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胡佛
長久以來,人們始終在探詢成功企業的制勝之道。偉大的企業是否真的具有致使其走向成功的DNA呢
為什么有些企業能夠取得成功?為什么有些企業可以偉大而持久?
長久以來,人們始終在探詢成功企業的制勝之道。偉大的企業是否真的具有致使其走向成功的DNA呢?我們經歷了太多的討論、研究,執拗于發現企業成功的“統一”模式,以便后人去復制同樣的成功。然而,你認真考慮過嗎?讓山姆·沃爾頓在1970年研究并模仿西爾斯公司的商業模式不可能創建沃爾瑪,讓邁克爾·戴爾去套用IBM的運作方式也不可能創立戴爾電腦。
到底該如何經營企業?

不墨守成規
1970年,西爾斯公司統治著整個零售行業。它的經營者們有著一個清晰的未來愿景——在未來,西爾斯仍將是世界第一大零售商。西爾斯的大多數供應商、雇員和股東們,甚至該公司的許多競爭者都持這種觀點。西爾斯的競爭者們密切關注著它,并且盡可能地模仿著它的每項舉措。
有一個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個人叫山姆·沃爾頓,他經營著一家公司,與西爾斯公司競爭。憑借其與眾不同的洞察力,沃爾頓認為在與西爾斯的競爭中,他可以獲得勝利。雖然在當時,他的公司的規模與西爾斯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
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美洲航空公司、三角洲公司、聯合航空公司等幾個航空業巨頭控制著航空運輸市場。這些企業是由十分精明且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領導著,他們深信自己懂得如何經營航空公司,也明白要獲得未來的繁榮還需要做些什么。在這個行業中,幾乎沒有觀察家懷疑過這3個巨頭將在以后的幾十年中繼續統治著航空業。
一個叫赫布·凱萊赫的人卻有著不同的想法,此人經營著一家創建于得克薩斯州的小型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凱萊赫認為西南航空公司可以慢慢地獲得客源、市場份額并且賺得利潤。
同一時間,IBM統治了計算機行業,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最受人尊敬、管理得最好和盈利最多的公司之一。IBM售出的計算機數量比其他任何一家公司售出的數量都要多,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公司。這家公司在未來仍然是計算機行業中的領袖,人們對此都確信無疑。只有在微軟、英特爾和戴爾這樣的公司中的一些無足輕重、缺乏經驗以及較晚進入這個行業中的新手們才不這么想,他們對信息產業的發展模式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誰都知道這以后發生了什么事。在上述這些事例中,為大多數人所信奉的觀點往往是錯誤的。較晚進入某個行業的人憑借著其與眾不同的想法和不同尋常的策略超過了行業領袖。
許多專家都從這些商戰的例子中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他們告訴我們,要學習沃爾瑪的物流管理方法,學習西南航空的幽默感,學習戴爾的直銷模式。他們甚至宣稱:“企業成功的關鍵就是去效仿最優秀的企業。”
然而,效仿當前的行業領袖并不是獲得成功的不二法門。與行業中那些當今勝利者的想法相同,并不能保證你的企業一定能成功,關鍵是要擁有和他們不同的想法,而且要具有獨創性的思維。
事實上,沃爾瑪、西南航空、戴爾以及其他很多經營有方的企業都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但是試圖通過模仿它們建成一個偉大的企業是不可能的,這就像讓山姆·沃爾頓在1970年研究并模仿西爾斯公司的商業模式而不可能創建沃爾瑪一樣,或者像讓邁克爾·戴爾去套用IBM的運作方式而不可能創立戴爾電腦一樣。
正是因為不墨守成規,沃爾瑪、戴爾以及其他一些成功企業的創建者們才得以脫穎而出。山姆·沃爾頓和邁克爾·戴爾都沒有哈佛工商管理碩士的學位,他們也都沒有按照研究企業問題的專家和顧問們標出的路標行進。邁克爾·戴爾甚至沒有聽從父母的話,他的父母曾經告誡他不要輟學去嘗試“銷售電腦的小主意”。這些成功者沒有聽從專家們的建議,他們是自己的專家。他們傾聽著潛在顧客的意見,相信自己的判斷。
偉大的企業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企業領袖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提出別人沒有提出來的問題,然后制定自己的方針,將洞察力與策略相結合,描繪出一幅獨特的企業藍圖。
經營企業的3個秘訣
在現實當中,如何經營自己的企業?有3個企業成功的秘訣:
1.觀察和了解別人的需要、渴望、興趣、價值觀和口味是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的。
