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蕭然
隨著奧運會的結束,新浪、搜狐、騰訊和網易,這4大門戶網站紛紛發表報告,手持各種數據聲稱自己是第一,讓網友摸不著頭腦的同時也讓業界疑慮叢生
誰在說謊?
無論是在哪個領域,可能只有一個冠軍。但在中國的互聯網上,卻出現這樣的奇觀:在互聯網奧運新聞報道上,居然有4個第一,而且是各說各有理。
聯想到以前互聯網領域的種種作假行為,業界擔心在這個缺乏誠信的互聯網領域,除了網站轉載的媒體新聞,還有什么值得相信?

9月20日,北京殘奧會落下帷幕。這也意味著新浪、搜狐、騰訊和網易在經歷了長達2個月的奧運新聞報道大戰后,終于可以論功行賞了。
果然,這4大門戶網站先后步調一致地拿著一些知名或不知名數據公司提供的數據,在自己的網頁上推出專題自封為王。最讓人意外的是,游戲業務已經成為收入重心的網易竟然也聲稱奧運報道第一;而騰訊則讓人驚訝,這家花錢沒有搜狐多,人力投入沒有新浪多的網站,做出的成績卻號稱“擁有七大第一,遠超其他三大門戶網站”。
一下子冒出來的“4家第一”不但讓網友一下子摸不著頭腦,連業界也是疑慮叢生。4大門戶網站憑什么說自己是第一?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數據公司手中的數據是否真實?在這其中,各數據公司又扮演了哪種角色?
聯想到以前互聯網領域的種種作假行為,業界擔心在這個缺乏誠信的互聯網領域,除了網站轉載的媒體新聞,還有什么值得相信?

自封王
奧運會剛閉幕,四大門戶網站就開始大擺慶功宴,標榜自己在奧運新聞報道中取得的成績。
首先站出來說話的是新浪。新浪CEO曹國偉在奧運會閉幕后的第2天,就在北京邀請部分媒體人士共進午餐。席間,他聲稱,據來自ChinaRank(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中國網站排名)、艾瑞咨詢、萬瑞數據、Piper Jaffray等機構的數據顯示,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無論是在流量還是用戶數方面,新浪的指標均逼近四大門戶均值的200%。
與新浪小范圍的宣傳不同,其同城勁敵搜狐CEO張朝陽則在搜狐公司12層的大演播室里,將CTR、艾瑞咨詢、萬瑞數據等調查機構的分析師邀請過來,一起面對媒體,聲稱無論是用戶流量還是用戶數據,搜狐在奧運新聞大戰中穩居第一位。
而在8月26日下午,騰訊總裁劉熾平也沒有閑著,他在五洲皇冠大酒店的“奧運慶功會”上高調宣布,據來自Alexa、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艾瑞咨詢、賽迪咨詢……提供的調查數據都顯示:無論用什么樣的指標衡量,騰訊都是第一名。
同一天披露奧運戰績的還有網易,他們聲稱據來自ChinaRank、萬瑞數據的調查報告顯示,網易在流量和用戶停留時間等指標上都“領先于競爭對手”。
除了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傳外,這4家門戶網站更是在自己的網頁上推出專題好好地自我表揚了一番。
在騰訊的網頁上,其引用咨詢機構的數據報告聲稱自己在奧運報道中擁有“七個第一”:冠軍訪談第一、訪問量第一、速度第一、新聞總量第一、互動性第一、視頻覆蓋率第一、影響力第一。除此之外,它還引用Alexa流量統計數據證明自己的流量排名第一,以及引用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的數據證明自己的奧運視頻在熱度、滿意度、活躍度上都超過其他門戶網站。
而新浪引用ChinaRank發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到新浪網在體育頻道、奧運頻道、奧運博客、奧運社區四個項目中都獲得了第一。
搜狐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獨家網絡贊助商,它也在總結中大量引用了艾瑞咨詢、CNNIC、CTR、萬瑞數據、DCCI、易觀國際、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ChinaRank等公司的數據,得出的結果是:看奧運,網民首選搜狐。
與前面3大門戶網站相比,幾乎被外界視為游戲公司的網易按理說在內容上不具優勢,但他們也不甘示弱。他們不但抨擊其他3家門戶的奧運流量是靠彈窗來獲得的,而且還聲稱自己在奧運報道中完勝。
誰在說謊?
無論是在哪個領域,可能只有一個冠軍。但在中國的互聯網上,卻出現這樣的奇觀:在互聯網奧運新聞報道上,居然有4個第一,而且是各說各有理。
那么,到底誰在說謊?
在調查中,《IT時代周刊》記者發現,新浪、搜狐、騰訊和網易均引用了CTR、艾瑞咨詢、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等多家市場調研公司的數據,來證明自己沒有說謊。但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有時同一家調研公司的數據居然自相矛盾。
除了新浪與網易引用ChinaRank的數據顯示的結果是一樣外,對其他數據的引用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如搜狐引用的萬瑞數據顯示,網民在其單頁面的停留時間是1426秒,其他門戶的網民在單頁面停留時間是670秒。但這一個調查卻在其他網站給出不同的數據,網易給出的結論是“奧運期間網民瀏覽門戶頁面時間平均不超過80秒,而在網易奧運頻道的停留時間最高達149秒”!
