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是建設永恒的主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質量是當前重要課題之一。文章針對當前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工程質量;質量管理;質量監督
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管理的通知,對規范建設市場、確保工程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工程質量總體水平雖有所提高,但問題仍然不少。工程質量水平起伏波動,提高不快,工程質量事故時有發生,一些質量隱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暴露出來,影響著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的。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線,工程質量已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大熱點,工程質量責任重于泰山。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是建設永恒的主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質量是當前重要課題之一。本文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針對當前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措施和建議。
一、存在工程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工程施工人員技術力量單薄,業務水平偏低
設計或監理工作多由縣(區)級以上相應單位負責,基層施工人員從思想上有了靠山并產生了惰性,致使整體技術水平徘徊不前,有的甚至還出現下降趨勢。另外,基層工程技術人員從事上傳下達等事物性工作較多,沒有或很少有時間進行深造,技術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層次的實踐經驗,難于承擔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ǘ╉椖糠ㄈ诵袨樨酱幏?br/> 當前建筑市場秩序及項目法人行為尚不規范。就項目法人方面講:
1、行政干預,違反建設程序,任意壓縮合理工期,影響工程質量。
2、質量意識薄弱,管理松懈,項目法人責任制不夠落實。
3、資金不到位,資金運作有問題、壓價,要求承包方墊資,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壓縮質量成本和質量投入。
4、招投標工作不夠規范,違規操作,虛假招標或直接發包工程導致低資質、無資質設計、施工、監理隊伍參與工程建設。
?。ㄈ┰O計水平不高,質量“先天不足”
前期工作不充分,工程倉促上馬。設計人員水平低,設計因素考慮不周,結構布局不合理,設計深度不合理,設計深度不夠,方案比較不充分,設計人員不熟悉規范,未執行強制性標準。設計質量不高,圖紙粗糙,施工時隨意變更圖紙。設計質量缺乏有效監督。
(四)施工不夠規范,出現“豆腐渣”工程
1、工程多次轉分包,層層收管理費、資金流失,在利益驅使下偷工減料,粗制濫造很難避免。
2、大量民工及施工隊伍涌入建筑市場,施工人員業務素質差,技術水平、經驗不足。
3、施工不按規范,質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粗放,質量體系不夠健全,質量監督作用難發揮。
?。ㄎ澹┍O理市場不規范,監理工作不到位
1、監理隊伍少,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部分人員無證上崗,工作責任心不強。
2、監理市場不規范監理單位存在“一條龍”、“同體監理”、“自行監理”現象,監理成“兼理”。
3、監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廣度不夠,質量能力不強,缺乏有效方法的和手段。
二、提高工程質量的建議和對策
?。ㄒ唬┘訌娛┕と藛T的培訓和優選
工程質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管理技術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共同作用,他們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工程質量,就要培訓和優選施工人員,提高他們的素質。
首先應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按照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施工人員應當樹立五大觀念:質量第一的觀念、預控為主的觀念、為用戶服務的觀念、用數據說話的觀念以及效益、企業效益(質量、、工期相結合)綜合效益觀念。
其次是人的技術素質。管理干部、技術人員應有較強的質量規劃、目標管理、施工組織和技術、質量檢查的能力;生產人員應有精湛的技術技能、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嚴格執行質量標準和操作規程的法制觀念;服務人員則應做好技術和生活服務,以出色的工作質量,間接地保證工程質量。提高人的素質,靠質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質激勵的有機結合,靠培訓和優選。
?。ǘ﹪栏窨刂平ú?、構配件和設備質量
