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國內外上市公司頻頻曝出財務舞弊丑聞,使利益相關者逐漸意識到應關注企業的財務質量,而具有造血功能的企業經營活動的質量是影響企業財務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開展企業經營質量的財務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而利用報表項目分析、經營結構分析、財務比率分析、變化趨勢分析和預警信號分析等不同的財務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判斷企業經營質量的優劣。
關鍵詞:企業;經營質量;財務分析方法
近幾年來,國內外企業頻頻曝出財務丑聞事件,它不僅影響了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且在很大程度損害了股東、貸款者、供應商、企業管理者、顧客、企業雇員、社會公眾、競爭對手等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從而使企業利益相關者深刻領會到關注企業的經營質量比關注會計的賬面利潤更為重要。所謂的企業經營質量,是指企業開展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效果。從財務角度看,它也是企業財務狀況(局部或整體)滿足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需求的質量,具體表現為資產質量、資本結構質量、利潤質量、現金流量質量等方面。提高企業經營質量是企業經營的根本目標。本文從財務會計報告分析角度對企業的經營質量分析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一、企業經營質量的報表項目分析
從會計報表的編制原理上看,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是分別以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來反映企業相同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從財務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也可以看出,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項目與利潤表中大部分項目及資產負債表中的經營資產和經營流動負債項目是相關的。因此,在利用財務報表項目進行企業經營質量分析時,必須關注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項目,而且要與資產負債表中的經營資產和經營流動負債項目、利潤表中的相關項目進行對照、驗證。
在報表項目分析中,主要分析以下內容:第一,將經營現金流入與營業收入進行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在于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現金流入與利潤表中當期確認的營業收入之間的差異,具體表現為資產負債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收賬款等項目的增減。第二,將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現金流出與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費用進行對比,它們之間的差異主要在于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出與利潤表中當期確認成本費用之間的差異,具體表現為資產負債表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等項目的增減。
二、企業經營質量的結構指標分析
從我國目前的現狀看,由于我國正處于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企業的資本擴張欲望很強,出現了盲目的多元化、多角化經營的情況,導致一些企業的經營業務分散,主營業務不明確,因此形成了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差,沒有持續穩定的盈利基礎,自然影響到企業的經營質量。企業要持續經營,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主導產品或主導業務。由于目前企業經營的多元化和考慮商業秘密因素,財政在新修訂的利潤表中取消了收入和成本的具體分類,統一為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但這并不意味著主營業務不重要。企業主導產品或主導業務所創造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以及所花費的成本費用占總支出的比例,決定著企業目前的生存和未來的發展。因此,有必要進行經營結構分析。
在進行企業的經營結構分析時,是通過確定各項目占總項目的比例關系,進行比較評價的過程。一般可以利用現金流量表中的有關項目進行以下幾個結構指標的分析,其主要內容包括:第一,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占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的比重指標。該指標所占比重越高,說明企業主導業務活動流入的現金明顯高于其他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企業經營現金流入結構比較合理,財務基礎與經營現金流量的穩定程度較高,經營質量較好;反之,則說明企業經營的持續性較差,企業的經營質量較低。第二,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和“支付的各項稅費”等占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量的比重指標。該指標的比重越高,說明企業經營現金支出結構較為合理,以后各期現金流入較為穩定,經營的持續性較好,企業的經營質量較高;反之,則說明經營的持續性較差,經營質量較低。尤其是該比重連續幾期下降且都相對比較低時,則預示著企業經營現金流量的持續性將受到不利影響。
三、企業經營質量的比率指標分析
