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IT時代周刊》的一則“讀者來信”,我覺得企業不應該沉迷于對技術或市場的討論(《IT企業,先市場還是先技術?》,“來自讀者”,2008年6月5日)。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個市場經濟的時代,也是產品大幅同質化的時代,因此,一個企業經營的好壞,都應該建基于市場策略的創新。
但是,國內有太多的公司,在市場IQ方面表現糟糕。他們要么是管中窺豹,錯把市場的一個片面當作整體來研究,要么就是根本遠離消費者,以至于不能發現眼前就有的機會。
想要提高市場IQ,建立一個可靠的研究對象小組是至關重要的方法。這個對象小組應當盡可能地包含能代表市場各層面的個體,從廣度上能代表整個市場。這個對象小組應當具有存續性,每半年到一年進行定期調查,以了解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動因,了解潛在的機會和來自競爭對手的威脅。收集來的數據應由企業某個部門單獨管理,比如由營銷總監帶隊負責,但提供給企業其他部門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研究方法與大多數的市場調查有根本的差別。對對象小組的研究強調連貫性,而許多公司由于急于作出市場應對,往往導致員工們急于交差,將手頭零散的即時數據收集起來,充做能反映市場真相的依據,從而令企業誤判了市場。
一旦成功建立對象小組,企業可從多個方面獲益,比如可以從中發現最有價值的客戶并找出他們的消費規律和購買模式,又比如找出企業與其競爭對手之間的方方面面差異。持續累積的結果將揭示市場的變化方向,也從側面對企業的努力給出了評價。
——詹志銘(山西·太原)
中晉企業管理咨詢公司講師

一看二摸三細節三招選對好平板
自1924年英國人發明最原始的電視機,以及電視直播越來越深入地介入奧運會的傳播和推廣(《奧運會電視轉播回顧》,“科技與奧運”,2008年6月5日),彩電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我們在牢記國際奧委會對推動電視與奧運會結合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彩電廠商從中作出的努力。現今,為了讓觀眾看到更清晰動感的畫面,國內外的彩電廠商為搶奪奧運高端平板市場,紛紛使出混身解數。
然而,平板市場的各種差異化概念滿天飛,使得很多消費者在購買平板前,都要反復比較,屢次往返賣場,費時費力不說,還未必買到真正稱心的產品。此外,平板電視價格不菲,這也增加了消費者選購時的決策難度。
目前,市場上除了康佳力扛運動高清大旗,全力主推i-sport運動高清產品外,也有其它企業推出了運動畫面效果優化的產品。為此,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運動高清液晶要做到“一看二摸三細節”,做到這三點,即可選對好平板。
一看 就是看畫質,運動圖像畫質更是消費者應該關注的焦點。好的運動高清產品除了對水平方向的高速運動畫面有很好的表現效果外,垂直方向亦然。消費者可以要求促銷導購人員做出運動畫面的上下左右分屏演示,用“看”來分辨不同的液晶電視運動畫面顯示的優劣。
二摸 就是觸摸顯示屏。目前行業主要有IPS硬屏和傳統軟屏兩種,采用前者的運動高清在觸摸屏幕時不會產生水紋。不僅如此,由于IPS硬屏改變了液晶分子顆粒的排列方式,采用水平轉換技術,比傳統液晶軟屏的垂直配向有著更快和更穩定的反應速度,在顯示運動畫面時,IPS硬屏液晶分子反應更快,是最適合運動高清的液晶面板,康佳熱銷的i-sport08系列就采用IPS硬屏。
三細節 就是要注意一些細節之處。外觀、工藝、音響、接口等細節都可彰顯廠家實力。以康佳i-sport08為例,在外觀上采用2厘米窄邊框設計,引領工業設計潮流;在工藝方面,采用“無痕注塑”工藝,更加精美、防污染;在音響方面,創新采用“獨立反射音響系統”,打造完美音質;在接口上,更是配置了17種目前市面上最多的全媒體接口,真正實現人性化。
——吳祥(山東·青島)
山東大學機電一體化實驗室
不一樣的春促手法
在過去,春季被PC廠商公認為淡季,偌大的賣場只見賣家,不見買家。現在,世道變了,各大PC廠商賣力地搞起花樣繁多的促銷活動(《PC廠家突然愛上了春季促銷》,“觀察與思考”,2008年5月20日)。
顧名思義,春促就是春季促銷。它是相對暑促和寒促而言,但是暑促和寒促針對的多是家庭用戶和教育用戶,而春促則是針對商用用戶,尤其是中小企業用戶。
據統計,中小企業市場在持續迅猛發展,其市場規模甚至達到了整個IT市場的50%。因此,這一市場已經成為IT廠商眼中的一塊大肥肉,包括惠普在內的各大PC巨頭也都在花大力氣拓展這一市場。對于廠商而言,自然年的Q1和Q2往往是“淡季”,為了拉動市場,廠商們紛紛在這個時期大搞促銷活動。在這種促銷期間,企業客戶會享受到更多的優惠,尤其是對性價比更看重的中小企業用戶而言,是個采購的絕佳時期。因此,到了每年的3、4月份,IT廠商的春促力度非常大。今年,惠普、戴爾、聯想、方正等廠商都紛紛參與,而且各出奇招,一時間春促市場硝煙彌漫。例如,惠普提出的“一年智選在于春”的春促活動就在中國20多個城市巡展,并且首次在春促活動當中引入了包括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工作站等在內的多種產品,力度非常大。

