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臣 花春玲
關鍵詞失眠麥粒灸治療推拿治療
不寐也稱失眠,是臨床常見病,嚴重困擾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其發病有兩種情況,一是他病造成的失眠,一是本身睡眠機制發生紊亂而成,后者中醫分為虛實兩型,虛證主要有心脾兩虛、心腎不交、血虛肝旺、心虛膽怯,實證主要有痰熱上擾、胃中不和,臨床以虛證居多。我們對虛證病人施以麥粒灸加推拿的方法進行治療,效果很好。現總結如下,請同道斧正。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82例病人均為經辨證篩選出的虛性病證,其中心腎不交者40例,心脾兩虛者25例,血虛肝旺者13例,心虛膽怯者4例。病例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分布在23~52歲,無特別的規律。
1.2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凡是人寐困難而易醒或醒后不寐甚至徹夜難眠,伴有頭痛、頭昏、心悸、健忘、多夢等,影響到日常正常工作、生活、學習并且經各系統和實驗室檢查未發現異常的均診斷為不寐。
1.3療效評定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癥狀消失;好轉:睡眠時間延長,伴有癥狀改善;未愈:癥狀無改變。
2治療方法
對辯證為虛證的患者,治療時不區分是哪一種類型,均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2.1麥粒灸患者仰臥,用上等極柔艾絨做成麥粒大小艾炷,置腎俞穴化膿灸,以獨頭蒜作粘合劑,用線香點火,囑患者覺疼時招呼一聲。灸前幾個艾炷時,當病人覺疼即用鑷子將艾炷取走,隨著患者耐受度的逐漸提高,一般到第5~7個艾炷時就能夠充分燃燒而患者不覺疼痛了,灸完保護局部,囑患者注意衛生并增加營養,多吃發物。以上方法7天灸1次,為1個療程,每次灸一百壯。
2.2推拿療法直擦兩背腰部膀胱經,橫擦腰部,要避開施灸的腎俞,以熱為度,囑患者回家自行敲擊兩腿膽經,以熱麻為度并按揉涌泉穴,每天1次,7天為1個療程。
2.3心理治療詳細地了解患者的工作生活情況,建議患者:一要對自己有切實的認識,對人生目標的制定要切合實際,二要經常與外界接觸,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三要適度控制自己的情緒,該發泄的要發泄,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要保證生活的規律性,按時作息。不能熬夜。
3治療結果82例患者經治療后,治療結果如表1。

4典型病例
李某某,男,31歲,IT工作人員,就診時訴入夜難以入眠半年,多夢,記憶力下降,腰膝酸軟,凌晨后睡眠質量較好,但因工作原因要早起。經詢問,多年來從事IT工作,加夜班是常事,經治療1個療程后,入睡如常,步行輕健。
5討論
不寐是臨床比較難治的一種病證,雖然可分為虛實型,但以虛證為多見,由于初起階段不甚痛苦,很多病人往往忽視病情,延誤治療。我們在臨床觀察有這樣的體會,不寐患者中單純因情志原因而致的并不多見,經常熬夜使用電腦、看電視的人最易患失眠證。究其原因是長期不規則的生活,尤其是正常睡眠時間不足導致人體腎精元陽(氣)消耗過多,不能滋養心神而導致不寐。在治療方法的選擇上,不管是心脾兩虛、心腎不交、血虛肝旺、心虛膽怯者均從腎虛治療。事實上心脾兩虛、血虛肝旺、心虛膽怯者辨證也往往有腎虛的表現,《針灸資生經》有“古人云:‘百病皆生于心,又云‘百病皆生于腎。心勞生百病,人皆知之,腎虛亦生百病,人未知也。蓋天一生水,地二生火,腎水不上升,則心火不下降,茲病所由生也。人不可不養心,不愛護腎平。”《千金翼方》有“灸腎俞百壯,主百病。”《針灸學簡編》認為腎俞“為腎氣轉俞之處,有滋補腎陰、強健腦髓、益聰明目、利腰脊的作用。配肝俞、心俞、風池、神門治頭痛、失眠、健忘、神經衰弱。”至于灸法,歷來為醫家所重視,其臨床治療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古醫家竇材所編《扁鵲心書>認為“醫之治病用灸,如做飯需薪”,“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臨床醫生往往因化膿灸操作麻煩,病人畏懼而多棄用。
我們認為臨床上應根據病情的需要和療效來優選治療方法,化膿灸時只要操作得當,疼痛并不明顯,向患者解釋清楚了,還是可以接受的。
目前推拿科病種萎縮,完全與推拿隊業人員治療手段單一,專業知識面狹窄有關,推拿科完全可以用多樣化的治療手段去解決床更為常見的內科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