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文化是影響和制約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民營科技企業具有不同的產權形式。不同產權形式的民營科技企業在企業文化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征。民營科技企業的文化建設起步較晚,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和克服。
關鍵詞:企業文化;創新;激勵
一、問題的提出
企業文化是企業健康發展和持續發展的保證,是企業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其他的資源可能會枯竭,但企業文化卻可以生生不息,為企業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中國的民營科技企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讓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土生土長的民營科技企業基本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時也要注意到,由于民營科技企業起步較晚,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還處在較低的層次,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就會影響到民營科技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因此,有必要對民營科技企業文化進行深入研究。
為開展該項研究,筆者設計并發放了15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31份,占發放問卷總數的87.3%。對問卷統計結果主要采用相關分析和比例方法,以期真實、客觀地發現民營科技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此外,還訪談了50余位民營科技企業家,并參考了一些相關材料,以彌補問卷調查所搜集信息的不足。
二、民營科技企業文化的特征
企業文化的形成受創業者、社會文化、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民營科技企業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它們的企業文化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如創維的哲學理念是“仁愛為懷、誠信為本、謙虛刻苦、自強不息”,同時,它們的企業文化也具有鮮明的特征(見表1)。

(一)相同點
1、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在管理過程中對員工給予充分的尊重,讓員工的才華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同時,使企業的發展與個人的發展相協調。如育靈童的企業文化:按照育靈童老總李家寶的說法就是“以人為靈魂”,讓員工深深感受到來自高層的人文關懷。比如非典肆虐期間,公司轉移了可以轉移的所有員工和家屬,對不能轉移的員工家屬,公司派出專車每天接送這些家屬上下班,而李家寶夫婦以及6個月大的兒子卻一直留守在最危險的地方。
2、追求創新。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尤其是對于民營科技企業,更是把追求技術創新視為自己的靈魂。為此,許多民營企業在創建企業文化過程中,都把創新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如四方繼保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強調“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支柱”。
3、團結合作。團隊精神對于民營科技企業而言,是它們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證,因此它們的企業文化更注重員工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如德力西集團的企業精神:團結,求實,創新,發展;沈陽協和的標識是大雁群飛,象征協合集團的團隊協作精神。
4、敬業精神。敬業精神是個體以明確的目標選擇、樸素的價值觀、忘我投入的志趣、認真負責的態度,從事自己的主導活動時表現出的個人品質,敬業精神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證。民營科技企業的創辦者多數是科研人員或其他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士,往往具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做事認真細致,正是在這些創業者的影響下,敬業精神成為許多民營科技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如博思嘉郡強調執著、敬業、合作和追求完美的企業文化;遠大宣言中稱,“我們堅信敬業精神是維護企業、個人、社會共同利益的基本條件,永遠將不敬業行為視為墮落和愚昧”。
(二)不同點
民營科技企業的企業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我們可以從企業文化形成的背景角度來分析不同產權民營科技企業的文化特征。其中,個人獨資企業、家族企業先天就有的文化特征,我們稱之為原始的文化特征。
1、個人獨資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的企業文化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企業家個人色彩濃厚,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行為方式等在企業文化中得到充分體現。有的企業家不喜歡大權獨攬,這在其企業文化中就有體現,如北京育靈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企業綱領——致扎細亞的一封信,大意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只要成功就可,別的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再如萬象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十五歲輟學,但幾十年來,他孜孜以求,不倦學習,在理論上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并撰寫、發表了大量的理論文章,被譽為“農民理論家”。這種孜孜不倦和不斷學習的精神在萬象的企業文化中得到生動體現。萬象的企業座右銘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人友,創萬年業;崗位目標:一天做一件實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2、家族式。家族式企業由家庭成員共同組建,家族成員的人生觀、道德觀等即家族文化直接影響著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可以說,家族文化是家族企業文化的基礎。希望集團是全國著名的民營科技企業,該集團是劉氏兄弟大學畢業后,在1982年相繼辭去公職,籌資1000元創辦。經過十八年艱苦拼搏,發展成為全國的明星企業。劉氏兄弟為人正直,做事勤奮,進取心強,彼此相互信任,應該說希望的成功正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于劉氏優秀的家族文化,而這種文化在希望的企業文化中也得以保留和發揚,如希望的企業精神:“誠實做人、文明做事、勤奮工作、追求美好”;座右銘:“勤勤懇懇工作、堂堂正正做人”。
