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立法技術是我國立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立法技術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法律的質量、法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從立法技術的內容入手,以就業促進法為例,說明我國立法技術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提高立法技術水平,增強立法的實際有效性,以改善立法質量。
一、何為立法技術
要運用科學的立法技術,首先必須弄清立法技術是什么。立法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立法技術是指在一定的立法制度中歷史地形成的一切知識、經驗、方法、技巧和規則等的總和[1]。狹義的立法技術是指關于法律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的形式、法律的文體和語言表達方式等方面的規則。本文從狹義上來運用立法技術。
立法技術有它確定的范圍,即立法技術包括哪些內容,根據上述狹義說,筆者認為,立法技術的內容包括法的內容的確定和表述技術。
法律內容的確定技術,也可以說是法律起草的實體技術。它是指立法中把什么樣的內容確定為法律,以及如何來規定這些內容。由于法律是民意的產物,立法機關如何把民意凝練成法律,法律草案如何搜集民意和信息是法的內容的確定技術的主要方面。正確、全面、有效地搜集民意和信息需要很高超的方法和技術,它決定和影響立法質量和法律的好壞。立法的表述技術包括立法的思想表述技術和法的語言表述技術,任何一部法律都是特定的法律思想和立法政策所體現的實質內容與一定的法律語言和文字結構所組成的外在形式的統一。立法表達立法政策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