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姬
在中國內地,洋保姆并不屬于合法用工范疇。但是,對于菲傭存在著越來越大的需求。
從卡加延到香港
35歲的維奧萊塔(Violeta)個頭十分嬌小,大專畢業以來她做過很多工作,其中大部分時間在遠離故土的家庭
當女傭。如今,她的身份是菲律賓籍家政培訓師。記者4月29日下午在蘇州相城區陽澄湖鎮的一幢大樓內見到了維奧萊塔,她正在為一個月后的開課做準備。5月28日,博伲家政公司的涉外高級保姆培訓班就將正式開始,維奧萊塔給中國學員們教授的是不僅有自己在馬尼拉所學的正規家政課程,還有她作為“菲傭”這個國際知名品牌所積累的工作經驗。
“菲傭”的歷史要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末,當時,菲律賓面臨著國內經濟異常不景氣和社會劇烈動蕩的雙重困境,為了調整國民經濟結構,改善民眾的收入狀況,當時的菲律賓政府決定開啟國門,允許國民赴海外打工,鼓勵以“菲傭”為主體的勞務出口。從此,“菲傭”逐漸成為國際勞務市場上的一支生力軍和全球專業化家政服務人員的代表品牌,擁有“世界上最專業保姆”的美譽。
維奧萊塔出生在菲律賓卡加延(Cagayan)省。她坐車12小時到首都馬尼拉,接受專業培訓后,當上保姆。
“在馬尼拉工作,回家探親比較方便,但和海外打工相比賺的還是不多。”維奧萊塔拿著在馬尼拉東家的推薦信,很快就通過中介機構找到在夏威夷的工作機會,那里的氣候和菲律賓相近,會讓她比較適應。
維奧萊塔工作的海外第二站是中國香港地區。香港“第一代”菲律賓女傭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那時香港大約有50名菲傭,主要受聘于居港的英美人士家庭。隨著香港經濟起飛,上世紀80年代香港婦女紛紛走出家庭就業,家務勞動需要“假手于人”,不少香港家庭開始雇用菲傭。至2001年高峰期時,香港菲傭多達15.5萬人,這個數字在2006年降至12萬左右,這主要是因為印傭(印度尼西亞女傭)逐漸崛起,在香港已經超過10萬,成為僅次于菲傭的外籍家政人員。
維奧萊塔的月薪是3680港幣,這差不多是香港菲傭的最低水平,但這個數字對她而言已經很滿意了。按照合同,雇主每年還要提供她來回一次菲律賓的機票。她的薪資都由女主人每月定期打到一張銀行卡上,女主人會給維奧萊塔一定的零用現金,大部分薪資維奧萊塔都存了下來。周日休息的時候,維奧萊塔會去見其他一些在香港工作的菲傭姐妹,有時也去教堂。
落戶蘇州
維奧萊塔服務的香港家庭,在蘇州也有房產。有時,她會和另一個菲傭跟隨主人一家三口來到蘇州的某幢豪華別墅內,那里還有4名本土保姆(主要負責打掃別墅,給主人做飯)。維奧萊塔所持的工作簽證是通過香港入境的,偶爾到大陸幾日并不違法。
在中國內地,洋保姆并不屬于合法用工范疇。按照1996年國家頒布的《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外籍人士到中國工作,必須要取得工作簽證。而取得在華工作簽證的外籍人士主要以專家、海員、跨國企業的雇員等專業人士為主,外籍保姆只是純粹的勞務輸入,其雇主又是家庭而非單位,自然不在此列。
但是,中國內地市場,對于菲傭存在越來越大的需求。就拿上海來說,駐滬外籍人士和高級白領都點名要“菲傭”。身為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常務理事的上海家利來家政服務公司負責人夏君告訴《新民周刊》,他們公司本想在2002年秋天引進菲傭到上海工作。但在2003年初,勞動部的一紙公文規定了菲律賓外勞人員不準在內地做保姆,因此現在上海并沒有正規提供“菲傭”服務的家政公司。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出于這種考慮,博伲家政公司決定在蘇州開設一個培訓學校,請有經驗的菲傭來手把手教中國本土保姆。當維奧萊塔得知這個消息后,感到自己的職業生涯迎來了又一轉機。“如果說當時放棄當售鞋小姐而選擇當保姆,是出于錢的考慮,那么現在我選擇當家政老師,則是因為后者更有成就感。”
博伲家政在蘇州的培訓學校于今年5月28日剛剛開學。維奧萊塔作為該校第一批招收的菲律賓家政培訓師之一,也在為自己的新的生活道路而奮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