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區里開展了第一次體育教學研究活動。每次教研活動,授課教師總是能在辯論中得到更多的指點和幫助,聽課教師在聽、評、議中不斷思考和成長。那么,今天上同一個教學內容的兩節課,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思考呢?
一、兩節課內容的對比(表1)

二、問題和建議
兩位老師上同樣的教學內容,可以從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等各個方面進行對比,促使我們的反思會更加清晰,教學中的問題更容易暴露。本著教學探討的求真務實的精神,只針對教學內容不針對教師本人的原則,提出以下問題。
1.要系統地研究教材
作為體育學科的性質,同一個教材會在不同年級出現,那么,教材的技術要求、教學重難點應該呈現不同的梯次性。本次課,二年級和三年級上同一個教學內容,如何體現其教學內容的系統性、階梯性和層次性?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何差異?從《體育教師用書》上看,“跑幾步,一腳蹬地踏跳,雙腳落在墊子上”應為“蹲踞式跳遠”奠定基礎,水平一(二年級)和水平二(三年級)在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應有所區別,但真正的區別在哪里,建議我們將一年級至六年級的跳躍教材系統地進行研究,科學定位。此外,兩節課為同一教學內容,但課題名稱卻不一樣,我們是否應更加深入鉆研教材,更好地確定課題名稱?
2.要從細節上關注學生的健康問題
學校場地為水泥操場,長時間練習跳躍動作,對學生腳踵、脛骨、腓骨的生長發育是否有影響?特別是加高橡皮筋高度和增加跳躍遠度時,雙腳落地時的強烈撞擊對關節和骨骼的生長發育肯定會產生不良影響?那么,如何在水泥場地上進行跳躍學習呢?這顯然也是我們常規教學中的研究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