2.為這些人服務,使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
3.建立一種企業運作的模式,在服務別人的同時傳達你自己的夢想和熱情。
如果僅僅是一般性地提到這些原則,那么這些原則看上去是很明顯的。西爾斯百貨公司以及其他行業領袖公司都認為,只有在董事會或者到華爾街才能找到上面這些問題的答案,因而失去了它們應有的影響力。實際上,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普通民眾中間,在普通民眾的心中。
其實,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新思維方法的重要性。成功的企業領導者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別人認為一片混沌時,他們卻能抓住機會。 按照慣常的順序思考問題似乎有點過時了。20年前,我們用的是盒式錄音磁帶,它的使用是有順序的:你在聽第一段之前不可能先聽到第三段。今天我們有了CD唱機。CD唱機允許你快速地訪問任何一段內容,而且可以無限多地編輯播放的順序。和CD唱機的道理一樣,經營企業成功的秘訣并沒有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這樣的定勢,它們不是隨時都能生效的精神狀態,不可以重疊、交叉、相互作用。
作為一個成功企業的領導者,他是為了知識而活著的,是為理解我們周圍這個世界以及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而活著的。這個世界包括了一切事物,從超市里的貨架到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那些人的老齡化,從因特網的巨大魔力到中國的崛起,從少男少女服裝的最新流行款式到制作廣告牌的最先進的技術。
有關這個世界以及在世界上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信息環繞在我們的周圍,這些信息從千百個不同的方向沖擊著我們的感覺器官。要收集這些信息,關鍵是要想辦法了解這些信息的含義。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也要將相關的難題聯系到一起,并且整合所有的知識。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使自己的思維始終圍繞著宏觀大勢,開創全新的視野,并且進行全新的詮釋。
事實上,建立并且領導著大企業的人常常向過去學習,同時他們也向未來學習。他們了解在時間(歷史)和空間上(地理)所發生的事以及考察科學技術的發展,從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在行業中的變化。
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創建者,就必須了解這些發展變化。例如中國的崛起、科學技術的傳播、城市的急速擴張、經濟和文化全球化的趨勢——所有這些改變世界的發展變化都是由于歷史與地理的交互作用而發生的。正確理解這些因素以及其他類似的地理因素,對于每一個企業的成功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你具備成功的素質嗎?
你是否做過這樣的 小測試——你有企業家的素質嗎?關于企業家精神的本質,有很多學術性研究,有些研究者熱衷于研究企業家們在哪里上學、其父母的社會地位和收入、其家庭生活是否幸福等等。但我認為,這種研究與主題是毫不相關的。事實上,成功的企業家和領袖就像普通大眾一樣千差萬別。
這些成功的企業家中有些人長得很高,有些人很瘦;有些人說話很快,而有些人說起話來卻慢條斯理;有些人擁有哈佛大學的MBA文憑,而有些人在高中時便已輟學;有些人出生在富庶之家,而大部分人則出身貧窮;有些人在商界有著很硬的關系,而更多的人則在他們剛剛起步時連一個人都不認識。
成功企業的領導者確實也有共同之處,即干出一番大事業的強烈愿望。他們有著尋找新答案的旺盛精力,有著促使他們朝著目標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和決心。他們不會被困難和競爭對手嚇倒,也不會面對反對者的質疑而退卻。他們認定,他們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但是如果企業沒有一個有意義的目標的話,這種充滿熱情的自信也就毫無價值了。我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企業,當時的口號是“發現需求并且去滿足它”,這種說法現在仍然是構架成功企業的最好描述。成功的企業始終如一,并且從不間斷地為普通大眾服務,不斷適應著它們的顧客以及客戶愿望和要求的變化。
有了一種為別人服務的強烈愿望,任何人都能學習并且運用上述這些理論。如果你就是這種人,那太好了,讓我們現在就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