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介南
克邦給過我三次驚喜。
第一次是省直機關的干部大會上,隆重的表彰對象中,有一個熟人劉克邦。掛著又寬又長的綬帶,不自在地扭動身體,一臉的故作嚴肅。平時見面嘻嘻哈哈,陡然見他作為高臺教化的模范立在舞臺上,著實讓我吃了一驚。當然驚中有喜,自己的一個朋友,忍不住驕傲地告訴周圍的人。
第二次是朋友相聚的飯局中,不經意地聽說他兒子高分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平時似乎也很少看見克邦在家教上用過多少心思,怎么竟然又冒出一個高材生兒子來了。說實話,官員們平時忙忙碌碌,似乎家教都不太上心,不爭氣的子女常常讓生在高臺上的官員們英雄氣短??税罟傥徊坏停谶@方面居然也是個成功者,“修身齊家”都在優秀者行列,令人敬佩。
最大的驚喜當然是他把自己的散文集《金秋的禮物》送給我的時候。一個搞財政出身的,每天與數字打交道,居然寫出一本文學散文。這種寫作完全超出了功利的目的,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和滿足。套用時髦的語言,我開玩笑地說:“克邦,你太幸福了?!苯舆^書我也隱隱有些擔心,我見過一些官員,把平時秘書代勞的報告、講話,出成富麗堂皇的文集到處送人,附庸風雅。我怕克邦也不能免俗,身居要職,吹喇叭抬轎子的人多。克邦美滋滋地說:“我強迫自己每周寫一篇?!蔽抑揽税钍莻€認真的人,這本書肯定是花了心血的??税罨ㄐ难龅氖?,一定不簡單。我要認真拜讀。
集子里四十多篇散文,都是從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歷中檢索出來的。所寫的人和事,都是打動過作者的,因此我讀起來也時時被感動。對書的文學性開始并沒有抱多大的希望,但讀進去以后,許多篇目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篇《金秋的禮物》就感動于他們父子情深。我讀后才明白,克邦優秀的兒子,除了優秀的DNA外,更多的來自克邦夫婦對兒子的愛:一種自然的愛,符合人倫的愛。在《我的母親》中,克邦描寫了自己十歲時跟著當小學老師的母親走漆黑山路的經歷。他用精美的文字營造出山里深秋之夜的氣氛,既是作者童年刻骨銘心的記憶,也讓讀者過目不忘?!读鶌謿病?、《芙蓉路上的邂逅》對下層普通老百姓性格的描寫惟妙惟肖;《我好怕她叫我“先生”》、《九月飄香》等篇目中詩一般的語言,讓我忍不住感慨,如果克邦走的是文學之路,也許湖南會少了一位財政官員,而多了一位知名作家。
我讀完這本《金秋的禮物》,主要還不在于它有多高的文學價值,而是激發了我一份好奇:一個受過許多磨難的農村少年,依靠自己的奮斗努力,不僅事業有成,而且家庭和睦幸福,兒子學業有成,孝順父母。這是每一個中年男人都羨慕的??税瞰@得人生成功和個人幸福的秘密是什么?
人們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靈的許多秘密會從眼睛里流露出來。寫作是心靈打開的另一扇窗戶,一個人的學識水平、人品高下、生活情趣、個性特征,都會不自覺地從文字中流露出來,想掩飾也只會欲蓋彌彰。讀《金秋的禮物》,我們會發現克邦成功的訣竅,幸福的秘密。
首先,他在《“吃苦”與“吃虧”的感悟》中直接告訴了我們他人生成功的訣竅?!啊徊慌鲁钥啵慌鲁蕴潱且环N自律,也是一種修煉;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胸懷。做到了就會受到鍛煉,得到提升,達到一種高尚、美好的精神境界,做到了就會被人信賴,受人稱道,為自己的進步與成功鋪設一條陽光大道。”
除此之外,下面三點是我從《金秋的禮物》字里行間讀出來的。
一是常有歉疚之心。書中有一篇就叫《歉疚》。一個中年男人對自己十歲時的一次錯誤,還有那么刻骨銘心的歉疚,對一位老師的歉疚。文化革命中,大人唆使這個小男孩上臺揭發批斗這個對他有恩的老師。其實受傷害最嚴重的是這個小男孩,這是一次人性的戕害。但人性的力量始終都支撐著這個小男孩,使他人到中年還時時感到那次戕害的傷痛。因此,他到現在還對那位老師滿懷歉疚。歉疚是反省的結果,“日參省乎己”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我們平常人也應該時時反省自己,像克邦一樣,他對妻子,對兒子常存歉疚,甚至面對一位他資助的貧困學生的感人來信,他都十分惶恐歉疚,認為自己付出的太少,得到的感激太多。為官久了,聽到的恭維話太多,正確的時候太多,滿足的時候太多,歉疚的時候就會太少。缺少歉疚之心,幸福的感受就越遲鈍。這大約是有權有錢的人不覺得幸福的原因。克邦常有歉疚之心,所以他對幸福特別敏感。
二是常存寬恕之心?!读P款風波》寫了一位違法罰款的警察,通篇氣正詞嚴,最后聽到那警察受了處分,又感到“深深的遺憾和惋惜”。《〈故事會〉帶給我的煩惱》寫的是電視臺的一檔節目無意中泄露了他的電話號碼,給他造成很大的麻煩??梢坏┤思业狼福汀安桓业美聿火埲恕保徚藢Ψ?。為妻子調動工作,也有過送禮的經歷,對那位不受禮不辦事的王科長,除了譴責之外,也有“哀其不幸”的同情。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常存寬恕之心,那會使我們的心靈保持溫潤,提高我們對幸福的感受力。
第三是保持平常心。平常人就會有平常人的喜怒哀樂,修練到喜怒不形于色,是可敬的,但也是可怕的。其實圣人也是有喜怒哀樂的,只是強調“發而皆中節”。克邦坦誠、率性、不掩飾:《生死之間》的內心猶豫,《難忘的一次經歷》面對慘烈交通事故的內心緊張,提拔時領導《談話》時的喜悅,都溢于言表。喜怒哀樂,“應物而不累于物”,心中保持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為人處世豈不快樂幸福。
大千世界,一片樹葉都有其價值,何況蕓蕓眾生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有其生命的價值和尊嚴,每一個人寫一本書是綽綽有余的,用不著用廢話去裝填,寫出來對別人會有啟迪??税畹娜松啔v很豐富,他至少可以寫兩本書,我收到了他《金秋的禮物》,我還想得到他更貴重的“禮物”。
2008年3月29日于麓山之下
責任編輯:易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