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精神是一種群體內驅力,體現著教師團隊的協作精神和戰斗力,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十分重視教師專業發展,有學者指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專業地位不再僅僅是教師組織、教師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員的訴求,而成為各國學者、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不約而同的呼聲?!盵1]
一、教師團隊的最高境界是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團隊成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即每位教師的能力水平都能夠得到發揮,各盡所能,同心協力為專業建設和學科教學服務。二是指團隊教師的個人奮斗精神和專業能力的自我發展。如果說,教師的工作能力和奉獻精神是推動專業發展的縱向動力,教師團隊精神則是推動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的橫向動力。
團隊精神是創造團隊業績的重要條件。團隊成員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創造團隊業績。一個教學單位,教師的整體科研能力都很強,這個教學單位的教學質量就很高,其社會聲譽也隨之增高,團隊成員的自身發展和教學成果頻出。教師的創造性成果不僅是教師個人能力的發展問題,也是促進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的重要條件。教師團隊凝聚力也體現在教學單位的日常工作中。一個教學單位除了教學和科研外,還有許多事務性的工作,教師之間相互協作,服從調配,教師主動承擔或協助他人完成單位臨時性和突擊性任務,體現教師團隊具有很強的向心力和集體主義精神。同時,教師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尊重,和諧共振等也是教師團隊凝聚力的重要體現。
二、團隊精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不是單個孤立發展,而是建立在團隊精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科和專業的發展是整體師資力量發展的結果,單一的個體發展是不可能支撐起學科和專業發展的。有了學科和專業的發展,必然為教師發展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同時,教師團隊的有效發展又為學科和專業發展提供了條件和保障。
教師的發展與教師的德性品質以及教師團隊的凝聚力有直接關系。德性品質低下,缺乏必要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個人主義的自私自利,這樣的教師無疑是得不到很好發展的,一個團隊里有一個或幾個這樣的人,這個團隊就不是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教師個人的不懈努力與德性精神外化,是促進教師自身發展和團隊凝聚力的動力要素。精神外化是精神內化的外顯形式,也是德性精神的行為表現。教師通過知、情、意、行的實踐與體認,能夠把自身發展與彰顯德性精神聯系起來,并通過具體的行為表現出來。因此,彰顯個性,弘揚德性精神是促進教師發展和團隊凝聚力的根本保證。由于受社會因素的影響,教師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由于市場經濟對人的價值觀的沖擊,學校也并非一塊凈土,學術腐敗和人情關系使部分教師的德性精神失落,直接影響和制約了教師發展及團隊凝聚力,從而也制約了專業和學科發展。因此,弘揚團隊精神,加強師德建設依然是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課題。
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傳統的看法是教師發展其實就是教師專業發展,先有專業發展才后有教師發展。筆者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應包括在教師發展范疇內,它不僅涵蓋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創新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還與教師德性精神的彰顯與弘揚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團隊凝聚力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學校學科和專業發展方面,學科與專業發展是學校專業建設的目標和任務,也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能力的基本條件。各學科和專業發展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然條件;一個專業和學科的發展是專業實力的加強所帶來社會信譽度增加,從而帶來生源的保有量不斷增加,同時也給學科和專業的發展帶來廣闊的前景;學科和專業發展促進了教師的發展,教師是學科和專業發展的受益者。團隊凝聚力也是促進學科和專業發展的人氣指數及專業質量的基礎。一個專業有不同的學科和方向,它們是專業發展的基礎,學科發展和專業發展都離不開教師團隊的凝聚力、教師隊伍的人氣指數以及學科和專業的信譽度等。筆者曾經歷過的一個專業原是一個人氣指數極低,教師之間充滿矛盾和危機,原有的兩名教授同時跳槽,致使專業陷入極度困境。近年來,單位經過一系列改革和調整,優化了專業建設,提高了教師的工作環境和待遇,原先離去的兩位教授又回到了原單位。這一事例說明,專業的發展與教師團隊的凝聚力以及教學單位的人氣指數是密切聯系著的合力系統。
綜上可以看出,有了教師的發展,然后才有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和發展;有了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發展,才能夠推動學科和專業建設的發展。也就是說,教師發展是根本,教師的專業發展是目的,學科和專業發展是方向。因此,優化專業建設,提升教師團隊精神和凝聚力是促進教師發展和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注釋:
[1]張民選.教師發展——學生成功的基石.譯叢總序[M].北京:中國輕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