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借鑒傳統民間美術的有利條件較多,因為幾千年形成的中國本土藝術語言比較恒定,有著深厚的受眾群體,從文化傳承的血脈上是無法割斷的,尤其是民間美術造型語言非常豐富。利用傳統民間美術的元素表現新的當代形態的東西,有新意而且能夠更好引起受眾共鳴。挖掘民間美術資源,設計本土動畫形象,完全符合建立現代文明多樣化的客觀需要,而且非常具有探索和開發的意義。
一、從各國動畫經驗看中國動畫的出路
歐美和日本的動畫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表現為想象力豐富,創造力獨特,對故事的構架、情節的編排、角色造型與語言的設計等,都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在題材方面,國外的動畫片以各國民間文學和藝術為題材形式的占了很大的比例。20世紀90年代,迪斯尼將眼光投向東方,他們是根據東方國家的民間故事而改編,攝制了《阿拉丁》和《花木蘭》。還有夢工廠的《埃及王子》等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它們從造型、音響、服飾、敘事特點、思維方式上都采用了民族化的特點,最重要的在于他們結合民間藝術和當今時代的特點創造了屬于他們的民族化的動畫形象,使他們的動畫片真正成為老少皆宜的藝術佳作。
二、中國動畫的民間美術傳統
早期國產動畫通過融入中國民間美術諸多元素,具備了純正的民族風味,形成了自己本國的特色。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中國動畫一直堅持向民間美術汲取營養,表現為在造型、色彩、材料、題材等方面都直接或間接地從民間美術獲得創作資源,創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的動畫形象,比如哪吒、葫蘆兄弟、孫悟空等,特別是在美術造型上對中國傳統造型風格的繼承和發展,使中國動畫片在世界動畫之林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學派”。在我們近期的動畫創作中,國產動畫也證明了一條如何在眾多國外動畫中脫穎而出,塑造有中國特色新型動畫形象的范例,例如:《哪吒傳奇》、《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塑造有中國特色動畫形象取得了成功。
三、動畫設計與民間美術的關系
民間美術是一種大眾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賴以生存的土壤,它與民眾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和精神需求有著割不斷的血緣關系。動畫同樣是一種大眾的文化娛樂活動,得到了廣大人們的喜愛。動畫一直與民間美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他們之間的關系源源流長。中國傳統民間美術形成的寶貴文化和獨特風格對中國動畫設計產生重大影響,它們之間的溝通、交流、相互滲透,比其他任何藝術要多。
(一)民間美術與動畫的審美表達有一致性
中國民間美術具有純樸的風格,獨具個性的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真摯的審美追求。特別是具有原始沖動的原創性,毫無矯揉造作,洋溢著無羈無絆的“想象”、“浪漫”和“靈感”,民間美術品類繁多,風格不盡相似,其藝術魅力和基本形式感與動畫設計有很多相似相通之處。民間美術和動畫的造型手法都追求單純、簡潔、形象的純粹性,常用幾何形對自然形態歸納、比較、分析、提煉出其內在的精神實質,加以夸張、概括、變形。這種藝術表現手段與動畫“純化形態,以少勝多”的創意理念是一致的。民間美術的造型形態不受時空常規制約,創造者們不會用靜止的眼睛去觀察物象,他們不僅能將一個物體的幾個特征同時表現出來,還特別善于從多角度去理解幾組不同事物,并將它們的特征在同一畫面中進行綜合表現,這方面在動畫設計中運用的非常之多。
(二)民間美術適合用動畫的形式加以表現
一般電影的表現手法是一種再現,力求真實,而動畫則不同,它可供人們自由創造的余地更大,能夠完成用一般電影手法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