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秉煃
60多歲的退休教師王先生是我的鄰居,他患2型糖尿病多年,長期口服格列齊特(達美康),血糖控制得很平穩。最近他罹患了肺結核,出現口渴癥狀,化驗發現血糖升高,醫生認為必須改用胰島素。但他嫌每天注射2次太麻煩,于是自作主張,去藥房購買了一瓶優降糖服用。第二天清早,家人發現他面色蒼白、身體軟弱無力、出汗、肢體不能動彈,以為他得了“中風”,急忙來敲我家的門。我看他神志淡漠,但四肢沒有偏癱,不像“中風”啊!我正在猶豫間,看到床頭柜上的一瓶優降糖,且已開啟過,頓時恍然大悟,這是服用優降糖引起的低血糖癥啊!我叫其家人先給他灌一杯糖水,再送醫院急救。在醫院急診室,醫生仔細詢問了病史,經過檢查,診斷為低血糖癥,給予注射葡萄糖液,由于搶救及時,王先生終于從死神那里逃了回來。
正常人的血糖在空腹和餐后波動在3.3~8.9毫摩爾/升之間。由于進食、勞動、饑餓等因素的影響,人的血糖時有波動。但一般不會超過這個范圍。如果低于2.8毫摩爾/升,醫學上稱為低血糖癥。嚴格說來,低血糖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由于血糖低而表現的一組癥狀。低血糖的癥狀輕重既與血糖下降的程度有關,也與血糖下降的速度有關。低血糖的常見癥狀是饑餓、手抖、乏力、出汗、緊張、心悸、臉色蒼白、頭暈、視力障礙、言語困難,偶有偏癱及癲癇樣發作。低血糖持續的時間如較長,可損及腦細胞功能,低血糖嚴重時則會危及生命。
對糖尿病病人而言,應警惕以下兩種在生活中比較容易發生的低血糖癥:一是降糖藥使用不當引起的低血糖癥;二是酒精性低血糖癥。
相當多的糖尿病病人需使用降糖藥。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特效藥,如果使用過量,會引起低血糖癥。在我國,糖尿病病人對注射胰島素相當謹慎,不少患者當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不好時,仍不愿注射胰島素,殊不知口服降糖藥使用不當也可造成嚴重的低血糖癥。在口服的降糖藥中,最易引起低血糖的是優降糖片,此藥和甲磺丁脲都屬于第一代磺脲類藥物,其作用是能夠促使胰島素的分泌和強化胰島素的作用。優降糖的作用快而強,其強度是甲磺丁脲的500~1000倍,老年糖尿病病人因服用優降糖不當而產生低血糖癥狀的例子并不罕見,嚴重的可以引起重度低血糖癥而致死。
那么,飲酒怎么會引起低血糖癥呢?原來,人在飲酒過多時,由于酒精抑制脂肪、蛋白質轉變為葡萄糖,醫學上稱為酒精性低血糖癥。酒精性低血糖癥通常發生于空腹時中等量或大量飲酒后,表現為昏迷木僵狀態,脈速、多汗、體溫低,呼氣有酒精氣味,易被家里人誤認為“醉酒”。此時如能及時注射葡萄糖液,可迅速恢復,倘若只是給他一杯濃茶,“讓他自己醒”,沒有及時送醫院救治,嚴重者可因此而致死。有的患者因延誤了搶救時間,由于腦組織受到不可逆的損害而留下終身后遺癥。據資料顯示,重癥酒精性低血糖癥的死亡率可高達10%,甲亢、肝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長期饑餓者以及正在使用胰島素或口服磺脲類降糖藥的糖尿病病人在過量飲酒后,易發生酒精性低血糖癥。
因此,我們提醒患者,一是使用降糖藥必須嚴格按醫囑;二是飲酒要有度;三是糖尿病病人最好不飲酒。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