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寶寶的大腦,就像一個裝滿了金子、寶石的大寶藏,里面到底儲存了多少,我們無從知道。有時間他能夠記住看到過的東西,可有時候跟他說了什么話,一眨眼就被他忘得一干二凈。
于是媽媽們迷惑了:寶寶什么時候有記憶,他到底能夠記住多少?
深圳5歲的龍思韻奶聲奶氣地在20分鐘之內,正確無誤地背誦出了圓周率小數點后的第3020位數字,創下了國內“學齡前幼兒背誦圓周率之最”。
關于記憶神童一次又一次的報道吸引了廣大家長的興趣,大家都恨不得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記憶神童,哪怕不能成為神童,也想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那么到底怎樣才能促進孩子的記憶力呢?專家認為,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會存在開發得太早而產生害處的。但這也是有一定前提的,首先孩子不是被強迫去做的,同時他也是比較有興趣的。
寶寶記憶的特點
認識寶寶記憶的特點才能進行有效的訓練。
1以無意識記憶為主
寶寶的記憶大多數屬于無意識記憶,這個時候他們的無意識記憶占優勢,有意識記憶還沒有發展成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無意中進行的,甚至于是你讓他記什么,他就記什么,自己沒有主動的目的,并沒有真正接受記憶的任務,他們的回憶,都是依靠無意識保存下來的。
2偏重于形象記憶
寶寶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差,當他們對記憶的東西不了解時,只會死記硬背,進行機械記憶。這就是為什么寶寶唱數比點數能力出現得更早,而且他們能夠會很多歌曲和兒歌,但是對歌詞和兒歌得意思并不理解的原因。
3以機械記憶為主
在寶寶的語言發生之前,他所記憶的內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記憶。例如雖然不理解,但在成人的反復教導下,仍能背誦很多唐詩、英語單詞等。
4記得快,忘得快
正因為寶寶記憶的時候運用機械記憶為主,并不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的,而是根據事物的特征加以記憶,所以他們記得快,忘得也快。
四個階段的記憶力訓練
記憶能力和其他各種能力一樣,可以進行后天訓練。有學者說過,人的大腦,記憶力真的很驚人,容量大到可以記下一所圖書館的藏書。由此看來,沒有什么是人們記不下的。關鍵是:是否記得其法?
1注意力的訓練
人的注意力是貫穿于人的一切活動中的一個復雜而重要的心理過程。離開了對識記材料的注意,是不會有記憶的,因此,訓練注意力應作為整個訓練過程的第一步。
2無意識記憶的訓練
孩子的記憶以無意識記為主,凡是直觀、形象、有趣味、能引起孩子強烈情緒體驗的事和物大都能使他們自然而然地記住,特別是與其情感相聯系的事情。所以,必須為孩子提供一些色彩鮮明,形象具體,并富有感染力的識記材料,如各種材料制作的、不同形狀的、有趣的小卡片,各類漢字卡片,能活動的計數器,玩具和實物等。
3有意識記憶的訓練
這個階段要讓孩子有意識、有目的地去識記。有意識記的發生和發展是兒童記憶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質變。為了培養孩子有意識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孩子各種有組織的活動中,父母要經常有意識地向孩子提出具體明確的識記任務,促進孩子有意識記的發展。如在聽故事、外出參觀、飯后散步時,都應該給孩子提出識記任務,如果沒有具體要求,孩子是不會主動進行識記的。
4記憶與思維的協同訓練
人的記憶能力與思維能力是密切相關的,好的記憶是正確思維的保證,好的思維能力是快速識記和長久保持的條件。這一階段要幫助孩子把不同的事物聯系起來,使周圍的事物有意義,為此就需要運用各種方法,如趣味記憶法和特征記憶法,盡量幫助兒童理解所要識記的材料,在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記憶力訓練的策略
無論哪個階段的訓練,都應該講究策略。
1、豐富孩子的生活環境
有生活經歷才有記憶,有的年齡很小的孩子,由于“見多識廣”能記住和講出很多見聞。因此,家長要從小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環境。給他玩各種彩色的、有聲響的、能活動的玩具,聽音樂,多和孩子講話,給孩子念兒歌、詩歌,講故事,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商店和孩子一起做游戲等等。在他們的耳聞目染中,對形象鮮明的、感興趣的或引起他們高興或驚奇的事物,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較長時間保持在記憶中,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時會引起聯想,更容易記住新的東西。
2、給孩子布置識記任務
為了培養孩子的有意識記能力,對2、3歲的孩子就可以布置有意識記的任務。最簡單的可從要孩子去取一樣東西或傳一句話做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布置識記的任務可趨復雜。如要求記住游戲規則,復述一個故事或講出參觀見聞等等。
