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或年輕教師由于工作經歷所限相對來說教學經驗還不足,為了使新教師或年輕教師盡快地適應教學工作,迅速成長,提高教學水平,在學校工會的組織下,我們教研組認真落實組內的新老教師的幫帶“對子”,以“師”帶“徒”的形式來促進新教師或年輕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體育教研組的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作為“師父”如何帶好徒弟呢?我的做法是:
一、給新教師或年輕教師以目標
“師徒”結對后,“師父”與“徒弟”要一起協商制定指導和學習計劃以及達成目標。對師徒來說目標要科學、明確、具體、可行,即目標的設定既不是輕而易舉地就能實現的,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另外“師父”還要指導“徒弟”制定具體化的、階段性的、單項化的目標。“師父”要定期地對目標達成情況進行檢查與督促,這樣容易讓“徒弟”明顯地感到自己的進步,即使一時目標沒有達成,也可清楚自己的差距。
二、給新教師或年輕教師以示范
作為“師父”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都要身先士卒,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勇于開拓進取,在教學業務上要致力于自己所教的學科,努力學習現代教學理論和新課程標準,刻苦鉆研教學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教科研工作上奮力做到教有所得,研有所獲,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和帶動新教師或年輕教師,要經常為“徒弟”上示范課。
三、給新教師或年輕教師以關心
作為“師父”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寬容的胸懷,要時刻關心新教師或年輕教師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正確對待自己的“徒弟”,在不影響教研組其他教師的情況下,事事處處都要為“徒弟”著想,要發現和挖掘“徒弟”的長處,在學校要為“徒弟”爭取如外出學習、培訓、聽課、參加教學比賽等等的機會,讓“徒弟”有所表現,這樣才能調動“徒弟”的積極性。
四、給新教師或年輕教師以信心
能力差是可以通過培養提高的,很多的新教師或年輕教師并不是能力差而導致的教學水平差,主要是對自己的信心不足。因為喪失了信心很容易自我放棄和頹廢。且這些教師的信心往往極易夭折,所以作為“師父”要對“徒弟”的信心格外的愛護。要正確看待他們暫時的不成熟,對他們在教學中出現的不足,要在肯定中分析,真誠地指出存在的問題,“這節課上得不錯,在……方面處理得比較好,但在……方面,假如這樣處理效果可能會更好,你認為呢?下次課你試試?”
作為“師父”在帶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好方向?!皫煾浮卑盐蘸梅较蚝苤匾?,“師父”要注意把“徒弟”的能力素質集中到提高教學、科研能力上,而不是爭高低、評優和職稱待遇上。2)注重“徒弟”的個性特征,要針對徒弟的實際情況引領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發展個性,使之努力轉化為強者,成為有一兩手絕活的能師。3)掌握好節奏。在帶徒中,要和長跑一樣注意分配體力。有的師父在帶
徒時決心很大,期望值太高,一開始勁頭很足,要求也很嚴,結果讓徒弟望而生畏,失去信心。因此,在對“徒弟”的要求上要從步行開始,逐漸過渡到慢跑、快跑,使徒弟看到希望、鼓舞信心,以達到先慢后快的效果。有時還要進行有快有慢的變速跑,要經常給“徒弟”上上“發條”,但也不能讓他老是繃得緊緊的。4)創造輕松活潑的工作氛圍。在工作中就是同事, “師父”沒有必要擺上“師父”的架子,應該相互尊重。師徒之間應通過經常性的討論、交流,增強師徒之間的感情,減輕“徒弟”的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