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運動會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運動會可以推動學校群眾性體育活動的蓬勃開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體會到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和體驗體育成功的喜悅。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進程中,“健康第一”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漸增強,大家對學校運動會舉辦形式、項目設置、名次與獎勵辦法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嘗試,學校的“體育節”、“體育周”、“單項運動會”等形式多樣的運動會出現在中小學校園,較好地推動了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結合工作實際,筆者對中小學運動會的改革進行以下幾點思考。
一、承辦學校運動會主體的變化
現在學校運動會一般不是過去單純的“田徑運動會”,而是系列競賽活動,如在學校運動會中設置田徑、球類、體操類、集體游戲類、體育文化類活動等等。在實際工作,我們可以借鑒奧運會、我國全運會等大型比賽申報承辦的形式,對學校運動會各個系列的競賽承辦主體進行改革。目前,我們現在許多小學為了便于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一般在六個年級中分成三個部:一、二年級為低年級部、三、四年級為中年級部、五、六年級為高年級部,或直接按年級分成年級組,中學一般是按年級分成年級組。在舉辦學校運動會過程中,可以采取由各個年級組自行申報承辦某個系列的比賽,在申報書中闡明本年級組承辦學校運動會的優勢、保障措施等,學校組織相關人員對各個年級申報情況進行評選,最后確定每個系列比賽的具體承辦單位。這樣做法有以下幾點優勢:首先可以調動學校最基層的組織——年級組在學校運動會中參與程度,推動年級組工作,帶動學校整體工作;其次,確定年級組承辦后,指導承辦的年級組在全校或本年級學生中開展運動會志愿者、學生和教師裁判員、運動會服務工作人員的招募活動,這樣就會有更多學生和教師參與學校運動會的組織,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廣大的師生參與學校運動會。
二、拓寬運動會內涵
隨著學校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基礎教育體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 “健康第一”的課標理念要求現在的學校運動會必須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整體健康水平提高為宗旨,讓學生在參見運動會的過程中了解體育本質以及體育鍛煉活動對身體和心理的良好影響作用?,F在的學校運動會應該由單一的運動競賽變為融健身、娛樂、競技、體育文化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體育運動會·由單純的競技運動變為育體、健心、促德。充分發揮體育所具有的有益于生理、心理、社會的多維功能,以運動會為載體,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因此,在現在中小學運動會期間,除了精心組織好體育比賽活動外,借鑒我們現在許多大型運動會做法,要注重開發運動內涵,如,在全校學生中通過征集運動會會徽設計、秩序冊封面設計、運動會口號及宣傳用語、舉辦體育知識競賽、體育與健康為主題的征文競賽,組織學校教師開始體育與健康知識講座和裁判法培訓、重視各班級入場式方隊設計、宣傳創意評比,安排各年級在開幕式上大型團體操表演、文明啦啦隊評比等等。同時,把這些活動涉及評選的成績納入班級總分。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調動全體學生參與運動會,享受學校運動會給他們帶來的無限歡樂,從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全體學生參與比賽、表演或活動,真正做到“人人參與,個個受益”。
三、運動會項目設置改革
學校運動會內容組成和項目設置應該遵循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體性、發揮體育競賽活動育體、育心的全面性、強化健身娛樂的基礎性。因此,學校體育運動會內容組成和項目設置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體育競賽類(如原來的田徑比賽、球類比賽等);健身類(健美操、校園集體舞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內容等);體育游戲娛樂類(跳繩、呼啦圈、家長參與的親子類活動等)-創造性體育文化活動類(體育征文、會徽和秩序冊封面設計、口號征集、團體操編排等);體育與健康知識類(體育知識競賽、講座、宣傳欄等)。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每個學校有不同的特點,學校運動會內容組成一定要結合本校學生年齡特點、學生的體育基礎情況、身體條件、知識層次和學??陀^條件,不能脫離學校和學生的實際,而要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富有創意地開拓一些便于學校組織、學生可以接受的簡便、有效、安全、有趣和學生利于參與的競賽和活動內容。否則,不僅會整個運動會組織帶來困難,甚至出現安全事故等情況。其次,要避免從淡化“競技比賽”走上另一個極端,在學校運動會上完全拋棄“競技”,丟掉一些鍛煉價值高的運動項目,運動會首先要像運動會,不能一味為了迎合學生“興趣”,追求娛樂,把體育運動會變成像電視娛樂節目一樣,把運動會變成了“游戲會”。比如,現在有的學校運動會上已經看不到中長跑項目,他們認為中小學生參加中長跑鍛煉和比賽,在鍛煉和比賽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承受身體和心理嚴重負荷,以及比賽后強烈的身體反映致使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其實,正是這種在經歷了運動中的強烈身體和心理負荷后,鍛煉的價值才最大,學生也才能體驗到真正的運動成功快樂,香港長沙灣中學的堅持幾十年舉辦學生的25圈跑,就能給我們很好的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