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創新思維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如同電腦的CPU,它越進步能力越強大。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存在的種種弊端而提出來的,是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并以創新實踐為重點。素質教育的中心內容就是培養新世紀勞動者、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質,而人才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創造素質。
李政道博士說:“培養人才最重要的是培養創造能力。”要創新,就需要有創造力,創造思維是構成創造力的核心內容之一。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首先是要增強他們的科學意識,特別是創新意識、參與意識、實踐意識和競爭意識。重點是如何激發孩子們的創新意識,消除他們創新的一些心理障礙,把創新活動與優化大腦功能結合起來,參與創新活動。創新思維方法是最具有實用性的具體方法之一,將為孩子們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一個“點石成金的手指”,介紹創新思維的特點和方法,以克服他們的創新心理障礙和思維定勢,促進聯想、想象等非邏輯思維,促進思維的靈活性、流暢性和獨立性。實踐證明,通過教育與訓練,孩子的創造能力可以得到顯著地提高。
那么,如何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呢?通過實踐中的具體嘗試,我認為教師應以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為前提,鼓勵質疑,激發想象和求知欲望,培養創造性思維,讓學生自主地發展。
一、指導學生質疑,啟發思維能力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瓦特發明蒸汽機,都是起源于質疑,質疑是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針對少年兒童好奇、好問、求知欲旺盛等特點,鼓勵他們勤于思考問題、敢于提出問題,促進創新意識的形成。借問題促探索,借探索促發現,借發現促創新。例如,在教學《鯨》時,有位學生一看到題目就質疑:“課文題目為什么是《鯨》而不是《鯨魚》呢?”這是學生聯系他日常生活獲得的經驗而提出的問題,老師要保護學生的這種積極性,讓學生的思維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擴展,去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提出問題。
二、善于積累,激發想象
想象是通向創新的翅膀,它比知識更重要,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關鍵。一切創造性活動都離不開想象,但想象需要豐富的現實積累。因此,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經常向學生推薦好的文章、書籍、電視節目等,使學生不斷地吸收大量的信息,獲得豐富的知識。如教學《新型玻璃》一課,可讓學生選一種自己喜歡的新型玻璃,用擬人的手法介紹其特點與用途,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很大的發展。這種方法或會對教材略作改動,但有利于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他們的創新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當學生介紹完課文中的五種新型玻璃,教師話題一轉:“科學家真有辦法,為人類創造了這么好的玻璃。同學們,你們愿意當小小發明家嗎?”從而引導學生設計想象出更新、更妙的玻璃。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又一次有益嘗試。學生憑借知識和生活實踐、社會實踐,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產生了奇特、新穎的想法:能制造出氧氣的“氧氣玻璃”,能讓人隱身的“隱身玻璃”,不怕震動的“防震玻璃”,如神話故事里避火神珠般的“防火玻璃”……這樣的語文課,已經由一般性的語文學習和訓練轉變為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上來。
三、重視實踐,激勵創新
創造思維能力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并得到發展。語文教學應當是有趣的,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創造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應重視把語文實踐活動引進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內容豐富、印象深刻、生動而準確的感性知識,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事物,有意識地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質量,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意境優美的課文可以引導學生讀讀、畫畫、議議;有趣的童話和情節曲折的故事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學生在畫、說、背、唱、演中,不僅加深對課文內容、思想感情的理解和體會,而且能激發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四、鼓勵逆向思維,培養創新
求異思維,就是能提出與眾不同的設想,或從不同思維方向提出多個可能性。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憑借課文中的創造性因素,善于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求異思維,提出多種不帶結論性的設想。鼓勵學生在理解課文時,有自己的感受,有獨立的見解;在表達中有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真情實感。
例如教學《假如沒有灰塵》一文時,我引導學生廣開思路,說一說:“灰塵,除了課文中所講的這些作用外,你還知道它有什么有益的作用嗎?”學生紛紛開動腦筋,積極發言。有的說:“打仗時,灰塵可以讓敵人看不清我們,從而避開他們的偷襲。”有的說:“灰塵能提醒人們要注意保護環境。”
在學生各抒己見時,老師不能否定學生的回答,但要注意引導。這些發散性思維的訓練,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除了憑借課文以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利用現實生活中豐富的語文教育資源,如報刊書籍、廣播電視等相關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思路,發展求異思維。
語文課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它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在語文教學中重視訓練學生的思維,有利于發揮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有利于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總之,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讓我們時刻銘記江總書記的話“堅持創新,勇于創新”,創造性地進行教學,使教育真正成為一片培植孩子創造思維的沃土,一塊培養孩子創新能力的天地。
(責任編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