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朝發
旭光體育運動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21世紀學校體育教育的新觀念,首先要在學校體育教育的總體培養目標要求下,引導學生培養體育運動的興趣,形成新的以人為本的健康標準和理念。其次要揭示和演繹對于“健康”與“非健康”這一系列有關生命質量與生存價值意義的基本概念,使學生在認識上有根本性的變化。目前我國新的教育體制已逐漸形成,體育運動作為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是21世紀生活結構和生活方式的必然趨勢。學校體育教育中如何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結合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實質,如何倡導新的體育教育理念,如何培養學生終生鍛煉的體育意識,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各類學校體育活動的新課題。
一、確立“陽光體育運動”在學校體育教育的地位
陽光體育運動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4月23日召開會議,研究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教育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為了認真貫徹黨中央政治局的會議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走向操場、走向陽光、走向大自然,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掀起群眾性的體育活動。教育部、國家體育局、共青團中央在去年4月29日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可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已深入全國大中小學校園。由于青少年一代的身體素質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的提高。所以,學校體育教育借助2008年奧運的東風,大力改革學校體育教育,完善體育教程和青少年健康標準,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已經成為各個學校體育教育的新課題。同時體育作為一種人類活動現象和一種文化現象,其本身蘊含著深厚的人文思想。學校把體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和一種文化,愈來愈多地受到體育工作者和學生及其家長的重視。
二、陽光體育運動要滲透“奧運”的競技精神
陽光體育運動是學校體育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學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發展科學,為社會服務的功能。學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基礎,是培養國家體育后備人才的主要來源,更應崇尚奧運“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以2008年北京奧運為契機,在廣大青少年中掀起陽光體育運動,從人性化和發展學生個性出發,創造一個良好的學校體育環境,引導教育學生正確認識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而作為競技運動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它的基礎來源于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開展的水平,體育作為一種文化活動,具有重要的教育職能,他不僅在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培養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而且在一個人的意志品質的形成過程中發生深刻的影響。這種體育教育職能水平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我們民族素質的優劣。
由于體育所獨具的活動性、技能性、競爭性、群聚性、國際性和禮儀性等文化特點。學校體育教育更是廣泛傳播體育價值觀的理想載體,在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及培養社會公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陽光體育運動的建設目標要符合奧運精神
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要緊緊結合學校體育文化建設,要立足于祖國傳統文化上。中國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和積淀是與歷史割舍不斷的,這也是我們民族體育文化的源頭。因此,陽光體育運動在立足于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吸取世界先進的文化來補充和豐富傳統文化,以全新的人文奧運思路促進學校體育教育的改革,才有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出路。加強家庭和社區的青少年體育活動,形成學校家庭和社區的合力。家庭教育對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起關鍵作用,要在廣大家長中倡導“健康第一”的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注重從小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家庭和社會形成科學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式。
我國傳統的文化體育運動項目豐富多彩,深入群眾、開展廣泛。如乒乓球運動、籃球運動、游泳運動、田徑運動、跳繩等等,這些活動在學校和社會中有著廣泛的基礎。因此,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結合這些傳統體育項目培養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選擇1~2項喜歡的運動項目作為自己的愛好、形成自己的特長,并積極參與鍛煉身體,結合陽光體育運動的要求每天活動一小時,培養終身運動的習慣,只有這樣,才真正體現陽光體育運動的目的和意義。
2、陽光體育運動開展要以迎奧為動力
奧林匹克思想的重要源泉是古希臘和文藝復興運動中的人文精神。一切以人為中心,推動奧林匹克運動中多文化的互補、互動,將體育與教育結合,陽光體育運動的目的與“人文奧運”理念的主要內容是相統一的。學校是奧林匹克文化的傳播者和實踐者,奧運精神理念“更干凈”、“更人性”、“更團結”的人文奧運新格言將以更年輕、更新鮮、更開放的形象進入學校,激勵和推動陽光體育運動及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創造良好的體育教育文化氛圍。
三、借奧運東風促進學校體育教育改革
學校的體育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理論與方法的教學和身體鍛煉的實踐,增進學生健康,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展,學會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學生堅強的品質意志這是學校體育的最終目標。因此,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必須摒棄以前那種以運動技術傳授為中心的舊教學模式,構建教學新內容體系,即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以學生為主體,發展教學新模式,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教學內容方面,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適應學生身心特點和個性需求。使學生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從而自覺地運用在課堂上所掌握的體育知識和健身方法,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陶冶高尚情操,更健康、更快樂地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協調發展,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學校體育教育中要努力營造科學性、人性化的體育運動氣氛和場所,大力宣傳和普及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健康觀,形成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社會氣氛來迎接奧運會,要以舉辦奧運會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陽光體育活動,使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為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推動全民健身運動上新臺階的跨時代的奧運會。
總之,如何結合2008年北京奧運,開展學校體育教育改革,促進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在新的世紀里是我們國家培養青少年一代的方針戰略,奧運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盼望已久的北京奧運正向我們走來。中華體育歷史光輝的一頁即將翻開。學校體育要結合奧運精神開拓和改革體育教育,倡導新的體育理念,培養學生終生健康和終身體育的意識及能力行為。在奧林匹克精神的帶動和鼓舞下使陽光體育運動進入千家萬戶,對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