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先有彭博社的“死亡訃告”,后又CNN的“病危救治”,兩起源自全球知名新聞機構對蘋果公司CEO史蒂夫·喬布斯健康狀況的誤報,都引發了華爾街的連鎖反應。仔細一想,這些以逐利為目的的投資人們并非反應過度,他們的擔憂恰恰說明蘋果公司存在一個更為重要的隱患。
10月3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的“iReport”網站登載的一篇博客言之鑿鑿地稱:現年53歲的喬布斯罹患“嚴重心臟病”,已住院接受救治。消息傳開,當天紐約市場早盤交易中,蘋果公司股票從每股105.04美元急跌至94.65美元,跌幅達5.4%,這是蘋果公司股票自2007年5月以來首次跌破100美元,也讓該公司的市值瞬間蒸發了90億美元。
iReport是CNN旗下一個由用戶自主決定內容的社區型網站,它鼓勵普通網民以“公民記者”的身份提供消息。由于背靠聲名顯赫的CNN,盡管爆料者未公布姓名,但在互聯網上,此消息仍獲得了廣泛的信任和傳播,并直接影響了投資人脆弱的神經。不過,這已經不是市場第一次傳出喬布斯的“病危”謠言,幾乎每次都能引起股價波動。就在今年8月,美國彭博新聞社誤發一篇訃告,稱喬布斯“已經去世”,曾引發了一場轟動。
暫且不去討論此類事件是否有人蓄意散布假消息,推動蘋果公司股價下跌,以達到個人目的,亦或是否應深入探討“公民記者”隨意發布消息的危害性,而通過這幾次華爾街的反應來看,蘋果公司正隱藏著一種假設:一旦缺少了史蒂夫·喬布斯,蘋果公司會怎樣?
與其它IT企業不同,蘋果公司給業內的感覺更像是一家潮流設計公司。在眾多消費者眼中,蘋果的產品就是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的路易威登、阿瑪尼,為人所喜愛和推崇。而蘋果今天的品牌地位和價值在投資人眼中簡直就等同于喬布斯,是他給蘋果帶來了三項核心業務,Mac、iPod和iPhone。喬布斯的設計和可用性理念一直幫助蘋果公司處于消費類電子產品潮流的最前端,也在某種程度上使蘋果變成了“喬布斯一個人的公司”。
在華爾街看來,比爾·蓋茨的退休一時不會撼動微軟的霸主地位,因為微軟夠強大夠健全。而蘋果一旦沒了喬布斯,可能什么也不是。有人擔心,假如喬布斯不在了,在iPhone之后,蘋果還能拿出什么樣的劃時代產品來領導消費電子潮流?而蘋果一貫奉行的依靠產品設計制勝的高價策略還能持續多久,并保有市場競爭力?
依照《福布斯》雜志的富豪排名統計,喬布斯的個人凈資產是54億美元,但此次“假消息危機”證明,他本人對投資者的價值要遠超過這個數字。該雜志甚至調侃說,“這只是喬布斯的‘半死,按照上述蒸發的90億美元乘以2,可以得出喬布斯對投資者的價值是180億美元”。
長久以來,蘋果公司一直稱喬布斯的健康問題屬“私事”,而不愿向外界披露更多信息,但事實是由于喬布斯被視作蘋果公司的靈魂人物,他的健康問題往往對公司形象和股價產生重要影響。2003年,喬布斯確診患有胰腺癌后,接受手術治療。今年6月,喬布斯在蘋果的“開發者大會”上發布3G版iPhone手機時,面容憔悴,因而再度引發了患病的猜測。
有美國分析師稱,鑒于喬布斯被認為是蘋果公司產品設計和營銷工作的核心,不論他基于什么原因離開,估計都會導致公司股價下跌25%,公司市值蒸發210億美元。基于此,蘋果公司更應就喬布斯的健康問題增強透明度,以降低不實信息對公司股價干擾的風險。
而且,蘋果公司應開始考慮如何凸顯公司整體團隊的實力,以淡化投資人視喬布斯為蘋果的印象,畢竟他也有退休的那一天,而蘋果還要持續發展。
接下來,有人會提議:喬布斯也許該給自己物色一個接班人了。但是,物色接班人似乎是喬布斯的一個短板。“蘋果的產品必須持續使人欣喜”,這是喬布斯所堅持的。有人如此評價說,喬布斯在追求殘忍的完美,也正是這樣的信條讓喬布斯更像是活在一個理想化的王國里,蘋果內部的人都像繃緊的發條,圍繞喬布斯這根軸心而飛速旋轉。試想這樣一個近乎完美苛刻的理想者如何在蕓蕓眾生里找到一個自己滿意的人?為喬布斯所看重的人還必須是一個“奇才”。
蘋果公司曾經做過類似嘗試,但都無果而終。喬布斯與比爾·蓋茨是兩個互相知根知底的競爭者,“離開后公司是否照樣運轉”或許也是他們潛意識里的比拼項目。6月27日,比爾·蓋茨的退休可謂完成了其職場形象的華麗轉身,接替者鮑爾默延續著微軟面向未來時代的轉型。而喬布斯卻拖著病體苦撐,因為他還沒有做好準備,蘋果公司同樣沒有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