國家《建筑法》明確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構配件、設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質量標準”。因此,要把住采購關、檢測關、運輸保險關和使用關“四關”。當前,在物資供應處于買方的環境下,各種銷售名目繁多,對采保人員是極大的誘惑。因此,要把好采購關。
1、優選采保人員,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質量鑒定水平。挑選那些有一定專業知識,忠于事業、守信于項目經理的人。
2、掌握信息,優選送貨廠家。掌握質量、價格、供貨能力的信息,選擇國家認證許可、有一定技術和資金保證的供貨廠家,選購有產品合格證,有社會信譽的產品,這樣既可控制材料質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針對建材市場產品質量混雜情況,還要對建材、構配件和設備實行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監控。施工項目所有主材嚴格按設計要求,應有符合規范要求的質保書,對進場材料,除按規定進行必要的檢測外,質保書項目不全的產品,應進行分析、檢測、鑒定。不合要求的建材不得使用,并且追蹤其出處。嚴格執行建材檢測的見證取樣送檢制度,以確保檢測報告的真實性。
(三)精心勘察設計,提高設計質量勘察設計質量
1、要遵守《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條例》,依法進行勘察設計,嚴格貫徹實施《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
2、要推行設計招標發偶然性工作,促使其提高設計資質和技術水平,將設計單位推向市場,靠競爭、信譽求發展。
3、要推行設計監理工作,杜絕由于設計質量低劣發生的工程質量事故。
4、要嚴格建設審批制度,工程項目開工前必須有批準的初步設計。
5、要建立、健全施工圖審查制度。實施工程設計質量第三方有效的約束和監督,防止不合格設計圖紙進入施工現場。
?。ㄋ模┘訌娛┕み^程中的質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是現場監理與質監部門的重要不同之處。對工程監理工作認識不多的人往往認為監理工程師只是在現場轉一轉、看一看,驗收時檢查工程是否按圖紙、規范、標準進行施工。這樣往往使一些質量問題已經出現,甚至還要返工。我們要在質量控制中是改靜態檢查變為動態控制,主要抓住以下幾方面。
1、加強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監。對于每一位現場監理工程師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經常到現場了解施工情況,多看施工圖,熟悉設計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發現問題要常記,處理問題要有記錄;腿勤,常到現場轉轉;口勤,對于施工隊易查出現的質量隱患要常提醒,對施工隊要經常交底;腦勤,熟悉圖紙,動腦筋想措施來保證工程質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嚴”(嚴格按施工規范要求施工,嚴格檢查把關)、“準”(處理問題要果斷、準確,要以數據為說話依據)、“細”(工作中細心,自理事情要細致)、“實”(做到一件事要實實在在,親自去做,去檢查,遇到質量問題要做實質性處理,不能找理由推脫,要為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解決實質性的技術難題)。對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藝要求的部位施工過程中,監理工程師總計須全天候的、24小時跟班旁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工程中抓“第一”、“重點”、“臨界”項目。根據工程項目的規模,工程特點和技術要求,從實際需要出發,確定監理理由要管理的項目。當施工現場澆筑第一根框架柱,綁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墻體,綁扎第一道柱、梁鋼筋,支第一根柱模時,監理工程師要到現場去檢查,復核軸線及標高,測量構件、結構的尺寸,稱計配合材料重等,對于工程重點部位,如框架梁柱節點處,懸挑結構,結構錯層標高、偏軸線等部位,要認真細致檢查,嚴格按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驗收。對臨界項目,則要求施工隊進行“三檢制”,實行對工序交接檢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種交接時,將質量問題和隱患帶入下一道工序中。
3、現場巡視,量測檢查,數據說話。監理工程師通過現場巡視,實地測量結果和數據,來檢查和判斷工程質量,以所測數據來評定質量等級。如軸線、標高有誤差,軸線偏多少,標高低還是高;鋼筋綁扎少了幾根,規格綁錯多少,砼澆筑完后蜂窩、孔洞各多少,蜂窩多大、孔洞多深,在什么部位等等。提前以書面通知施工單位并附上所測的數據,使施工單位對于質量問題不能遮掩,不能馬虎處理,避免今后出現類似質量問題。
總之,抓好質量只有從施工人員的操作質量抓起,從勘察設計抓起,從施工過程中的每道工序抓起,從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抓起,最終才能提高工程質量,實現優質結構工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堅.淺談工程質量管理問題分析[J].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