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簡介:
1994年, MAMMUT瑪莫特兒童家具產品系列誕生,將為兒童所開發的一個完整的家具系列引入宜家產品系列。該系列不僅能夠滿足兒童豐富的想象力的需要,而且,能夠經受得住最頑皮的兒童游戲的考驗。所有的產品均由結實耐用、富有彈性的材料制成,而且,出于安全起見,邊角均為圓弧形。在宜家,你可以買到為整個家庭所提供的家居用品,但由于兒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于是,宜家決定專門為他們開發產品系列。宜家與眾多專家合作,為培養兒童的協調能力、社交能力和創造能力開發好的產品。1997年,宜家推出的現在仍在銷售的產品是最重要的專家——兒童本身——的選擇結果。宜家的商場也在通過提供游戲場所、兒童產品展間、餐廳里的育嬰室和特殊的膳食,關注兒童的需要。
在會客室等待采訪的時間,本以為進來的會是一位西裝筆挺的專業人士,沒想到卻是一位穿著宜家工作服,看起來跟其他員工沒什么區別的“平民”,宜家的樸實作風充分體現在這位店長的身上。言談中發現李先生很具有香港人特有的風趣幽默以及隨和,而雖然他滿口英語,但最后我發現在他身上最大的亮點并不是作為一個香港人或者外國人,而是源于他是一個切切實實的“宜家人”。
COOKIE WORLD :宜家兒童家具系列,在同行中具有什么特色?
Elliot:就安全性這一點來講,我認為每一個有責任心的家具生產商或者兒童玩具商都會對此很重視。而對于宜家來說,我們甚至會找兒童心理學家來研究到底怎么樣去設計兒童產品。對于兒童產品來講,有兩樣東西是很重要的,第一是能否調動他們的活動能力,第二是能否啟發他們的創作靈感,這兩種能力的培養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而在宜家兒童產品當中就包含了這兩種東西在里面。而宜家產品最特別的一點是,我們每年都會推出一些不同主題的產品,比如說一張兒童床,你不會十年前看到的是這樣,十年后看到的還是那樣子,我們會不斷有更新和創新,我想這就是宜家家具最具有特色的地方。
COOKIE WORLD:宜家的兒童產品設計團隊當中,有沒有國際知名的設計師?
Elliot:宜家里面沒有所謂國家知名的設計師,首先,我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名店,當然很多人會覺得宜家是一個牌子,但是牌子不等于奢侈品,我們設計的商品是面向大眾的,而不是面向少數人。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宜家這個牌子在中國比較小資,但無論你是小資還是不小資,無論你是年輕人還是上了年紀的人,無論你是有小孩還是沒有小孩,凡是屬于“大眾”這個范疇里面,都是我們面向的客人。應該說我們沒有想過要用什么知名的設計師去創造一個品牌,因為IKEA本身就是一個品牌,而不是某個設計師去蓋過一間公司,在IKEA里面我們有過千名專業的設計師。
COOKIE WORLD:會否在中國創立一個設計團隊,以針對中國市場的需要?
Elliot:我們設計出來的產品是面向全球的,而不是某個地區。我們應該要有這種眼界,要不然我們不可能在全球三十幾個國家開有二百多家分店。其實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有這個(全球化)趨勢,比如說飲食的文化,五年前你不會在宜家看見有筷子賣,可是現在卻有在賣了,而筷子不止是在中國賣,在全球也有在賣,所以不是說把中國的文化帶出去外國或者是讓外國的文化進入中國,而是整個世界大家都在不斷地變得現代化。宜家很少會生產一些特別針對某個國家的產品,不是說沒有,不過真的比較少。
其實就人的基本需要在講,我認為都沒有太大的分別,我想每個人回到家,都會希望看到一個整齊的家,一個隨手就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家,一個自己心情不好可以躲起來的家,一個可以跟朋友聊天交際的家,這些需要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不會有分別的。
COOKIE WORLD:如何保障宜家兒童產品的衛生安全問題?
Elliot:我們推出一件新產品之前,會先生產很多不同的樣板做測試,最終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基本上是適合每個人使用的。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衛生安全標準都不一樣,而我們推出一件產品之前就已經把這些因素考慮到了,我們的產品能在全球多個國家銷售,可想而知我們對產品的安全性要求有多嚴格了。有一些產品可能只是針對一個市場,你只要特地去迎合那個市場就已經夠了,而在宜家你所看見的所有產品是全球化銷售的,而那件產品如果不是適合有宜家家居的國家,那它是不可能推出市場的。
COOKIE WORLD:宜家的很多大型家具都會鼓勵顧客自行組裝,關于兒童家具的組裝以及結構安全問題是否有保障?
Elliot:如果一件家具需要很專業的人才能夠組裝的話,那可以說它是一件很失敗的家具,當然除了廚房組合家具以外。你可以看到我們很多兒童產品是連一顆螺絲都沒有的,很多小凳子甚至只要鑲嵌在一起就組裝完成了,所以說基本上我不會覺得有任何的安全隱患在里面。
當然對于一些繁忙的都市人來講,花幾個小時去組裝一件家具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覺得關鍵是你會否去享受那個過程。我可以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爸爸搬家,我買了一些宜家家具給他,我跟他一起組裝了一些家具。其實平常我們很少有機會可以呆在一起聊天溝通,可是那次我們卻呆在一起差不多四個小時,在那個過程中我跟他交流了很多東西。如果你可以把這件事情當作是一件積極的,比如說通過大家一起研究應該怎么去組裝一件家具,來增進親子關系的一個機會,那你就可以享受這個過程了。可是如果你怕麻煩怕累,那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說你已經錯過了某些東西,關鍵要看你的心態,尤其是小孩子,其實他們的思維是很活躍的,他們很喜歡拼拼圖,喜歡研究很多東西,如果你買了一件兒童家具,拿回家跟小朋友起研究怎么樣去安裝,我覺得是一項很好的親子活動,可以說是為自己找一個借口去花更多的時間在跟家人的交流上面。當然我認同某一些家具的安裝過程是比較復雜的。
COOKIE WORLD:宜家的兒童產品占的比例是最重?
