘后,執法人員迅速趕到在與之相隔不到10公里的人和東華農科站。在矮小破舊的農資店里,執法人員沒找到這種產品。不過,在黑暗的倉庫角落,卻發現了一批標稱“原產國:丹麥,丹麥斯塔米拉公司提供”的假洋鬼子,3個15硫酸鉀售價也是120元/包。此外,還查到兩種生產許可證已過期的國產復合肥。
在這次全省打擊不規范包裝標識風暴中,從化市工商部門收獲最大。
記者在從化市工商局繳獲的一批肥料發現,涉嫌假冒的是挪威海德魯公司產品。其海盜船的標志與進口肥相差無幾,下面還標有“NORWY”英文字樣,原產國標稱“挪威漢博”,但讓人不解的是,生產商卻是“廈門科農肥業有限公司”,前后兩者自相矛盾。目前,執法人員已抽樣送檢內在質量。
無獨有偶,在白云區查封的“泰威化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芬蘭”復合肥,同樣被從化工商執法人員查獲。此外,從化查獲的還有標稱“湛江中肥貿易公司”的復合肥。
從化、惠州等地工商執法人員說,這種假洋肥在珠三角蔬菜產區特別猖獗,市場上近百個品種,因為蔬菜生長周期較短,農民施用多個牌子肥料,即使某個產品含量不足,但施用肥料次數較多,蔬菜長勢難以分辨是哪個的肥效,容易蒙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