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棟華 張建浦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一般情況下非手術方法治療往往效果不佳,最終還是需要手術治療,切除突出的腰椎間盤。手術完全康復后,患者就可以恢復原來的生活了。但此時他們必須時刻注意預防此病的復發或再發。
手術后,醫生會囑咐患者注意休息,有的人便據此認為不上班就算休息了,于是,半躺半坐在床上看電視、錄像,一看就是幾個小時;有的呼朋引友,圍坐桌邊打牌、“筑長城”,白天黑夜不停……殊不知這些“休息”方式,腰部負擔可能比上班工作時還要大!根據一般常識,人體處于站立位,腰椎負重必然較大;而經測算,坐位時負重更大。只有當人體平臥時,重心下移,體重由頭、頸、肩、背、腰、臀、下肢及足跟共同分擔,脊柱受力大大減輕,才可以得到充分休息。所以,腰椎手術后,最好的休息方式是臥床。
采用后路椎間盤鏡術、“開窗法”切除腰椎間盤的病人,手術后3天配戴腰圍可以下地,不過仍需以臥床休息為主。手術后3個月內,日常生活可以自理,須逐漸從事輕家務活動,但時間不宜太長。1年內避免重體力活動,尤其是腰椎活動度大、負重較多的活動。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多間隙椎間盤切除的病人,休息時間應更長。育齡女病人1年后方可懷孕。
手術后可做腰背肌體操,基本姿勢是平臥床上,挺腰收腹,以加強腰背肌、腹肌及下肢肌的力量,調整脊柱肌力,使之平衡,恢復穩定性。鍛煉應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量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時間由短到長。完全恢復后,可選擇游泳繼續進行腰背肌鍛煉。游泳時注意安全,水溫不宜過低。下水前進行充分準備活動,應采用正確泳姿。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中間適當休息,以免腰部過度疲勞。
手術后應避免工作中強制的彎腰姿勢和寒濕環境。不宜繼續以司機為職業。辦公桌椅的高度要合適。穿高跟鞋會使骨盆前傾,腰部后伸,容易導致腰肌勞損,應盡量不穿。較重體力勞動時,可仿效武術、舉重運動員,扎寬腰帶束縛腹肌,提高腹內壓,幫助穩定脊柱,分擔腰骶負擔。身體肥胖,體重超過標準的病人,應注意控制飲食。防止肥胖致腰椎負擔加重,誘發腰椎骨質增生。吸煙可引起全身小血管痙攣。造成椎間盤營養障礙,促使退變加快,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要避免主動、被動吸煙。一旦發生腰部扭傷,應適當休息,并及時治療。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