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通過觀察近期韓國的燭光抗議集會,可以看出,美國牛肉只是引發韓國民眾抗爭的導火索。
由進口美國牛肉引發的反美怒火在韓國已燃燒了近兩個月。近期牛肉風波更蔓延到可能導致李明博下臺。李明博就任總統不到三個月時,與選民的“蜜月期”都沒過,就創下韓國民主化進程以來歷屆總統支持率下降最快的紀錄。
就任總統三個月時,金泳三的支持率是83%,金大中是62%,盧武鉉是40%。而競選總統時勝率遠高于前幾任總統的李明博,竟從70%跌至20%以下。6月10日(李上臺107天時),那場百萬人上街的燭光集會后,支持率更是跌到10%以下。
通過觀察近期韓國的燭光抗議集會,可以看出,美國牛肉只是引發韓國民眾抗爭的導火索。背后則反映了韓國民眾對李上臺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的失望。
李明博競選時“拼經濟”的承諾如今基本上“跳票”。競選總統時,他喊出了“747”振興韓國經濟頂頂牛的口號,即經濟增長要年均7%,人均GDP要達到4萬美元,要使韓國成為世界第7大經濟強國。每年創造60萬個工作崗位。他當選的頭年,股指要由2000點漲到3000點,任內5年要漲到5000點。
但現實情況是——經濟增長別說是7%,今年李明博自動下調為6%。但不少國際經濟組織和韓國內的經濟研究機構都認為不會超過5%。
年增長60萬個就業崗位的承諾就更離譜。今年頭五個月,與上年同比,就業人數只增長了20萬。
物價上漲率5月達到4.9%,創下了7年來的最高值。
這些年來,在韓國國內需求(居民消費和設備投資)低迷的狀況下,出口一枝獨秀,成了韓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然而連韓國經濟最引為自豪的外貿也亮起了紅燈,今年頭四個月竟出現了外貿逆差。這是韓國多年來沒有過的。
美元對多數國家貨幣都貶值,可今年以來韓元對美元卻走軟,韓元貶值。
股市不但沒上漲,反而由李上臺時的2000點掉到1800點。
當然,李明博上臺時間很短,上述經濟問題大多數并不能直接歸咎于他。
客觀上,國際市場上原油、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對資源十分缺乏的韓國無疑雪上加霜。受次貸危機拖累的美國經濟衰退,中國經濟技術與韓國的差距縮小,也影響了韓國對美、中的出口。然而,民眾對國家經濟前景感到不樂觀,必然會遷怒于競選時口號喊得震天響的政客。
當然,李明博也有其失政之處。歸納韓國媒體的觀點,以及集會民眾的口號,主要有幾點。
其一,任人唯親,組建了富豪內閣。李明博任命的青瓦臺首席秘書官們和各部部長多出自僅占人口1%的富人階層。皆有“高所望”背景(指高麗大學、所望教會、嶺南出身的人)。民眾認為這些高官都是“富人、幸運的人、沒有道德的人、無能的人”。后來,李明博可能痛定思痛,在物色總理繼任人選時,提出“非嶺南、非高麗大學、家產少于10億韓元(約合800萬人民幣)”三原則,還提出以后用人堅持“道德性和業務能力”標準。
其二,叫嚷要推進公共機構、國有銀行的私有化,減少公務員數量,弄得這些吃公家飯的人人自危。筆者注意到,在近期的牛肉風波集會上,反對李明博私有化政策的標語不少。
其三,放棄前兩任總統對朝鮮的陽光政策,推行強硬的對朝鮮三段式政策,即“非核、開放、3000”(如果朝鮮放棄核計劃,就幫助朝鮮在10年內實現人均收入3000美元)構想,激起了朝鮮的強烈反彈:不僅驅逐在開城工業園區的韓方人員,中斷各級別的南北對話;而且試射導彈,揚言要讓韓國葬身于火海之中。被上世紀50年代南北戰爭嚇怕了的韓國民眾再也經不起北方的戰爭“訛詐”了。集會上有標語寫道:“廢除非核開放3000,履行南北6.15、10.4宣言”,明顯表示了對李明博南北政策的不滿。
其四,改變對周邊四強美、日、中、俄平衡外交政策,采取親美親日的外交傾斜政策。因此,有民眾打出“反對增加美軍駐韓費用,廢除21世紀韓美依附關系”。
其五,不顧官、產、學各界的反對,強推大運河計劃。等等。
總之,從抗議集會上民眾打出的標語和他們喊出的口號可以看出,李明博推行的內政外交政策嚴重招惹了民族主義高漲的韓國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