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碧
關于兩頭蛇,有一個著名的古老傳說。戰國時候的政治家孫叔敖小時候聽人說,有一種兩頭蛇,誰遇見它就預示著自己馬上要死了。有一天,他哭著回來對母親說:“媽媽,我活不成了!”媽媽問:“是怎么回事?”他說:“我看見兩頭蛇了。”媽媽問:“兩頭蛇在哪里?”他說:“我認為它是個害人的東西,讓別人看見了也要死,我就用鋤頭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
難道這世界上真的有兩頭蛇嗎?后來再讀別的古籍,沒有發現有關于兩個頭的蛇的確切記載,大多是一些傳說。古代關于多頭動物的傳說很多,比如九頭蛇、九頭鳥等,甚至哪咤三頭六臂的傳說也可能來源于多頭動物。古籍中有兩頭蛇的確切記載,不過那是因為這些蛇的尾巴也像頭被人誤認為有兩個頭的結果。
不過,最近的科學考察發現,世界上還真的有兩頭蛇。美國田納西大學的動物分類學家戈登?伯哈德在西班牙一個叫平諾索的小村莊里發現了兩頭蛇,這條兩頭蛇有兩個月大,體長約20厘米。據說每年都有一些商人到一些偏僻的山村收購奇怪的動物,然后倒手到城市高價賣給別人作寵物,一條兩頭蛇可以賣到1萬美元以上。戈登?伯哈德說,他每年都會發現幾只兩頭動物,不過都是在農家、商店或動物園才能發現,在野外是難得一見的。
世界上有過不少連體人的報道,不過連體人的成活概率很小,70%的連體人在出生時或出生后的24小時內就死去了。正如連體人一樣,兩頭動物的成活概率也很小,如果不是被人捉住,它們在野外基本上不能長大。不僅僅是兩頭動物的身體健康存在問題,而且因為兩個頭在捕食方面的意見往往出現分歧,從而影響了它們的正常發育。
伯哈德對兩頭蛇的進食進行了多次的觀察,如果肚子空了,兩個頭都會感到餓,它們同時對獵獲食物產生興趣。然而,每個頭都想先吃第一口,都想多吃多占。蛇往往是靠嗅覺來感知外部世界的,如果一個頭聞到了在另外一個頭那邊有食物的氣味,它就會嘗試進攻擋在它前面的另一個頭。于是兩個頭就相互咬來咬去,常常打得傷痕累累,它們的進食因而變得相當艱難,不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還會消耗大量的體力。甚至被捕獲到的獵物在它們打斗時掙扎著逃跑了,兩個頭打斗半天卻一無所獲。兩頭蛇的精力就在兩個蛇頭的相互打斗中慢慢枯竭,最終走向死亡之路。
兩頭蛇在決定前進的方向上也很困難,因為每個頭都有自己的主意。如果遇到敵害,在逃跑或反擊上沒有相同的反應,這樣一來,就比正常蛇被捕殺的概率高得多。如果有專業飼養員對兩頭蛇進行精心飼養,讓每個蛇頭都能及時滿足口腹之欲,并及時制止相互打斗,再加之飼養環境下沒有天敵,兩頭蛇還是能像普通蛇那樣活很長時間的。在亞利桑那州,有條兩頭蛇在研究人員的呵護下活了17年。在圣地亞哥動物園里,曾經有條雌性的兩頭蛇居然生下了15條正常的蛇。
為什么會出現兩頭蛇?這顯然是基因突變的結果,有的科學家認為是雙胞胎的變種,有的科學家認為是環境導致的基因變異,有的科學家卻認為這是近親交配的結果。具體的原因還在進一步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