對于這樣的結果,CTR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表示:“新浪、搜狐用的是我們兩次不同的調查數據,這兩次調查的城市范圍、方法等都不一樣,兩方面數據結果根本沒有可比性。新浪公布的那個結果是我們在國內128個城市采取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的調查結果,而搜狐公布的那份結果是我們在北京、上海、廣州、青島、南京5個重要城市采取街訪方式的調查結果。那5個最重要的城市和其他128個城市的網絡普及率、人對網絡的偏好都不一樣,數據結果反映的東西肯定也不同。”
而ChinaRank和CTR的說法類似。ChinaRank表示自己不會主動去給這些網站提供數據。因為這些數據都在他們自己的網頁上,誰登錄都可以查閱。ChinaRank說:“至于網站拿到數據后怎么去引用、計算,這不是我們能把握得了的。”
為何會出現這種前后不統一的數據?一位熟悉調查行業內情的人士透露說,雖然研究機構都希望通過科學調研方法對整個互聯網的報道呈現一個相對客觀的結果,但有的調研是客戶委托做的,所以數據所有權歸客戶所有,調研公司則無法限制他們從哪個角度呈現。而且,不同網站用同一家機構的調查數據出現不同結果的情況也有兩個原因:一是調查機構本身在針對不同網站時選用的調研方法不同;二是調研的結果并不是對每個網站都有利,但是出于市場和品牌需要,他們各家在數據解讀和公布時,往往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那部分指標數據。
基于這樣的解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針對同一個事件,會出現如此多的“第一”怪相。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國內調研機構的分析師告訴本刊記者,其實“四個版本的數據都是真實的,只不過每一個版本所采用的調查規則和采樣不一樣而已”。
“調查報告分兩種,一種是企業委托定制的,另一種是咨詢公司按照自己的標準進行的。”該分析師說,“每家公司都會挑選對自己有利的指標去推出結論。如網易強調‘網民停留時間、騰訊強調‘第一時間傳播給更多網民、新浪強調‘最快發布、‘報道深度,搜狐強調‘用戶轉換等等”。
“這個問題應該由你自己去判斷,而不是讓我告訴你。”在新聞發布會上,新浪CEO曹國偉回應記者“為何出現多個版本數據”疑問時表示,“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判斷標準,所以,應該相信誰,應該由你自己去判斷。”
曹國偉的這種回答被現場一些記者視為“踢皮球”。一位記者就對此頗不以為然,他說:“作為傳媒,新浪網應該提供客觀、公正、權威的數據,而不是在被質疑時匆匆推卸責任。”
不知底細的網民如何辨別?“4大網站都在說自己第一,肯定有人在說謊。如此搞假,把我們網友的大腦當什么看呢?”一位網友在論壇里說,“該相信誰?我現在誰都不相信。”
數據不可信
在這場門戶“自我加冕”的慶功總結中,國內數據公司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一業內人士私下與本刊記者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說,對于國內這些市場數據公司,只有一個感覺:那些數據是非常不靠譜的,是非常不可信的。
究其原因,是國內數據行業魚龍混雜,在利益誘惑面前,一些咨詢機構樂于做表面功夫,扮演了一個類似于電視購物節目上給那些假珠寶做鑒定的機構的角色。
而且,互聯網行業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年輕行業,一些來自第三方的數據服務公司面對這樣的一個新行業,不但缺乏行業人才,也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技術能力。最重要的是,目前國內存在著一些專門做“公關數據”來賺錢的“偽第三方機構”,從而導致整個數據服務市場混亂。
“千萬別小瞧了這些專門做‘公關數據的公司。”業界人士提醒說,當各家網站需要說事兒的時候,都會花錢從這些所謂的第三方監測機構購買,拿到對自己有利的局部數據。
據完全統計,在這場門戶爭奪奧運報道的鬧劇中,門戶網站的數據均來自于艾瑞市場咨詢、CTR央視市場研究、萬瑞數據、易觀國際研究機構、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ChinaRank等幾家機構和實驗室。
在調查當中,這些機構和實驗室的數據統計顯然不可能相同,數據分析的策略也不完全相同,不一樣的調查造就不一樣的調查數據,最后出現4家門戶網站都自稱第一的現象也就不足為怪了。
行業人士指出,目前國內第三方監測機構普遍采用抽樣調查方法進行調研,但這種方式很難保證抽樣的公正性,特別是對于一些高端用戶,調查公司很難得到他們的意見。而且,出于調查者對隱私、安全以及防欺詐的考慮,都會對抽樣調查帶來很大的限制。
即使是采取互聯網業界比較認可的獨立IP調查方式,也有其局限性。據了解,有的調研機構是以IP訪問數量來進行網絡流量統計的,但有很多用戶是通過共享一個IP地址(比如公司局域網、網吧)訪問網站的。在調查中,國內外很多互聯網機構均沒有將來自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網吧的流量計入其中。據了解,目前有30%至40%的用戶是通過網吧訪問互聯網的。
其實,在這屆奧運會上,4大門戶確實都成了最終的贏家,流量爆增已是不爭的事實,而所謂的“奧運報道冠軍”無非是為了一個名譽而已,誰拿到了第一也并不能改變目前中國互聯網的門戶競爭局面。只是,在這場鬧劇當中,暴露出來的互聯網誠信問題,該引起業界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