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筆者認為,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應強調以理論為基礎,以實踐為主線,從而培養出優秀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是高職教學的必然選擇,項目教學法的功能是項目驅動,即通過項目任務的完成過程來帶動學生思考、研究;利用資源,操作實踐,進行創作,從而達到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目的。
【關鍵詞】 項目教學法; 基礎會計
《基礎會計》是高職會計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課程理論性、實踐性、技術性和操作性都比較強。如何將學生帶進專業大門,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會計這門入門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各種專業會計和有關管理課程奠定基礎,應是《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從教學的全過程看,組織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環節。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高職學院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態度都有較大差異。而《基礎會計》教學內容的技術性較強,趣味性不夠。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勢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失去學習興趣,難以實現培養目標。為此,應針對學生個體差異較大的條件,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筆者結合多年的《基礎會計》教學經驗,認為實施項目教學法對高職教學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項目教學法概述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苯涍^傳統的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習慣于教師對知識定論式的講授,缺乏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缺乏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造成這種現狀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學校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課,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未必都能接受。這種“忽視興趣主體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笔恰笆谌艘贼~,還是授人以漁”,答案不言自明。項目教學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方法。
?。ㄒ唬╉椖拷虒W的概念與特點
項目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創造一個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任務,它應該滿足以下八項條件:1.該工作過程可用于學習一定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2.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在一起;3.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或現實的商業經營活動有直接的關系;4.學生有獨立進行計劃工作的機會,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5.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6.學生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7.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僅是已有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且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習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8.學習結束時,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學習方法。
項目教學具有實踐性、自主性、發展性、綜合性、開放性等特點。
?。ǘ╉椖拷虒W方法的內容
項目教學法概括起來要把握三個方面:
1.要根據教學資源情況設計項目教學課題:(1)必要的教學內容:把全部教學內容按照循序漸進原則細分為不同的教學項目。(2)明確的項目主題:項目要素按照所需配置的資源,力求實際,項目內容要具有可操作性。(3)有效的設計形式:理論性的項目要用實驗來驗證前人的經驗規律、定理定律的,邏輯推理,將知識點歸納總結,探索研究;應用性的項目通過研究、社會調查,通過書籍、網絡、圖書館進行資料匯編等形式以及多種形式的綜合等。
2.采用以下項目教學模式:“提出項目問題及命題——項目基礎理論導入——學生思考討論——項目資源提示——學生探索性實踐嘗試——師生研究討論——項目資源啟示——項目結論成果展示——教師點評——自我改進完善——完成項目目標”。這樣做,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既重視了資源(校內和校外)的價值,又發揮了現有教學設施設備的工具性作用。
3.注重把研究性學習活動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按照現行教材的順序,在不破壞學科知識邏輯性和系統性的原則下,把一些可行的現行教材內容,作為項目設計的依據,把學科內綜合性的內容與本學科相聯系的科學發展的前沿問題、技術、社會熱點問題等融入本學科做一些項目課題。把學生組成項目團隊,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一邊探索,從而達到教與學的目的。
二、項目教學在《基礎會計》中的應用舉例
