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事件報道中,我國網絡媒體值得肯定
西藏事件是一起特殊的事件,不僅是指它發生在對中國而言重要而關鍵的2008年,也不僅僅表現在它是一場敏感的政治性事件,更重要的是,它的發生歷練著我國媒體的成熟,尤了解事件的進展,促進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就網絡媒體在這個事件報道過程中的表現而言,可以用訓練有素來形容。主要表現在:(1)及時地將西藏事件的真相呈現給民眾,有效避免了因信息不暢造成的恐慌和流言。(2)堅持了正確的輿論導向,激起全國人民對達賴行徑的聲討。(3)在報道的表現手法上,圖文并茂,并健康發展無疑是個好現象。網絡媒介應對突發事件逐漸走向成熟輿論導向作用較為突出 在西藏事件的報道中,各大網站都主動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在報道上,堅持實事求是,深入采訪和嚴格審稿,不夸張報道,不做渲染,報道及時迅其是網絡媒體。目前,西藏局勢已基本趨于穩定,回顧整個事件中網絡媒體的表現,其在突發事件中的整體業務素質更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
包括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國際在線、中國日報網、央視國際、中青網、中國經濟網、鳳凰網、雅虎中國、中新網、新浪、搜狐、網易、騰訊、TOM網、千龍網、東方網、等中央、境外、門戶商業網站、地方網站和社區等都對該事件進行了大范圍的報道。這種高密度的報道對于民眾及時加上視頻播放,讓廣大民眾清晰地了解事件的真實情況,規避了各種各樣的猜測和揣度。(4)報道角度全方位、立體化,讓我們了解社會各界對事件的反應。另外,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作為“民間隊”的民營網站在突發事件中表現的積極性、參與性和主動性。除了一部分轉載的新聞,也出現了一些原創的新聞,這說明民營網站在媒介市場的競爭中,越來越有主人翁的姿態,越來越有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這對于中國網站的多元健康發展無疑是個好現象。
網絡媒介應對突發事件逐漸走向成熟
輿論導向作用較為突出 在西藏事件的報道中,各大網站都主動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在報道上,堅持實事求是,深入采訪和嚴格審稿,不夸張報道,不做渲染,報道及時迅
速,并且全方位、立體化,可謂面面俱到,尤其重點突出了政府各部門的處理有方,人民警察的英勇無畏,群眾對達賴組織的憤怒聲討。從而形成了在這個事件中良好的輿論氛圍。
協調、平衡作用功不可沒 網絡媒介已經成為社會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通過促進信息的溝通和交流,聯系社會上下左右,從而形成一段時期內,社會各界對某一問題或現象的共同認識、信仰規范和價值觀,以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從而為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平衡做出貢獻。西藏事件報道中,各大網站推出不同欄目,包括事件經過、政府態度、西藏反應、群眾譴責、境外媒體報道等社會各界不同的聲音,給受眾以不同的視角,讓整個事件清晰完整的呈現,這對消除恐慌、穩定社會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忠誠履行“環境監測”功能,增強了受眾對網絡新聞的信任度 相對于傳統的電視媒體和報紙媒體,人們對互聯網新聞的信任度是最低的。這與互聯網新聞信息來源的多樣性以及互聯網發展的不成熟都有很大關聯。但是,隨著互聯網十年來的發展,我們看到它經受住了很多考驗,一步步將網絡媒體公信力建立起來。在此次事件中,各大網絡媒體如實地報道信息,關注事件進展,贏得了受眾的進一步信賴。另外,互聯網充分發揮信息傳遞及時、迅速的特點,更深層次地培養了網民使用網絡的習慣。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互聯網一定會成為公眾和社會真正意義上的耳目喉舌。