需要指出的是,惠普的春促活動是以復合型的促銷形式緊扣“選擇”這一主題,特別針對中小企業在安全、穩定、易用方面的需求精選了12款產品;用戶還可以獲得饋贈禮品,以優惠價格對產品進行升級,或者得到服務上的升級。與此同時,基于惠普“全程助力”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按行業與地域相結合的拓展,中小企業客戶可以通過電話、網站、店面等多種溝通方式獲取惠普產品信息以及技術支持,萬余家渠道將讓廣大中小企業方便地進行“智選”。
——王盛文(浙江·寧波)
富達電機有限公司信息部工程師
三聯集團何以“始亂終棄”?
在三聯集團前有銀行巨債,后有股權拍賣款的情形下,能否按時、有否能力繳納這部分高額拍賣款,業界就一直表示置疑。現場就有媒體為三聯集團在此價位拍回該宗股權表示難以理解。5月23日最終結果果然不出所料(《50萬元小企業“豪奪”3.37億元股權三聯商社第二大股東再演“隔山打牛”》,“商業”,2008年4月20日)。
家電零售業是三聯集團賴以起家的主要業務,在此次再拍之前,三聯集團就一直表示,由于今后主營方向仍是家電,所以,該出手時就要出手,以奪回此部分股權。業界又分析,有山東省當地政府對保護轄區內的上市公司保護支持,并不愿意看到本地上市公司的殼資源旁落他人,有可能會采取一些優惠措施、政策支持讓三聯商社不落入他人之手。因此三聯集團看來有必爭之勢。
三聯集團“有錢競拍,無錢還債”的背后,實際上
是一種極其復雜而矛盾的心態,煞費苦心、用心良苦。即愛股權,不想當“甩手掌柜”,又想高位套現,不想“賤賣”。
5月16日當天參與競拍的三聯集團有關負責人在拍賣結束后就對媒體明確說,“對方出價太低,三聯商社的股權絕不能賤賣,要保護品牌。”同時又表示說,“只要出價合理,這部分股權并非不可出售,”為三聯集團未來對這部分股權進行變動、處置提供了想象空間,也給三聯商社事態發展留下了懸念。
如今對資金緊缺的三聯集團來說,前兩次拍賣的保證金合計1600萬元都將被罰沒,如果再次拍賣的價格低于每股149元,三聯集團還要補足兩次拍賣的差額,這無疑雪上加霜。而這“受傷”不僅僅是三聯集團本身。
——吳勇毅(福建·廈門)
廈門合強軟件有限公司市場部
我眼里的陳文琦
在愉悅的心情中讀了貴刊編輯寄來的新雜志,特別是讀到寫我的老朋友陳文琦管治下的威盛科技(《借低功耗處理器改寫格局威盛叫板英特爾勝算幾何》,“公司”,2008年6月20日)的文章,我感到有種別樣的親切。我愿意借貴刊寶地簡單談談我對陳文琦的一些印象。

依據我多年來對陳文琦的了解,作為“Nano凌瓏”締造者的他,確實10年來始終不曾停止地描繪著一幅綠色節能的藍圖。事實上,這和他本人的性格也頗有幾分相似——年輕時的陳文琦總是穿著POLO恤、大一號西裝外套,不打領帶。
面對全球芯片行業英特爾-AMD的壟斷格局和不斷升級的速度激戰,陳文琦曾大膽預言:以綠色節能為出發點,與環境相和諧的產品才是未來市場真正的主導,威盛要以一種全然不同的理念來贏得這個市場。于是,當整個IT行業為了追逐速度而變得愈加浮躁的時候,陳文琦開始了長達數年的虔心耕耘。在此過程中,他一直堅持“先技術后市場,先節能后贏利”,展現了一位掌舵手的篤定。從“風扇終結者”C3到更小更節能的C7;從全球首款最小的無碳凈氧處理器到令業界吃驚的“1瓦”芯片。
把Nano凌瓏新產品的首發放到中國,對于威盛和整個華人IT產業來說,意義重大:它是第一款出自華人芯片技術的64位處理器,也是華人處理器首次進入65納米制程時代,更重要的是,Nano凌瓏終于使威盛跳出了非此即彼的選擇怪圈,真正地實現了能耗控制和性能提升之間的最佳平衡!
一次收獲的喜悅,也是下一次奮斗的開始。2008年的初夏讓世界看到了陳文琦胸膛中的“中國芯”如何為未來而跳動,而“中國芯”的夢想卻不會因為已經取得的成功而放慢飛揚的速度,陳文琦和他的“中國芯”夢想一直在路上!
——林文朋(臺灣·臺北)
臺灣機電行業公會
電信重組將為通信設備廠商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
《IT時代周刊》從運營商層面解讀了新一輪的電信重組(《解讀新一輪電信重組》,“封面故事”,2008年6月5日),實際上,電信重組的重要影響還更深遠得多。比如,它將為中國通信產業鏈重心的提升創造良機,為通信設備廠商帶來巨大生機。
3G牌照正式發放后,通信設備市場將會迎來新一輪增長,這給通信設備諸多廠商帶了巨大的市場機會,而3G設備的市場有可能因此被激活。
中國通信設備市場的增長,主要受電信運營商固定資產投資的驅動,由于國內2G的通信網絡的結構調整,2004年和2005年我國電信行業的固定投資有所下降,但在需求結構升級帶動下,電信行業投資從2006年開始再次進入增長期,2008年電信投資新周期將正式拉開,3G及相關設備投資將成為電信新投資周期的重點,這給移動通信、數據通信、光通信設備等通信設備廠商帶來了很大的機遇。3G牌照正式發放后,3G移動通信設備將會迎來一定增長空間,數據通信設備將有最大規模的增長;其次是移動通信設備和光通信設備。
然而,隨著電信設備的價格下降,產品技術要求的提高,通信設備廠商面臨的挑戰也在不斷增大。
——呂國英(北京)
賽迪顧問高級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