3、有限責任公司、上市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上市公司屬于現代企業制度范疇,相對比較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在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吸收外來文化,并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的方針,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文化。如華為公司企業文化強調,“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和愛生活是我們凝聚力的源泉。責任意識、創新意識、敬業精神與團結合作精神是我們企業文化的精髓。實事求是是我們行為的準則。”
三、民營科技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民營科技企業自產生以來,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許多企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如深圳華為等。但也不能否認,民營科技企業文化建設還處于較低的層次,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會嚴重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沒有專人或機構負責
雖然企業家們已經開始意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但現在有相當多一部分民營科技企業沒有專人或專門機構負責企業文化建設,如博思嘉郡等。據調查,有56%沒有設立專門機構或安排專人負責企業文化建設,家族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中這一比例分別為75%和61%。由于未進行系統的文化建設,結果給企業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影響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有的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未進行系統的企業文化建設,內部員工之間缺乏最起碼的信任,企業出現問題,主要領導及員工互相推諉責任,影響了企業的有效運作。此外,員工貪污、挪用公款的事情也時有發生。這樣的企業很難做到持續經營。
(二)企業文化建設滯后
在企業創立初期,許多民營企業家忙于開發新產品、籌集資金、開拓市場等業務,無暇顧及企業文化建設,認為搞企業文化建設會分散企業的精力,甚至認為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相沖突。因此許多民營企業走的是“先發展后建設”的道路,這是嚴重的認識上的偏差。實際情況是企業文化具有激勵功能、凝聚功能、導向功能、約束功能等重要功能,搞好企業文化建設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某知名公司成立于1994年,但從2002年底才開始倡導企業文化的建設,如此長的時間這家公司沒有出現問題,能夠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不能不說存在很大的偶然因素。
(三)資金投入不足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企業長期的投入資金以及人力物力。但企業文化建設又不能在短期之內給企業帶來利潤,因此許多企業要么為了短期利益不愿意進行投入,要么在進行了一段時間投入之后發現沒有明顯效果就中途放棄,結果使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面的資金嚴重不足。
(四)缺乏企業特色
企業文化具有相對適用性,不同企業文化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世界上沒有最好的企業文化,只有最適合的企業文化,只要企業文化的內容適合企業并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就是好的。因此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時絕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據本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但實際情況是,有許多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時一味的模仿他人使企業文化缺乏特色。如許多企業把深圳華為公司《基本法》內容原封不動的照搬過來,不管這些內容是否適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
(五)缺乏系統性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括確定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理念、CI識別系統、內部刊物等。有些民營科技企業雖然也在搞企業文化建設,但缺乏系統性,要么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要么沒有自己的內部刊物等,據抽樣調查,僅有31%的企業設有自己的內刊。
四、加強民營科技企業的文化建設
針對上述問題,要想使民營科技企業得到快速健康的發展,就必須建立學習型企業文化。學習型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把學習看作是企業成功應對市場競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條件,使學習成為企業和員工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種學習不僅是個人的學習、組織的學習,還是不同員工之間的學習。這種企業文化的建立也要有一個過程。
首先,企業家要對企業文化建設給予高度重視,并加強自身學習以及各方面的修養,因為企業家作為企業中的“英雄”,他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人生觀、價值觀等將直接影響員工的行為。
其次,要成立專門的負責機構,在對本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設計劃,使企業文化建設系統化、規范化、特色化,并保證足夠的資金支持。
再次,要加強宣傳教育,使學習觀念深入人心,并將這些觀念付諸行動,如舉辦培訓班、經驗交流會等,使全員都投入到學習中去,對于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出色的,要予以獎勵,并樹立其模范形象。
最后,還要圍繞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規范員工行為,使員工知道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應該做的,值得贊揚的。同時注意發揮輿論監督、人際關系等非正式規范的約束作用,逐步形成推崇學習的文化氛圍。
當然,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除了要以強調學習為核心之外,還要注意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文化傳統,比如中國的“仁、義、禮、智、信”,外國的團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等。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