Elliot:大約是5%,七百種吧。我想在市場上你不會找得到一個地方有七百種產品是關于兒童家居以及周邊產品的。應該說其實跟比重無關,兒童產品在宜家家居的很多銷售區域當中本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其中一個支柱。以資源的投入來說,宜家兒童產品的地位跟最重要的是沒有區別的。
COOKIE WORLD:宜家在很多消費者心中是時尚和實用的結合體,李先生對于家居產品的時尚有什么理解?
Elliot: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想創造一個什么樣的家居環境。我想所謂的時尚家居,首先是它能否切合到你自身的需要,你在那個環境當中能否找到你想要的靈感,這就是我對家居時尚的理解。但如果你所指的是趨勢,比如說現在很多人都很關心家居安全性的問題,而我覺得趨勢是會改變的,也就是所謂的時尚,但是你心中的夢想是不會變的。我所希望的是,人們來到IKEA,可以找到能夠創造出他們心中的夢
想的生活環境的家居產品。
COOKIE WORLD:宜家家居一貫的宗旨是希望消費者能以低價格買到想要的產品,那是如何在高質量和低價格當中取得一個平衡?
Elliot:我要澄清一點,質量和低價格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我們講的是一個“right quality”,而不是“high quality”。“high quality”,就是說就算是一件各方面質量都很好東西,但當你使用它的時候,你基本上是不會用到它的100%的;而“right quality”,就是你用一件產品的時候,基本上是夠用的,你不會花多余的金錢去一些你用不上的質量或者功能上。就拿這張桌子來講,它的桌底用的材質是紙皮,而你是永遠也不會用得上桌底的,如果我們仍然是用跟桌面一樣的瀝架材質來制造桌底的話,那它的生產成本就會提高了。IKEA跟別人不一樣的是我們想得很聰明,但我們不會降低產品的質量,有些人可能會追求所謂的“high quality”,就算我用不著的地方我也希望質量要好,我想這就是兩者的區別。比如說一張茶幾,你說是用實木造好呢,還是用夾板造好呢,其實茶幾的功能就是放一些茶杯、茶壺或者一份報紙之類的,那為什么要花三百塊錢去買一件“high quality”的家具,而不花幾十塊去買一件功能性好的家具呢。宜家家居的宗旨是希望消費者可以用低的價格去買他們用得上的產品,而不需要花多余的錢。宜家的設計師設計產品的首要因素是考慮那件產品的價錢,就是說那件產品能否買三十塊,或者七十塊,就是說那件產品能否讓大眾買得起。“good quality”其實在每個人的心中標準都不一樣,但IKEA就是致力在做“right quality”的產品,我們的宗旨是“Its good enough for you in your life time。”
COOKIE WORLD:李先生身在廣州工作,而小孩子在香港,對于不能與小孩子一起生活會否感到遺憾?Elliot:是有一點,但我很相信一點,經常見面不一定就是好的,當你們在一起的時候,能否保證相處時間的質量,這才是關鍵。比如說我們小時候,一般都有父母在身邊,可是我們有多少時間是真的有在聊天,有好好溝通的呢。當你呆在家的時候,你是在玩游戲,在做一個人的事情,還是把心思放在小孩子身上,這才是最重要的。跟一個人相處,不管是不是小孩子,都是要視乎你有多關注那個人。
COOKIE WORLD: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怎么樣的家居生活環境?
Elliot:首要是安全,這是無可否認的。一個家庭有了小孩子以后,對于家居的安全性就會著重很多,所謂的安全性,不止是要注意桌角椅角的防撞性,連所用的地毯是否防滑,雜物是否要收納得更好,是有很多方面的事情要考慮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一個很安全的環境,你才能安心地讓小孩在里面自由活動。第二是實用性,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個消費者。當你的小孩子六歲穿的衣服,可能在他九個月的時候已經不合穿了,我個人認為這是相當浪費的,所以當我購買兒童家具的時候,我會考慮那件家具的壽命到底有多長。第三,我會考慮家具的擺設,能否給小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活動,家居的擺設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小孩子。
COOKIE WORLD:李先生覺得跟小孩子的相處最重要的什么?
Elliot:我覺得跟小孩子在一起,很重要的一點是耐心,尤其是當大家溝通不了的時候,除非他已經能完整用語言表達他自己的想法了。當小孩子還沒有語言能力的時候,你從他每個反應中猜他的想法,猜他的需求,這個過程是很特別的,但十分需要耐心。小孩子是很真實的,他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你是不能強迫他的,作為一個爸爸我主張讓他嘗試不同的事情,當他摔跤我不會很緊張,媽媽可能會不一樣(笑)。愛心每個人都有,但相處的過程中耐心更加的重要,還有要學會怎么樣跟孩子去溝通,這需要在跟他相處的過程中多觀查和了解。我不贊成強迫孩子一定要怎么樣怎么樣,小孩子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他看到你怎么做他就會怎么做,所以為他樹立好的榜樣,在他成長過程中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讓我印象很深是有一次,我把東西收回箱子里,他在旁邊看著竟然也跟著我把東西收回箱子里,我深深體會到其實小孩子不用刻意教育,只要以身作則就已經是最好的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