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凱毅
摘要目的:觀察自擬干姜黨參半夏湯治療妊娠惡阻的療效。方法:對50例患者給予自擬干姜黨參半夏湯治療。結果:痊愈41例,顯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91%。結論:自擬干姜黨參半夏湯治療妊振惡阻療效確切。
關鍵詞妊振惡阻中醫藥治療干姜黨參半夏湯
妊娠惡阻是指婦女懷孕1~3個月期間,出現惡心嘔吐,胸悶頭暈,厭食、甚至惡聞食味食人即吐等癥狀。筆者在吸取先輩經驗基礎上,自擬干姜黨參半夏湯治療妊娠惡阻,療效滿意,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觀察病例均經B超檢查證實為宮內孕,尿液檢查酮體(+++++),排除葡萄胎、胃腸炎、肝炎、闌尾炎等所致的嘔吐。均為2005年1月~2007年10月本院門診患者,共49例,年齡23~42歲,孕齡27天~14周,病程3~12天。初次妊娠41例,2次以上妊娠8例。病情輕度13例,中度28例,重度8例。
2治療方法
以自擬干姜黨參半夏湯治療。方藥組成黨參(脾氣虛弱者可用人參)15g、干姜10g、法半夏15g、黃芪15g、續斷10g、炒白術15g、砂仁10g(打碎后下),陳皮10g,紫蘇梗10g。每天1劑,加水500ml,煎至150ml,少量多次飲服,以溫服效佳,均以姜汁為藥引,服藥后可漱口,口含姜片以防反胃。嚴重嘔吐致電解質紊亂者,可同時配合輸液治療。治療4天為1療程,共1~2療程。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痊愈:嘔吐停止,臨床癥狀消失,尿酮體檢查連續3次陰性,B超檢查胚胎發育正常。顯效:配合輸液支持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尿酮體檢查連續3次陰性,B超檢查胚胎發育正常。無效:綜合治療2療程后,嘔吐無改善,其余癥狀體征無變化。
3.2治療結果痊愈41例,顯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91%。
4病案舉例
蔡某,女,34歲,2007年4月15日初診。第一胎。停經45天,出現惡心嘔吐、不思飲食一周;嘔惡日漸加重,每日數10次,甚至食入即吐、喝水即吐。曾服葉酸、維生素類、保濟丸等,同時配合輸液治療無效而來診。查患者脘腹脹悶,全身乏力、頭暈思睡、舌苔白、舌質淡、脈滑無力。B超檢查示宮內孕,尿酮體(++)。診為妊娠惡阻脾胃虛弱型。治以健胃和中,降逆止嘔。以上方改黨參為紅參,用量5g。予2劑,每日1劑,水煎服。2天后復診嘔吐次數明顯減少。每天2~3次,精神狀態好轉,能少量進食。效不更方,繼予上方4劑,嘔吐腹脹消失,無乏力頭暈,納食正常。隨訪至2007年11月,順產一男嬰。
5體會
婦女懷孕初期出現輕微頭暈、惡心、擇食等癥狀,中醫認為是因月經閉止,沖脈之氣不得下行而向上沖逆,影響胃氣和降所致。
妊娠嘔吐,謂之惡阻,乃妊娠常見之癥。一般輕者視為妊娠應有生理變化,多數孕婦皆能適應,毋須服藥。若嘔吐不止,必傷胃氣,故用溫中益氣、降逆止嘔之法。張仲景《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篇》中提出用于姜人參半夏丸治妊娠嘔吐不止者。以干姜溫中祛寒,人參益氣補中,半夏降逆止嘔,并用姜汁糊丸,既能溫中散飲止嘔,又能解半夏之毒。合而成方,使中陽得振,寒飲得化,胃氣順降,則惡阻自愈。后世方書多將干姜、半夏列為妊娠禁忌藥,實則有違《內經》治療妊娠病的原則“有故無殞,亦無殞也”。臨診之際,不可如此拘泥。陳修園亦指出,“半夏得人參,不惟不礙胎,且能固胎”。曹穎甫甚至認為,“方中半夏當生用,因配伍干姜,又以姜汁為丸,毒性已解,人口定然不麻”。
程鐘齡云:“妊娠惡阻,似屬常見,然嘔吐太多,恐傷胎氣。”故治療過程中,安胎與溫中止嘔并重。加入安胎妙藥白術、黃芪,續斷補腎安胎,砂仁、陳皮健脾理氣,和中止嘔,使得補而不滯;紫蘇梗和胃降逆,生姜汁作藥引,和胃止嘔,增強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止嘔,安胎降逆之功,使逆氣得降,脾胃和調,胎元亦固。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可能與懷孕后胃酸分泌減少、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及精神因素有關,治療時應注意精神調護,飲食均以清淡、稀軟、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聞臭腥、腐、香竄食品,少食或不食油膩厚味。進食方法,以采取每次少量多次進餐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