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英
“番茄花園”被封了,流行多年的盜版軟件一夜之間突然消失了。偷盜者受到懲罰,這本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部分人的反應卻有些不可思議。
有人說微軟過去故意放水養魚,現在魚被養肥了,所以它要把魚殺掉;甚至還有人稱它的行為是“卸磨殺驢”。而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對“番茄花園”表示同情,說它被微軟設計陷害了。這就如同:一個小偷入室盜竊,有人責怪戶主故意在家放置貴重物品引人犯罪。顯然,這樣的思維不能成立。
但是,面對同樣竊取了他人物品的“番茄花園”,為什么卻有那么多人幫它開脫?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需要好的軟件,而好的軟件在微軟手里,但微軟要價太高,于是“番茄花園”私下里處理后并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他們,所以他們覺得深受其惠。至于這些人為什么一定要用微軟的東西,那是由于沒有找到更好的替代軟件。但是,“番茄花園”真的會讓他們受益嗎?或許,眼下是得到了一定的好處,但“番茄花園”能保證他們一輩子的溫飽嗎?
事實上,因為“番茄花園”等網站的出現,讓中國消費者習慣了使用廉價甚至免費的盜版軟件,而這種習慣正在將中國開發人員自主創新的渴望和動力漸漸稀釋,最終使他們產生惰性,甚至令其思想觀念走形,為了賺到錢,明知是火坑也拼命往里跳,就像“番茄花園”一樣。而且,殺了一個“番茄花園”,還會不斷出現其他的以身試法者,“龍卷風”(和“番茄花園”類似的修改過界面的盜版操作系統)就是盜版敢死隊中仍活躍著的一員。
由于中國企業研發不出更好的替代軟件,致使中國消費者更加依賴微軟等國外廠商。而當多數的中國軟件用戶都在吸食著“毒品”時,要想讓微軟正版產品價格降下來就更困難了。這時候,受傷害最大的是誰?正是中國消費者和中國軟件產業。
毫無疑問,中國的軟件用戶一直處于饑渴狀態,但使用盜版軟件猶如飲鴆止渴,雖然在一瞬間得到滿足了,后果卻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