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從表面上看,它是呼吸、共鳴、發聲、吐字等協同運動的動作,從本質上看,它卻是一種源自于人內心復雜心理活動基礎上的藝術創造行為。人們在學習聲樂時,往往更注重技巧而容易忽略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歌唱的心理狀態。良好的歌唱心理狀態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歌唱概念,提高學習興趣,充分表達作品的思想情感,它對于賽場和舞臺上的發揮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學生在學習聲樂技巧的同時要主動地調節自我,重視養成良好的歌唱心理狀態。
一、對不良歌唱心理狀態的認識
形成不良歌唱心理狀態的原因有很多,主觀原因如不良的學習動機,對聲樂沒有達到由衷的熱愛,缺乏自信,性格內向等;客觀原因如身體不適,演出環境陌生,臨場遇到突發事件等。產生不良歌唱心理狀態是正常的現象,學生不必過于苦惱,但也要積極克服,及時調節,否則,其陰影將會伴隨整個學藝生涯。
二、在聲樂教學中培養良好的歌唱心理狀態
在歌唱發聲訓練中,教師的一切教學手段都是通過學生的感知、想象與思維等內因起到作用,并形成心理定勢,從而獲得歌唱發聲方法和技巧。在這個復雜過程中,心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此,學習聲樂演唱,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歌唱心理狀態。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此概念灌輸到課堂中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逐步調整歌唱時的心理狀態。
在課堂上,很多學生,特別是初學者,總是不能夠使身體協調放松,歌唱時會出現翻白眼,面目肌肉抽搐,目光游移,身體搖晃,甚至出現走音、忘詞、失去節奏感等現象。作為教師,應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作品表現上,并盡可能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保持著一種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演唱中,去體驗歌唱帶來的愉悅感和興奮感。在不同環境中,教師應針對不同程度和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督促學生多參與舞臺歌唱表演,獲取聲樂藝術技巧、技能訓練和舞臺表演的實際經驗,并且要讓學生掌握自我調節心理狀態的方法。
三、獨立練習時主動進行自我心理訓練
心理訓練從廣義上講,就是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和發展歌唱者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個性心理特征,為演唱做好心理準備;從狹義上講,就是培養歌唱者善于控制和調節自我心理狀態的能力,在演唱時能置入角色之中,達到最佳的歌唱狀態。培養良好的歌唱心理狀態應從平日獨立練習時做起,要對自我進行心理訓練。聲樂需要課下大量有效的練習,學生在獨立練習時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對課上正確的歌唱狀態有清楚準確的感受記憶。課堂上學生應積極與教師溝通,敏銳捕捉正確的歌唱狀態,并在獨立練習時間積極運用。
2.將歌唱練習作為最愉快、最舒心的事情去對待,賦予作品以不同的情感和情緒。全身心投入到音樂作品中去,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3.獨立練習時,學會延續課堂上由于緊張感和重視感所帶來的興奮度。課堂上,學生思想注意力和發聲器官的興奮度比課下練習時要強(因此總有學生覺得課下單獨練習時沒有上課時狀態好),這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獨立練習時,學生要控制并調整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機能,保持適當的心理興奮度,保證練習效果。
4.樹立自信心,鉆研歌唱方法和技巧,不鉆牛角尖。有的學生由于對聲樂的熱愛,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要求非常苛刻,以致不能用一種放松的姿態和情緒去對待聲樂演唱,不求變通,不夠靈活。其實,在發聲方法上,作為個體的每一個人自身的主觀感受往往是不盡相同的。在理解發聲概念、掌握正確發聲方法的基礎上,學生要學會調整自身的發聲器官和各項機能運作,使得自身在一個相對放松平衡的狀態下去歌唱。過分地強調和苛求某一種發聲感覺和發聲狀態都是不必要的,甚至會帶來負面影響。聲樂的學習需要認知和感受,更需要變通。
5.謹記“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有些學生尚未學習幾節課,就要制定一個計劃和目標,要在很短時間內達到某種水平,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從某種程度上講,聲樂的學習不同于器樂的學習。器樂只要方法得當,勤學苦練,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一定的進步。聲樂的進步則因人而異,或許天分所占比重更大(包括聲音條件和悟性)。事實上,學習聲樂技巧就是尋找發聲狀態,狀態在這里就是指可以瞬間抓到的東西。當然,不論你有怎樣的天賦,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急于求成。
四、在演出、比賽中獲得良好的心理狀態
18世紀著名聲樂教授吉?曼契尼在《關于花腔唱法的一些想法和實踐體會》中指出:“當眾表演的時候,永遠不要膽怯、畏懼和軟弱無力。”19世紀中葉,西班牙卓越的聲樂教授瑪?加爾西亞在《歌唱藝術論文大全》中寫道:“幾乎所有的歌唱者在剛一見到聽眾時都會感到緊張。為了使自己在舞臺上平靜下來,歌唱者應當在過門臨近最后幾小節時吸幾口比較深的氣,使血液循環減慢,心神安定下來,從而使得呼吸器官和喉頭獲得它們的放松。”由此可見,每一個歌唱者在面對觀眾演唱時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其實,適度的緊張不僅不會影響歌唱狀態,反而可以增加興奮度,甚至超常發揮。那么,如何在演出和比賽中獲得良好的歌唱心理狀態呢?第一,俗話說:“藝高人膽大。”所有的歌唱演員都應當具備一定的歌唱技巧、基本素質和修養。第二,充分做好賽前或演出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歌曲、伴奏、化妝造型、睡眠質量等細致的準備,這里強調一點,切勿一味追求曲目大而最終無法駕馭作品,導致破壞作品完整性。同樣的道理,要選擇自己可以勝任,且游刃有余的作品。第三,調整好演出和賽前心態。去除雜念,將名利之事拋于腦后,不可過分患得患失,心中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歌唱。第四,臨上場前就要主動進入歌唱狀態,進入角色和情節,將注意力集中在作品的內容和內涵中,調整氣息,使其平穩,避免氣虛氣浮。將整個身體機能調整到歌唱的最佳狀態,包括面部表情。萬不可走上臺后再做以上準備工作,尤其前奏較短的作品。第五,歌唱中要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實踐證明,注意力高度集中是減輕緊張程度的關鍵因素。這樣可以投入地演唱,進一步排除與歌唱無關的雜念。
總之,培養良好的歌唱心理狀態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歌唱者要有自我心理訓練的意識,鍛煉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克服消極情緒的干擾。此外,歌唱者要加強自身的藝術修養,培養從事藝術事業的情操,熱情投入到對藝術的追求中去,力求做到對聲樂作品的完美詮釋。
(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學音樂系)
(責任編輯:劉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