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規劃,既是一個成果,也是一個過程,是對企業戰略、組織、流程、數據/信息/情報、應用系統和信息技術的系統性的思考,以達成共識、降低風險、節約成本
經歷了信息化建設的種種波折,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拿起了“IT規劃”這個武器。因為,他們認識到,信息化具體項目的實施,是在深刻理解關鍵的企業目標、企業如何達到目標、信息系統如何支撐,IT及其管理如何支撐信息系統之后的事情。而回顧過去,很多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恰恰是從信息化具體項目建設,如怎么選硬件、如何選軟件等具體實施任務開始的,從而對IT規劃工作認識不足。
在國外,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IT規劃在主客觀兩方面的作用。據英國經濟情報社聯合一些IT咨詢公司所作的聯合調查表明:年收入在1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當中,95%進行了IT規劃;年收入在1~1.99億美元中間的中型公司當中,91.3%進行了IT規劃;年收入小于1億美元的小公司當中,76.1%進行了IT規劃。
IT規劃:達成管理信息化的真正共識
我們都知道,“信息化其實和企業管理的其他問題一樣,一個達成共識的,沒有很多創新的方案,遠遠好于一個有很多創新,但遲遲不能達成共識,也遲遲不能落實貫徹的方案”。我們參與過這樣一個情景案例的討論,題目就叫“誰在反對信息化”。其實這個題目很有普遍性,在不少企業都能看到,哪怕高層已經對信息化下了決心,但仍然會聽到各種明處的或者暗處的反對的聲音,可能來自中層、來自各地分支機構、來自渠道伙伴等等。反對的情形可以是很多種:
謹慎論者:相信信息化建設高失敗率的說法,要謹慎從事;
時機論者:認為信息化在長遠可能要做,但目前業務發展時間緊,信息化底子差,時機不成熟;
懷疑論者:認為信息化解決不了企業的問題,反而勞民傷財;
其他:擔心信息化對打破現有管理格局分配;擔心由其它部門唱信息化工作的主旋律,不利于自己的業績突出,等等。
我們發現,這些聲音在信息化建設的初期出現是很常見的,有它一定的存在合理性,而其中大多是由于溝通不足、認識不夠、觀念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對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關鍵成功因素、重點應用領域等等沒有達成共識。
事實上,板子不能只打在那些反對者身上。信息化建設涉及到的問題呈現出明顯的非線性,甚至可以用“一團亂麻”來形容:戰略是否明晰、流程是否合理、組織架構的敏感、信息孤島的存在、應用人員的態度,素質、技術選用的評價標準等等,盡量減少甚至消除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這就是IT規劃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按照IT規劃方法論,逐步明確企業管理提升和信息化應用的總體方向,客觀分析企業當前所處的位置,理智分析當前和未來之間的差距,然后制定策略、明確原則、給出路線,再明確每一個信息化建設的項目之間的時序關系和依賴關系,并落實每一個信息化建設項目里程碑。同時,自始至終貫穿的,有變革管理的,有對同行業、不同行業的標桿的最佳實踐的學習和借鑒。
這個過程,關鍵是一個不斷采集意見、論證探討的過程,主旋律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
IT規劃:降低管理信息化的風險
管理信息化的最大風險之一,莫過于選擇了并不適合的應用系統!
這是什么樣的風險?啟動了一個錯誤的項目,評標過程中所得到的結論大多是對講標過程的感性認識,與風險的規避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以標書、同廠商關系,作為主要選擇標準,而缺乏客觀全面深入的業務分析、軟件架構和主要功能分析,就選擇了軟件產品,埋下失敗的種子。
由于客戶與系統實施咨詢公司或系統廠商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僅僅靠招標的過程難以保證選擇合適的系統。
經由中立咨詢公司的幫助,進行戰略明晰、管理診斷、流程優化、信息系統架構/功能,流程,決策報表設計,可大大降低信息化的風險。
IT規劃:科學地確定信息化建設的投資
很多企業從有信息化的意識到選擇軟件廠商經常經歷二年的時間,大的企業時間更長。因為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個軟件選擇的問題。
比如,有一家企業,企業的信息主管給我們講了他們選擇軟件廠商的經歷。一開始感到企業不錯,起點應當高一些,所以請SAP/ORACLE來講,講完之后發現企業根本承受不了。再看小一些的ERP軟件廠商,看了很多,后來發現這些軟件服務不放心,開始和國內的財務軟件廠商接觸,發現這些軟件解決不了自己的企業問題,于是一下沒有了方向。這時,感到真正的問題在于對自己的需求不了解。如何了解自己的需求呢?企業里面的人認為自己對企業各個方面的情況十分了解,不用做這件事情,即使做也不知如何做。于是,項目就在等待狀態中停了下來。
有些企業在系統選型的過程中發現,企業很多部門對系統的選擇有不同的意見,而企業高層對信息化并不十分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于是,為了在企業內部達成共識,企業開始新一輪的培訓。這就是時間代價,也可以說是信息化的機會成本。
因此,我們說IT規劃的價值在于:引領方向,引領企業管理提升和IT應用的方向;凝結共識,在企業內部就對什么樣的管理,怎樣進行,什么樣的信息化達成共識;規避風險,力避管理信息化的綜合性風險和階段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