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建立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對工程項目中由于索賠產生的爭執處理過程進行博弈分析,研究不完全信息的影響,對合同的編制和爭端處理的某些原則進行理論解釋。
關鍵詞:合同管理;爭執;博弈論
一、工程合同爭執與索賠
由于實際工程的復雜性,合同各方因為各種原因產生的矛盾和爭端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合同的爭執和索賠是孿生的,合同爭執最常見的形式是索賠處理爭執。
二、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一)模型建立
本文假定給承包商帶來損失d;承包商向業主提起的索賠要求為S=s(d);設業主方獲知S后拒絕的概率為p=p(S)。對于S,業主根據自身的經驗可以對承包商的實際損失有一個信念,記為函數b=b(s)。如果進入訴訟,承包商獲勝的概率為π,業主勝訴概率為1-π。承包商在訴訟獲勝后,可以獲得的賠償為td,(t>0)。設承包商和業主的訴訟費用分別為g、h,設T=g+h,時間貼現因子為δ(0<δ<1)。
(二)模型求解
首先,通過海薩尼轉換,為承包商選擇一個類型d。承包商觀察到自己的類型后決定是否索賠,若索賠則提出額度S。其次,由業主方選擇是否接受索賠,若接受,承包商和業主的支付為(S,-S),若拒絕則進入訴訟程序。
業主方的均衡策略的要求在給定信念b(·)和承包商的策略S時最大化自身的期望收益,見公式①:
Π1(S,ρ:b)=ρ [-δπtb(S)-h]+(1-p)(-S) ①
承包商的均衡策略要求在損失d和給定業主策略P(S)時最大化自身的期望收益,見公式②:
Π2(d,S:p)=p(s) [δπtd-g]+[1-p(S)]S②
定義:當滿足如下情況時向量(b*,p*,s*)為博弈的一個分離均衡:第一,給定信念b*,拒絕策略p*(·)最大化業主的期望收益;第二,給定p*,索賠策略s*(·)最大化承包商的期望收益;第三,對于任意的d∈[d,d]和承包商的信號S,業主的都有一個正確的信念,滿足b*(s*(d))=d。
對于公式①、②求偏導數,最終得到:
-p′(S)T+1-p(S)=0③
其中T=g+h
公式③的通解為p(S)=1+λe(- )。考慮到在損失足夠小情況下的邊界條件p(S)=0,此時S=s*(d)=δπtd+h,則其特解為p(S)=1-e[-(s-s)/T]。進一步規定非均衡路徑s?埸[S,S]上的信念,如果S<S,則b*(S)=d;如果S>S,則b*(S)=d。
定義S=δπtd+h,S=δπtd+h。
則分離均衡:
三、模型解釋
(一)不完全信息的影響
首先考慮完全信息時的情況。此時d成為合同雙方的共同知識(見圖1):
在完全信息的情況下均衡路徑上p*(S)=0,意味著此時不會有進入訴訟程序的可能,并且承包商獲得了免于訴訟的剩余收益。
將分離均衡(b*,p*,s*)代入公式①和公式②,分別得:
E(Π1)=-δπtd-h④
E(Π2)=δπtd-g+Te[-(s-s)/T]⑤
(二)參數分析與解釋
將分離均衡中表達式進一步處理得:
d:d:越大,索賠額越高;
π:π和t的作用比較一致,業主都是希望能盡量減小π。
四、結論
模型的研究表明,合同雙方的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使得對合同爭執的處理并不總能以談判的形式解決,某些情況下會導致合同雙方走向仲裁或訴訟的。當承包商提出的索賠事件較大,索賠金額高,各種原因復雜時,合同進入沖突體系的可能性比較大。而高的訴訟費用則能有效地減少合同雙方走向訴訟的可能性。事實上合同雙方在項目上可能會有很多爭端,因此可以根據重復博弈的思想進一步研究整個合同執行過程中的爭端處理,合同雙方為了長遠的利益有可能更樂于建立一個合作的聲譽,從而使得走向訴訟的可能性比本文中的結論還要低。
參考文獻:
1、成虎.工程合同管理[M].中國建筑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