迄今為止,在財務界比較公認的看法是,財務比率指標分析與其他財務分析方法相比是最為有效的分析工具,但財務比率指標的選擇,應當遵循相關性、有效性、可靠性的原則,才能達到分析的目的。
根據前文述及的企業經營質量的財務特征,參考有關研究的文獻資料,下面以現金流量表所揭示的財務會計資料為主,結合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的有關資料來選取反映經營質量財務特征的財務比率指標,將該指標整理如表1所示。我們可以運用該財務比率指標來判斷企業的經營質量的優劣。
四、企業經營質量的變化趨勢分析
上文使用的報表項目分析、經營結構分析及財務比率分析方法,只揭示企業一個會計年度的經營狀況,而要分析企業經營變動狀況就有必要進行趨勢分析,即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縱向比較,分析企業最近連續若干年的經營變化情況。結合趨勢分析,才能從動態發展的眼光,對企業的經營質量做出準確的判斷。
在運用變化趨勢分析法進行企業經營質量分析時,要根據企業連續幾年或幾個時期的分析資料,運用上面述及的有關財務指標的計算,確定分析期各有關經營活動質量的變動情況和趨勢。趨勢分析法的一般步驟是:第一,計算趨勢比率或指數,通常指數的計算有兩種方法:定基指數,就是各個時期的指數都是以某一固定時期為基期來計算的;環比指數,就是各個時期的指數以前一期為基期來計算的,通常采用定基指數。第二,根據指數計算結果,評價與判斷企業各項反映經營質量的財務指標的變動趨勢及其合理性。第三,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根據企業以前各期的變動情況,研究其變動趨勢或規律,從而可預測出企業經營質量的未來發展變動情況。
五、企業經營質量的預警信號分析
在會計信息可靠的情況下,企業經營質量的下降,必然會反映到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相關方面之上,從而形成了財務危機預警信號。對于信息使用者來說,可以利用企業傳遞出的預警信號來判斷企業的經營質量。
企業經營質量主要體現為企業長期利潤的質量,在分析和評價企業的長期利潤質量需要考慮以下因素:會計政策的穩健程度、配比原則的運用、利潤構成、財務狀況以及一些特殊費用項目等。一般來說,一個企業如果存在以下這些情況,則表明企業的經營質量可能正在惡化:第一,應收賬款增長幅度遠遠高于營業收入幅度,平均收款期不正常延長。為了達到收益目標,企業可能放松信用政策,通過信貸措施來創造銷售額,這些銷售可能是提供給那些具有較高風險的客戶,或者把本應該在以后年度實現的銷售提到當年,以提升當年業績。第二,企業依賴于核心業務以外的收入來源。非經常性收入如股權投資轉讓、銷售不動產等增加,而核心業務的收益卻在減少。可能表明企業戰略失策,盈利前景暗淡。為了維持一定的盈利水平,企業可能會進行盈余調節,通過非核心業務所得來彌補核心業務利潤。第三,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與營業收入之間的相對數下降。一般來說,在企業的產品結構、銷售規模、營銷策略等方面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即營業利潤規模變化不大),企業的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規模變化也不應有太過明顯的變化。但是企業為了達到利潤目標,經常降低這些費用。這種情況下應該對企業長期利益是否受到威脅提出質疑。第四,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化可能是企業經營狀況發生變化的一個信號,也可能是企業為了創造更高的利潤增長率。第五,應付賬款規模不正常增加、平均付賬期不正常延長。一般情況下,企業的購貨和銷售狀況沒有發生很大變化,企業的供貨商也沒有主動放寬賒銷信用政策,企業應付賬款規模和平均付賬期應與以往基本保持一致。如果企業應付賬款規模不正常增加、平均付賬期不正常延長,說明企業支付能力可能存在問題。第六,計提的各種資產減值準備過低。為提高當期利潤,企業往往計提較低的準備和折舊,以此降低本期營業成本,而將應當由本期或前期負擔的費用或準備推遲到以后年度確認,導致企業后勁不足。第七,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等資產科目余額非正常上升。由于收入不足以吸收應歸于當期的費用,企業可能將費用資本化,導致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等資產科目余額非正常上升。第八,關聯交易所產生的收益比例增加。可能企業缺乏競爭力,對關聯方依賴在增強,企業盈利的可靠性和透明度較弱。第九,企業借款異常增加。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可能不能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只能依靠擴大貸款規模來解決。第十,審計報告異常或更換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含有異常的措詞;提及重要的不確定性;公布日期比正常的要晚;或者指出審計人員發生變化。這意味著對于以何種方式反映一些交易,管理當局和注冊會計師的意見不一致。如果存在不明原因更換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可能說明注冊會計師與企業管理當局就報表編制出現重大意見分歧,難以繼續合作。所有這些情況的存在表明它是和那些最終結果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交易有關的。
總之,企業經營質量是影響企業財務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是企業利益相關者關注的一個重要指標,如何從財務分析角度對企業經營質量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評價,是值得我們去重視和研究的。本文提出了應該從報表項目、結構指標、比率指標、趨勢分析和預警信號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的觀點,旨在拋磚引玉。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分析方法并不是孤立單獨使用的,而是應綜合使用,這樣才能全面了解企業的經營質量,進而判斷企業的財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新民等.企業財務質量分析與管理透視[M].中國財政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