3、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成人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往往很容易記住。相反,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就要強迫自己花力氣去記住它。而孩子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對不感興趣的東西很難記住。因此要孩子學習某種知識或技能,不能靠強迫命令,而是要激發起其學習興趣。有的2、3歲孩子能認識很多字,有的年紀很小就成了名家,都是由于他們對所學的內容有興趣,能孜孜不倦去學的結果。
4、增強孩子記憶的信心
記憶力的好與差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可以訓練的,記憶力是可以提高的。但對自己的記憶能力失去信心,就很難提高。只有有信心,才能集中注意、開動腦筋、想方設法把它記住。因此,家長切忌打擊孩子記憶的信心。如有的家長罵孩子“你什么都記不住,一點記性也沒有,對你說了也是白說”等等,是很不妥當的。家長要了解其記憶的不足之處,記不牢或記不正確的原因,耐心幫助他,要多給予鼓勵。從小培養起對自己記憶力的信心。
5、指導孩子記憶的方法
善于運用各種記憶方法能提高記憶力,家長要針對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進行記憶方法的指導。年幼兒童記憶保持時間短,記憶的主要方法是機械識記,要他們記住某種內容就要不斷重復,可教他們背誦一些兒歌、詩歌,記住一些簡單的科學常識。入學前的兒童已會運用意義識記,可以教他們運用順序記憶、歸類記憶、聯想記憶等識方法。入學后要記住一篇課文,可用整體記憶和分段記憶等方法。
親子記憶游戲
0~1歲
適當的音樂胎教對胎兒的影響已經得到了證明,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進行“胎兒操”。而新生兒出生不久就出現對刺激物的習慣化,這就是原始的記憶因素,也就是說,初生的新生兒就已經有了記憶,只不過因為他們記憶表現方式比較特殊,容易讓人忽略。
藏貓貓
玩法:寶寶6個月以后,爸媽可以在他面前躲起來,他會認真地想要尋找你的蹤影。
小玩具哪里去了
8個月后該游戲亦可改為拿毛巾在他面前蓋住小玩具。不過較小的時候孩子持續的時間通常很短暫,不需刻意勉強。
1~2歲
認識圖卡
玩法:孩子1歲過后,開始有一定的語言出現了,家長可以準
備一套圖卡,先教他認識里面的圖案,如狗狗等,等他熟悉這些圖案后,便可以由家長出題,請孩子找出正確的圖卡給你。即使孩子還不具很好的表達能力,一樣可以透過指認的動作進行這個游戲。
熊熊吃飯
玩法:由家長示范如何喂小熊玩偶吃飯、擦嘴巴,最初請先從單一步驟開始,吸引孩子的注意,再鼓勵他一樣喂小熊熊吃飯,之后再慢慢增加完成的步驟。藉由這個游戲,孩子可以記住及練習越來越多的動作,而且由動作完成的先后順序,加強對該活動的理解力。
2~3歲
猜一猜
把寶寶熟悉的玩具藏在一個紙盒里,或某個寶寶可以看到的容器里面。你形容一下跟玩具有關的記憶特征,比如,我們昨天給它洗過澡的,某某小朋友很想玩的……讓寶寶猜一猜,里面藏的什么玩具。
這個游戲讓寶寶從瞬時記憶轉向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不但訓練記憶力,對語言的理解力也有促進作用。
命名儀式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排成一隊,舉辦莊嚴的命名儀式,讓寶寶為它們起名。可以從三個玩具開始,逐漸增加玩具。一段時間后,你跟寶寶商量,由你給它們命名,然后讓寶寶復述。
在寶寶眼睛里,玩具都是伙伴,擬人化地命名,他認為理所當然,因為寶寶有名字,伙伴怎能沒名字?而且由他命名,他當然更為興奮。哪怕他取的名字聽上去含糊不清、不知所云、變化多端也沒關系,主要的訓練在于回憶他所取的名字。
3~4歲
講故事
給寶寶講一個簡單的圖畫故事,事先提出要求:等會兒你講給媽媽聽。結合圖畫,你重復一些重點的語言、動作描述,重復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跟著復述。然后讓寶寶以圖為助給你講故事,在他有困難的地方適當提醒一下。如果他講得與圖書不一致不要去糾正,肯定他的合理創造;如果不合理而導致故事無法繼續,適當幫他“拐個彎”接續。如果能幫寶寶錄音下來,再以贊賞的態度放給他和親朋聽,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從而對這個游戲樂此不疲。
多了什么
給寶寶一組同類物品的卡片,這些物品要在他認知的范圍里,比如衣物、水果、家具等。一組五六張、七八張不等,根據寶寶的能力而定。讓寶寶說一說它們分別是什么,比如:衣服、褲子、裙子等。然后讓寶寶背過身,你再混進一張同類卡片,看寶寶能否指出多了什么。用歸類材料訓練記憶,不但強化記憶能力,還能讓寶寶形成歸類的思維方式。
5~6歲
擺棋子
在圍棋盤或象棋盤上擺上7、8個棋子,讓寶寶看1分鐘左右,然后拿掉,再讓寶寶照原樣擺上。或者棋子用其他小玩具替代也可以。
購物數數
帶寶寶去購物的時候,讓寶寶數商店中商品的個數。父母和寶寶對比一下,看誰數的對,數的快,也可以增加一點難度,寶寶記住櫥窗商品后走開,過一會再回憶,看一看記住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