境外媒體歪曲事實,我國媒體應加大步伐提升國際影響力
境外媒體歪曲報道其實質是媒介帝國主義抬頭 西藏事件出現一周后,各種國外媒體的歪曲報道令國人憤慨!這些歪曲報道的媒體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泰晤士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法新社、德國《柏林晨報》網站、美國??怂闺娨暸_網站、德國NTV電視臺等,這些國際大媒體都不同程度地對西藏事件進行了歪曲報道。國外媒介憑借其國際影響力,任意歪曲事實進行報道,在國際社會對我國形象造成惡劣影響,同時有可能間接起到了擴大事態規模和程度,煽動動亂的影響。這實質上是外國媒體想借題發揮,對我國政府施壓,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所有這些都是媒介帝國主義的典型表現。
目前CNN等很多國外媒體歪曲報道事件,影響國際社會對事件和環境的認知,占有國際影響力和信息話語權的國外媒體的歪曲報道對本事件甚至很多事件都形成了一種不利 于我們的擬態環境,我們只有提高自身媒體的國際影響力,提升國際新聞信息市場的話語權,才能去打破這種信息資源的壟斷,捍衛國家利益。
做大做強民族媒體, 網媒先行 網絡媒體以其天生的優勢在國際傳媒市場上可以充當領頭人的位置。首先,網絡媒體最大的優勢是毫無時空和地域限制,而這是傳統媒體走出去的最大障礙;其次,網絡傳播的無國界性使得互聯網把整個地球變成了地球村,網絡傳播的快捷性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再次,網絡的互動性可以讓信息快速實現交換,更有利于網站在最短時間內洞悉受眾需求,調整內容和戰略方向?;诖耍P者認為,打造中國媒體的國際競爭力,應當網絡先行。那么,我國網絡媒體目前提升國際影響力還存在哪些問題和障礙,又該如何做呢?
?。?)我國網絡媒體提升國際影響力面臨的困難
媒體走出去是一個從未停止過的話題,家電行業有海爾走出去的典型,但媒介市場中一直都缺乏真正走出的成功案例。這宏觀上看不單單是媒介市場的問題,而是世界政治格局、經濟格局下的全球傳播格局已經形成,因此我們一方面要正視這種情況,另一方面要通過綜合國力的增強來提高媒體的國際影響力。另外,我國網絡媒體缺乏自主創新的能力,這種創新包括網絡技術上的創新、運營模式上的創新等等。我們的互聯網模式都是學習國外特別是
美國的互聯網模式。國內的百度、搜狐、新浪等的運營模式大多都是借鑒和模仿國外的yahoo、google、digg等網站,國內網絡媒體在自主創新能力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再有,我國網絡媒體要走出去,還面臨一個本土化的難題。除了需要發展網絡媒體英文版和其他外文版以外,還要在報道方式、報道手法上與國際接軌,在閱讀習慣上適合當地受眾等等。目前開設有英文版的網站也有不少,比如新華網、人民網等,但是其英文網站的影響力還有待提升,這種提升的最終目的就是真正能夠與國際接軌,而不僅僅是中文版的翻譯版。
?。?)如何提升網媒的國際影響力首先是傳播方式和傳播語言上的西化,我們的媒體要因受眾而變,面對國際特別是美國等受眾,我們的媒體特別是網媒要開設英文版,而且要走出單純的翻譯或按照我們的思維來進行新聞報道的局限,應該從傳播的方式上切合國外受眾的閱讀特點和偏好。
其次是整合。我國網媒比較分散,需要整合,這是一種國際化的必由之路。我們不僅要有自己的報業集團、廣電集團,更應該有自己的跨媒體集團。就網媒而言,我們主要可以分為以新華網、人民網為代表的國有新聞網絡媒體以及各地方網絡媒體,另外還有以新浪、搜狐、百度等為代表的民營網絡門戶。就長遠發展看,各大網絡媒體應當優勢互補、整合資源、精誠合作,打造我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媒體集團。
最后,網媒的走出去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注重媒介的推廣以及本土化進入策略,其中,要注重與國外華人和華文媒體的合作;還要注重適當地引進國外優秀人才和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培養復合型傳媒人才,以迎接媒介國際化的挑戰。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