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的三大黃金定律
文/賀斌
一、盡早投資,持之以恒
如果財務目標是在60歲前積累300萬元現金資產,假設年收益率是10%,我們從25歲開始平均每月只需要投入922元,但如果是從30歲開始,每月投入就要增加到1520元。這足以證明盡早投資并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二、寧可小賺,不要大賠
對于長期理財來說,持續穩定的收益大大優于大漲大跌的收益。今年以來,市場大跌導致90%以上的投資者出現虧損,這其中就包括不少在前兩年牛市中賺到錢的投資者。“股神”巴菲特的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在26%左右,但通過40余年的積累,他卻成了世界首富,充分證明了在投資領域“寧可小賺,不要大賠”。
三、科學投資,合理配置
債券和股票投資為中長期的目標服務,其中債券投資的方式包括社保、企業年金或商業年金,股票投資的方式包括實業、股票和股票型基金。貨幣投資作為保本的工具為短期目標服務,具體方式包括儲蓄存款和貨幣基金等。
什么樣的老板才能賺到錢?
文/黎燦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下海”投資做生意、辦企業的人愈來愈多。很多人都做著老板夢,把目標定為要辦自己的企業,立業成名,實現自身的價值。但是,一個合格的老板應具備以下要素才能賺到錢。
一、項目好,產品利潤率高
有句俗話:“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說明行業和項目的選擇很重要,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且有發展前景的朝陽行業,它肯定是將來的發展趨勢,市場潛力大,產品利潤率高,處于市場導入期,市場同類產品和競爭對手少。
二、資金籌措,融資能力
投資必須有資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以一次到位,也可滾動發展,良性循環,尤其是剛開始涉足新的行業,要做好艱難創業的準備。“萬事開頭難”,一切從零開始,去啟動市場、開發客戶、熟悉作業流程、重新建構網絡等等,投入較大,需要有后盾支持。
三、項目的操控能力
很多人都想投資,但投資者未必都能賺錢,俗話說“有同行沒同利”,同樣的行業,有的賺有的賠。因此,僅項目選擇的對,有資金還不行,更重要的是對項目的操控能力,善經營會管理,這就涉及到創業者的素質,尤其是那些白手起家的新手。
1、商人特質
首先必須具備商人身上特有的東西:一是賺錢第一,辦企業的目的首先是賺錢;二是在商言商,拋去些感情因素,你掏錢我給你商品和服務,是平等的交易行為,用不著誰求誰,或不好意思難為情,“親父子,明算帳”;三是看重每一分錢,“斤斤計較”,有較高的財商,會精打細算,只有這樣才能集腋成裘。
2、職業化的管理者
因為是創業初期,不可能有條件去聘職業經理人,里里外外都是自己親力親為,什么都做,這就要求創業者必須是個職業化的管理者,能夠科學管理,高效運作。原則性強,公事公辦,對事不對人,公私分明,能以身作則,富有成效地激勵下屬,帶領大家共同完成任務;任人唯賢,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釋放出最大能量,創造出良好的業績。
3、有專業、職業的員工組成的團隊
創辦企業不可能是你一個人在做,肯定要聘請員工,這時能否招到專業、職業的合格員工就顯得特別重要。他們應該敬業,積極向上,任勞任怨,對公司忠誠,態度端正,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能獨擋一面,形成互補,產生協同效應。他們是具備職業化態度、觀念和行為的角色人,能把自己的目標與企業的目標相結合,知道自己職責所在,齊心協力,共同打造成一個堅不可催的團隊,戰無不勝。
4、創業者的品德、素養
要能吃苦,專注敬業,鉆研業務,且頭腦靈活,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調整策略,堅定目標,持之以恒。不揮霍浪費,善于自我管理,嚴于律己,寬于待人,且好學上進,不斷補充自己的頭腦,會忍受孤獨,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有遠見卓識,有勇有謀。另外,創業者要能夠承擔壓力和風險,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平和的心態,能賠能賺,無論成敗,都積極地去尋找原因,總結教訓。
四、創造寬松良好的外部環境
當今現實的經濟生活當中,你得花費部分精力去處理很多非經營性的事務,和一些主管部門、相關聯單位建立良好的關系,為企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建立一個良好的外圍關系對事業的順利發展相當重要。
商海里不可預測的東西太多,惟有把握一個良好積極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有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以不變應萬變,方能化險為夷,左右逢源,達到自己既定目標。到時,你會發現,賺錢多少也不是問題的本質,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休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