項目教學法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鍛煉思維能力和判斷分析能力。通過項目任務的完成過程來帶動學生思考、研究,利用資源,操作實踐,進行創作,從而達到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目的。在具體實施項目教學時,應結合基礎會計的課程特點,兼顧學生現有的理論水平和實際能力。選擇的項目要小而精,有一定的研究性。例如,在財產清查教學中,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任務:審計人員對甲企業財務審查時,發現有一筆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10月15日25#記賬憑證(未附有原始憑證)的處理為: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28萬元,貸記原材料20萬元,貸記其他應付款8萬元,并進行損益轉銷處理。上述會計分錄可疑之處在于,甲企業是何原因將8萬元的材料損失記入了“其他應付款”賬戶,審計人員對“其他應付款”的明細賬進行了審查,發現有一筆應付給乙裝飾公司的裝飾用工費值得懷疑。審計人員實際查看了甲企業的會議室,從外觀上看是最近裝修的,但從賬簿、會計憑證中未發現有任何記錄。于是,審計人員找到乙裝飾公司經理詢問此事。據經理反映,他們為甲企業裝飾會議室不僅出了工,而且購買了裝飾材料。根據資料,讓學生判斷甲企業有哪些錯誤行為,應如何真實地記錄該項經濟業務。通過研究性、探討性的項目,使學生將會計理論、方法與會計法律制度規定聯系起來,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討論問題,開展啟發式教學,達到鍛煉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三、使用項目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ㄒ唬┘訌姟痘A會計》教學的系統性
《基礎會計》課程主要闡述會計的基礎理論和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其內容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進行某一章節的教學時,要注意與其他章節聯系起來,將基礎會計當做一個系統進行教學,注意分析各個概念、各種會計方法、各會計核算環節的聯系,這樣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整體知識結構和多維能力,使學生對經濟業務的處理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從而增強學生全面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痘A會計》系統性教學應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把握總體知識構架。把握好知識的總體框架,可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清晰的總體認識,從而理清學習思路,提高教學效果。《基礎會計》的內容結構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講授會計基本理論,是課程的理論指導思想;第二部分是會計方法,介紹會計核算的七種方法;第三部分是會計方法的總結,主要介紹賬戶分類和會計核算程序;第四部分是會計工作組織的相關問題。
2.注意講清知識的內在聯系?!痘A會計》各章節之間聯系緊密,環環相扣,首尾相連,教學中不能將相互聯系的內容割裂開來,而應將教學內容串聯為一個知識整體,一方面使學生理解會計理論方法的科學性,把握會計學科的內在規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達到鞏固已學知識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應講清會計要素之間的內在關系;會計要素與會計科目、會計賬戶的關系;會計等式與記賬方法、試算平衡、會計報表的關系;各種會計核算方法之間的關系;供產銷及財務成果核算的業務處理的關系;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報告處理程序之間的關系;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各環節的關系。
3.注意理論講授與實驗教學的結合?!痘A會計》雖然是一門基礎理論課,但它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操作性。會計實驗教學是基礎會計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會計課程教學對會計業務的處理一般是做會計分錄,登記“T”型賬,這與會計工作實際有很大差別,只有通過會計實驗教學,才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真正理解、消化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會計實驗并不只是簡單的會計操作技能訓練,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在會計教學中的作用,應建立系統的基礎會計實驗體系,并能夠體現對學生以下方面能力的培養:一是通過會計憑證、賬簿等單項實驗,使學生了解會計工作規范,培養學生會計賬證表的基本操作技能;二是通過貫穿會計業務處理程序各主要過程的綜合性會計實驗,使學生熟悉會計處理方法與程序,培養學生會計基本業務的處理與分析能力;三是通過設計一些具有研究性、探索性的實驗項目,將會計法律法規與會計業務結合,培養7bfd183a76e3932b1d862683534d458690a293ba6b18dd457ba9e3dc04a440c4學生的職業判斷和知識綜合應用能力。以上前兩者屬于操作性實驗,后者為分析性實驗。
(二)加強重點、難點內容的教學
從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結合基礎會計課程內容的特點考慮,基礎會計課堂教學沒有必要面面俱到,教師應有選擇性地講授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有些內容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靠學生自主學習來寫成。加強重點與難點內容教學,有利于使教師有精力把重點內容吃透,學生能夠抓住重點,同時使學生不得不去學習老師沒有講解的內容,去積極思考,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而不完全拘泥于教師所講的內容,這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獨立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
加強重點內容的教學,要求教師在全面掌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歸納分析,著力找出教學所在的“三點”,即重點、難點和特點。通過找教學重點,使教學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地講解本堂課教學主要內容;通過找難點,使學生理解疑難,深入掌握;通過找特點,并加以對照比較,使學生易于理解把握。例如,在對教材的第二章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進行備課時,應做出如下歸納:本章重點是會計等式關系,難點是對各會計要素概念的理解及四種經濟事項對會計等式的影響,本章內容的特點是各種經濟業務的發生不會破壞會計等式的平衡關系。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分析,使教學做到有目的、有層次、有效果?!?br/>
【主要參考文獻】
[1] 教育部[2006]16號文件.即《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
[2] 范唯,馬樹超.切實解決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中國高等教育,2006.24.
[3] 王紅娟.會計高職教育方案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9).
[4] 周瓊芳.基礎會計理論與實踐教學探討[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