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克春
一個學生在日記上這樣寫道:“我喜歡上數學課,是因為數學老師的坦誠與平易近人使我倍感親切;是因為數學老師一手精美漂亮的板書和幾何圖形令人賞心悅目;是因為數學老師的睿智與化腐朽為神奇的才能令人贊嘆不已;是因為數學老師那極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常常使我感受到心靈的震撼!透過那雙深邃的眸子折射出一個知識女性,不!一個數學老師無法抗拒的魔力.”
另一學生則這樣寫道:“老實說,我的數學成績不太好,有時連作業都交不上,今天,我懷著暗自竊喜的小秘密來到學校,又是哪個瘦老頭子幽靈般出現在教師門口,那張刻滿數學符號的臉讓我觸目驚心,我恨不得立刻飛出窗外,讓那張厭倦的臉孔永遠離開我的視線.”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是中學數學教學的三個課程目標之一,情感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是具有積極作用,而數學是自然科學一部分,師生是人生一部分,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師生間的情感以促進教育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情感是人們對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理需要而產生的體驗,是個體在社會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當人在認識事物或研究問題時,對于新的還沒有認識的東西就會表現出求知欲,好奇心等情感,當依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對事物進行評價時就會產生肯定,滿意,愉悅和愛慕等情感態度,情感的功能主要是動力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和調劑學習活動.這些非智力因素的動力功能使得數學課堂教學始終處于興奮,快樂的情景.
發展師生間的情感,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規范自己的教學語言
在教學中或與學生溝通過程中,教師盡量使自己的語言具有較強的親和力,使用民主的,商量的和關懷他人的語氣,讓學生感到教師是那么的和藹可親和易于溝通.盡量避免語言上對學生的傷害,切不可對其冷嘲熱諷,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每一個進步及時的給予肯定,用欣賞性或賞識性的眼光看待學生,心理學的研究認為:人有一種自我實現,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成功和失敗在學生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感體驗,將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特別地,一些學生在回答問題經常答錯,作業頻頻出誤,測試每每失敗,經歷這接二連三的挫折后,極易產生自卑感,也容易挫傷其學習數學的情感,這時教師更應給予他們信心,如: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育才中學做校長時,一次,一個女生在數學考試的一道題少寫一個小數點,被數學老師扣了分,試卷發下來后,該女生偷偷添上這小數點,然后這女生就找到陶行知先生要分,陶行知從墨跡看出是后改過來的,可沒有批評她,也沒有當面點破,假裝批評這數學教師的不是,反而滿足該女生的愿望.細細琢磨陶先生做法,這個看似尋常的小事,卻蘊涵著深刻的教育原理,更閃現出他富有人性化的教育藝術.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變批評性語言為鼓勵性語言,并加以良好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行為默契配合,如微笑的表情和關懷的行為,制造高質量教學語言,語言是一個人的情感真實流露.
二、教師應注意課外的教育,加強與學生交流
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前提,我國著名學者夏丏尊先生說過:“教育之不能有感情,沒有愛,猶如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沒有池塘,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生情感比做土地,把學生智力比做種子.教師對學生身心發展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常常源于對學生的熱愛和關心,這種關愛能開啟學生的心靈,消除師生間的心里隔閡,讓學生體驗教師的溫暖從而學習興趣得以激發.這樣教師必須根除“上完一節課,余下的工作是班主任的,便溜之大吉”的那種冰冷主義教學態度.如:某個數學教師每上完一節課便到辦公室備課和改作業,自己也經常鉆研學術,雖然科研成果累累,但學生對他一無所知,他對學生也知之甚少,因此教學效果并不佳.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真摯的情懷和情感是學生學好該學科的力量源泉,課后加強與學生溝通是教育活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三、教師要把握好對學生的評價
教師即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認可,也應及時對學生所出現的問題給予指正,但是不恰當的表揚會鼓勵全班一部分人,卻對進步不大的部分學生會出現暗打擊,即因此失彼,也會引起部分學生對教師產生不良情感.如:某數學教師在一次測試中改卷,有幾個特差的學生考得“0”分,卻不把“0”分寫到他們試卷上去,發試卷時不在公開場合給他們,而是偷偷的發給他們,并給予鼓勵和關懷,維護他們的自尊,改卷中也對幾個累考不及格的學生適當“照顧”及格,體現他們的進步,給予他們自信,只表揚較好的幾個,不但不批評別的,而是暗地里鼓勵……這位數學教師所做一切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和尊重,教學效果非常顯著.英國著名教育理論家洛克指出:“如果教師使學生過分的感到無地自容,他們便會失去希望,而制裁他們的工具沒有了,他們越來越覺得自己名譽受到打擊,則他們設法維持別人好評的思想愈加淡薄”,前面所說的為加分數而添加小數點的女孩就是維護別人的好評,試想“不知榮恥”的人難教嗎?所以,數學教學不僅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科學的評價,而且要把握好對學生的評價的“度”,這有助于師生間建構良好的情感關系.
四、教師應努力工作贏得學生的良好情感
中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努力揭示數學概念,法則,結論的發展過程和本質,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形成的具體過程,體會蘊涵其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把數學的學術形態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態,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數學創造的歷程,因此上好每一節受學生歡迎數學課是教師贏得學生良好情感的前提條件.
總而言之,情感是人們對學習和工作態度的一定反映和流露,良好的情感對教學活動具有催化劑的作用,她激活人們學習工作熱情,提高學習的效率,反之亦然,社會的實踐表明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靠“智商”的高低,還有靠一定的“情商”,別人對他沒有什么好感的人,不難想像他的人生,對朋友甚至對待一般的人都有良好情感的人,朋友和別人也一樣對他有較好的情感體驗,這樣的人通常是擁有比較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