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授課制的誕生,使班級組織成為學校的基本教學單位,班級管理也成為學校管理的核心工作。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社會信息化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使班級管理理論處于不斷發展之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如何與時俱進,深入研究社會及教育本身的發展對師生關系的影響,探索并改進班級管理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當前班主任工作的重點。
回顧世界經濟發展歷程,知識經濟已成為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虛擬形態的資源轉化為主導性的資源,“勞動者的職責也相應轉變為使用、創造、發明新的信息技術及對其應用;在不斷的知識積累和個性的創造中實現組織的系統性發展?!比伺c知識的聯系,必然要求知識經濟時代要充分尊重個體的價值追求以及個性完滿而自由的發展,為個體的主動性、能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提供廣闊空間。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新的管理理念,即“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應運而生。“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從人的需要出發,注重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組織中人的因素放在首要地位來設計和運行組織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轉變啟發班主任管理理念的轉變:由過去注重機械的、“見物不見人”的、封閉式、專制式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以人為中心,“尊重、服務”于學生個性發展、創造力發揮的管理模式。由過去只注重管理的控制功能轉變為發揮人的最大潛能的服務功能。班級管理不再只關注對學生的控制與約束,而是將職能焦點轉向對學生的服務。
根據上述管理理念,2007年秋季我在新接手的高一(11)班進行了“服務型”班級管理模式的探索,實踐表明,新的管理模式對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科學、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形成有明顯成效。
一、模式設計與實施
構建“服務型”班級管理模式的首要任務是對班級活動中的主體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在“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指導下,班主任不再是傳統中的“絕對領導者”,不能再采用控制式管理方法,而是應向“平等中的首席”轉變,民主、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成為班級管理活動的共同參與者,與學生共同成為班級管理主體。
1.班級組織建設
傳統班級組織機構建設大多采用“科層組織理論”,是一種從上至下命令執行型的管理模式,具有較強的控制性。在這種班級管理模式下,班主任是最高領導者,下設班長,班長之下設學習、生活、文體等各種委員,第三層是小組長,最下一層是普通同學。這種管理模式,班主任是絕對權威者,班干部的選拔、班級制度的制定和班級事務的處理都由班主任決定,班干部沒有參與決策的權利,只是班主任意志的執行者,普通同學則服從于班主任的決定。由于缺乏在班級活動中發揮潛能的機會,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然受到壓制,這與時代發展是極其不適應的。為此,必須在“以人為本”指導思想下,構建新型班級管理模式。新模式以服務學生成長為目標,以開放、平等、易于溝通為原則進行班級組織建設。
新模式下的班級管理,要求班主任與學生共商班級建設與發展規劃,在班級建制中,班主任與學生是平等的管理主體,但鑒于學生閱歷與理智發展的限制,班級管理仍需班主任的督促與指導。從這個意義上說,“班主任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這種班級管理模式中,服務性表現為:班主任要盡可能為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學生既是班級管理對象,也是班級管理的主體,班級管理的各項工作都為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提供廣闊的空間?!睘榇耍诎辔瘯蛨F支部的組建上,我進行了積極的創新嘗試。開學之初,為方便工作,我臨時指定了班委會及團支部成員,但明確提出其任職時限為一個月。一個月后,在班級同學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基礎上,采用競選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確定他們的班委會。 具體做法是,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推選班長和團支部書記候選人各一名,然后小組之間就各候選人發表意見并展開充分的辯論,最后通過投票統一意見,確定班長和團支部書記人選。班長和團支部書記確定后,由其分別負責組建班委會及團支部,并在班會上向所有同學介紹各自成員情況,包括每個人的主要經歷、性格特點與工作風格。新組建的班級組織以管理班級、服務同學為主要任務,并接受同學的評價。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如果全體同學對其工作感到滿意,新組織就繼續運轉,否則班級可以召開主題班會,通過集體討論請班長確定是否解散其班委會成員,并進行重組。
2.班級組織的運作
班委會產生后各委員直接向班長負責,在班長組織下以班級日常管理為核心,以建設優良班風、學風,為全體同學提供良好發展環境為工作目標,開展系列工作。班委會聯合團支部對班級重要事項實行集體決策制,每逢重要會議邀請班主任列席,日常決策定期或不定期向班主任匯報。為方便管理,同時也為了使更多的同學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來,班委會還在班級成立了若干協助委員會。(1)作業管理協會。協會由各學科代表組成,學習委員是總負責人。該協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班級作業完成情況,根據日常記錄和同學反饋,總結作業布置與完成方面的問題,定期召開工作交流會,向各科老師和班主任反饋情況,協助任課教師提高作業布置質量。對于作業完成有問題的同學,協會成員會主動與其交流溝通,了解原因,有針對性地幫助其提高作業完成質量。開學以來,作業管理協會在提高全班作業質量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例如,協會成員通過觀察發現,由于高中課程難度增加,加上課堂容量大,部分沒有預習習慣的同學,課堂聽講效率降低,作業完成吃力,據此,協會向班委會提出增設預習提醒委員,協助全班同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紀律檢查協會。我校屬于寄宿制高中,每晚都有晚自習,晚自習環境建設尤顯重要,成立紀律檢查協會的主要目的就是由其研究營造良好自習環境的對策,向班委會提出建議,并協助執行。(3)仲裁委員會。主要是針對班級事務處理中意見不一致或者出現糾紛的情況而設。其成員全部由班級民主投票產生。仲裁委員會的主要職責一方面是監督班長及支部書記在班級事務處理中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是當班委會或團支部成員未能認真履行職責,或有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狀況,仲裁委員會可以向班主任提出申請,在班會上對相關行為進行討論。
3.班規的制定
新管理模式下的班規制定應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并堅持以下原則:一是班規的科學性、合理性,既要與高中培養目標相配合,又不能與學校的常規管理相沖突;二是要有針對性,將班級存在的主要問題在班規里強化。班規的制定,首先是由每位同學提交“議案”,歸納匯總后在全班討論,集體定奪。由于是自己制定的班規,所以學生更容易從被管理者的心理中解脫出來,不容易出現被管理的逆反問題。班級每一位同學既是班規制定者,又是班規的踐行者。需要注意的是,班規討論制定的過程不能求急,制定一個什么樣的班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討論過程中對每個人的提醒和教育。
二、實施成效
開學至今,在新型班級管理模式下,我所帶班級的凝聚力和學生本身的自律性明顯增強,協商交流的新型師生關系逐漸形成,同時班級表現得更加有活力,這種活力不僅體現在對住宿生活的快速適應上和對學習的自信中,而且還體現在各種集體活動中。相信只要堅持不懈,班風一定會繼續呈現上揚趨勢,進而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總之,知識經濟時代,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堅持“服務學生全面發展”的管理原則,注重發揮集體智慧,依靠全體同學的共同參與來完成班級管理工作。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要主動提高自身修養,以高度的責任心,認真研究學生身心特點與成長規律,運用科學民主的管理方式,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全面發展,以適應經濟時代新要求,為追求幸福人生做準備。
(責任編輯:班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