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保民
師:春天美嗎?如果美的話,美在哪里?
(學生分別說出了春美在草、花、風、雨、人)
師:你能猜想作者寫作此文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嗎?
(學生回答了“興奮”“激動”“熱愛”“贊美”等詞語)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生各選擇一個方面,用課文中的詞語作了回答)
師:(在黑板上板書“了”)這個字讀什么?
(有的說讀le,有的說讀liǎo)
師:有沒有同學統(tǒng)計過,《春》這一課中,這個字一共用了多少個?
(學生搖頭。開始在書上查找)
生(齊):12個。
師:該念什么音?
生(齊):le。
師:請同學們把帶有“了”字的句子勾出來,看一看共有多少句?
(生勾畫后答9句)
師:我們先一起來讀讀其中的第一句,看看這個“了”字有什么特別的味道沒有?
(生齊讀“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師:對“了”字有感覺沒有?(生茫然)
師:我們再齊讀一遍這一句,但必須把“了”字刪掉不讀。(生齊讀)
師:這次感覺怎樣?
生:讀起來拗口,總感覺讀的是個半截句子。
生:感覺不到作者的感情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師:有這樣的感受非常不錯。我們再讀一次,這次把“了”字加上去讀,并把“了”音稍微讀長一點。(生齊讀)
師:什么感覺?
生:有一種無比喜悅興奮的心情。
生:好像是作者在歡呼春天的到來。
師: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看來這個“了”字不簡單吧!按照剛才的方法,請同學們自己讀后面的8句,然后談談感受。
(學生自由品讀、勾畫、討論、交流)
生:“欣欣然張開了眼”中的“了”寫出了春天從熟睡中自然醒來時心滿意足的情態(tài)。“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一句中,三個“了”字是排比句的韻腳,感情上一句強過一句,把作者無比激動的心情充分表露出來,讓我們仿佛看到作者歌唱春天時那激動的樣子。
生:“都開滿了花趕趟兒”一句中,假如刪掉“了”,好像并無大礙,但有了“了”,給人的感覺是桃樹、杏樹、梨樹仿佛在進行“比賽”,每一棵樹都在爭先恐后開花,來迎接春天,寫出了花的情態(tài)。
生:“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當把這兩個“了”的字音稍微讀長一點時,我仿佛看到作者正歡笑著觀看孩子們幸福地放風箏的情景,看到了作者臉上因為春天的到來而帶有的那種喜悅的表情。
師:同學們,“了(le)”字了不起吧!還有同學有話說嗎?
生:沒有了“了(le)”字,句子的豐富情感不能完全表達出來,甚至使得句子的情感傾向不確定。
生:如果沒有“了(le)”字,讀起來非常憋氣,感覺無法抒發(fā)感情。
生:今天我第一次品味到“了(le)”字竟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重慶市涪陵第十四中學 40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