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航
總結一下,目前一些不法機構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1. 以XX人才市場分部或分公司的名義致電一些人才網求職會員,以包推薦工作為名,收取求職者100~300元推薦費或押金,但事后以各種理由推脫或者給求職者安排無法完全的工作任務,求職者拒絕后,將無法取回之前所交費用。
2. 不法分子與不法醫院串通,以“體檢”為名,告訴求職者已被錄取,要求職者到指定醫院體檢,在求職者交納數十、數百不等的體檢費用后,或讓求職者等待錄用通知或說求職者身體不合格,之后不再聯系。
3. 不法分子以各種方式騙取畢業生的家庭電話,打電話聯系其家長,謊稱該求職者在某地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要求其家人將款項匯到某賬號上。
特別提示:
1. 填寫個人簡歷時,不要在規定的表單以外的地方填寫你的聯系方式,這樣會使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聯系方式,從而導致不安全的情況發生;強烈建議求職者只留本人聯系電話并保持暢通,勿長時間關機,若非必要最好不留家庭電話。
2. 在接到企業的面試通知時請留意:
(1)在接到招聘單位的面試通知電話時,請務必上人才網站核實該企業資料;對方如果用移動電話與你聯系,必須索取對方的固定電話,面試前盡量通過對方的固定電話預約面試時間和了解企業信息。
(2)確認面試地點,正規單位招聘一般會將招聘地點設在單位的辦公室、會議室,一些以租用房間作為應聘地點的單位,要警惕;千萬別輕信招聘者在指定的街道或酒店接待,應該自己主動找到招聘單位所在辦公地址或辦事處。
(3)絕大多數招聘單位不會主動派車去接應聘者,應聘時勿與陌生人到偏僻地方,勿將手機等財物借給陌生人。發現被騙應及時報警。
3. 如遇到單位要求必須體檢才能上崗的,求職者應注意:單位不應當指定某某醫院,而此類醫院也不應該是私立醫院或者診所。發現被騙應及時報警。
4. 拒交各種名義的費用。任何招聘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抵押金、服裝費、產品押金、風險金、報名費、培訓費等行為,都屬非法行為。招聘單位培訓本單位的職工,也不準收取培訓費。求職者遇到此類情況,要堅持拒交,并向招聘單位所在地區舉報,以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5. 不輕信許諾到外地上崗。對外地企業或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廠、辦事處的高薪招聘,不論其待遇多么好,求職者千萬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輕信他的口頭許諾,一是不去,二是到勞動保障部門咨詢,并辦理相關的手續。
6. 掌握勞動法規和相關政策。求職者在求職前或求職過程中,應主動學習一些勞動法規和相關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職素質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7. 多種途徑了解公司背景。在求職者正式進入單位之前,想方設法加強對企業的了解以免誤入騙子設下的陷阱。比如注意招聘單位的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
8. 謹慎簽訂勞動合同。與用人企業簽合同時,求職者要“三看”:一看企業是否經過工商部門登記以及企業注冊的有效期限,否則所簽合同無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準確、清楚、完整,不能用縮寫、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達;三看勞動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備內容,包括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必須簽書面合同,試用期內也要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