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鄰近學校來我校進行校際交流,主要內容是進行籃球友誼賽,以此促進教師間的交流。由于對方與我們的籃球實力相差較大,因此,比賽開始我們遙遙領先,我們的隊員一個個都是從后場到前場,單打獨斗,個人英雄主義表現非常嚴重,比賽在毫無懸念的情況下結束,大家都看重個人的命中率,因此沾沾自喜。作為一名專職的體育教師兼副校長,我深感不安。籃球項目是一個集體項目,隊員應該有集體主義感,要有合作意識,對方實力弱,單打獨斗成功率當然很高,可是一旦遇到強隊,是否有效?何以在實踐中給學生解讀合作精神,集體主義感?我不由發出深思,在現實生活、學習中,我們的反“言傳身教”現象層出不窮。
我們的教師向學生宣傳吸煙有害于健康,可自己卻在教學區域公然吸煙,我們的教師向學生強調遵守紀律。可自己卻時常上課遲到,上課接聽手機,我們的教師向學生宣傳終身學習的意識,可自己卻懶得學習,懶得研究,我們的教師向學生宣講心理健康知識,可自己卻不能善于調節情緒,把情緒帶進課堂;我們的教師向學生強調同學間要相互幫助,團結友愛,可自己為了成績、評職稱,相互間勾心斗角……
后來,我們學校老師到另一所中學去進行籃球比賽,對方實力相對我們強些。結果,我們輸得一塌糊涂,個人英雄主義不管用了,合作精神、意識又未形成。一切盡在預料之中。我們的教師輸了一場球沒有關系,關鍵的是我們是否意識到合作精神、團隊精神的重要,關鍵的是我們的行為是否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關鍵的是我們是否意識到在現實生活實踐中也要言傳身教。想到這里,我不由發出一聲感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言傳身教貴在點滴。
點評:老師是學生模仿學習的對象,在不經意間我們卻給了學生不少反面的學習素材,難怪有時候對學生的教育顯得那么的蒼白無力。看來我們真的應該重視起來;身教重于言教、貴在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