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是頒發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的機構。其開設的課程包括會計學、企業管理、財政金融、商業信息、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經濟學、市場營銷等。在美國,商學院通常是指可以頒發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或同等學位的研究生院,根據國際商學院聯合會(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的統計,美國現有經過該聯合會認證的提供碩士及博士學位的商學院399所,其中一些商學院也提供本科課程。對于在金融、管理等領域工作的人來說,取得一個商科碩士學位可以幫助他們更加順利地升遷至各領域的管理層。對于希望開創自己個人的事業又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好了準備的人來說,一個MBA學位可以減少失敗機率,同時使工作更快地步入正軌。商學院教育的特點之一是側重于團隊合作,在商學院的學習經歷有助于建立對日后工作相當重要的人際關系網絡。
美國商學院的教育質量在世界上素來享有良好的聲譽。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的畢業生對雇主們都有著特別的吸引力。一份由美國知名學府頒發的商科學位證書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有人說美國前十名商學院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后只需要考慮主動送到面前來的工作里面哪一份比較適合自己。對于外國留學生來說,在美國取得一個MBA學位可以為他們在美國或在自己的祖國發展事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美國商學院課堂上的案例分析與課堂討論占據了很大的比重,留學生們可以借鑒各種不同的管理經驗,因此美國商學院的課堂里充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
一、美國商學院的最新排名
每年,美國有許多機構和雜志對美國的商學院進行排名,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U.S. News & World Report)、《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福布斯》雜志(Forbe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等。對廣大中國讀者來說,《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的影響最大。
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2007年公布的排名,全美排名前十的研究生商學院依次是:第一名,哈佛大學;第二名,斯坦福大學;第三名,賓西法尼亞大學;并列第四名,麻省理工學院、西北大學;第六名,芝加哥大學;并列第七名,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第九名,達特茅斯大學;第十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全美排名前十,提供本科課程的商學院所在的大學依次是:第一名,賓西法尼亞大學;第二名,麻省理工學院;并列第三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學;并列第五名,紐約大學、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得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第八名,卡耐基梅隆大學;并列第九名,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弗吉尼亞大學。
不同的排行榜所采用的數據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盡相同。比如《美國商業周刊》排名2007年全美前十名提供本科課程的商學院所在的大學依次是:第一名,賓西法尼亞大學;第二名,弗吉尼亞大學;第三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第四名,艾摩利大學;第五名,密歇根大學;第六名,麻省理工學院;第七名,圣母大學;第八名,楊伯翰大學;第九名,紐約大學;第十名,康奈爾大學。其中,艾摩利大學、圣母大學、楊伯翰大學、康奈爾大學并未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排入前十位之中。
二、美國部分知名商學院的發展特色
美國的商學院各具特色,有的長于商科知識的教授,有的長于指導學生取得社會實踐的機會,也有的以培養綜合人才為目標,下文對幾個美國知名商學院的特點進行介紹。
1. 哈佛大學商學院
哈佛大學商學院被稱為“資本主義的西點軍校”。這個創辦于1908年的商學院,多年來不僅培養了大量的商界奇才,也是許多重要經濟理論的誕生地。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目標不僅是要培養具有商業知識的人才,更要培養具有領導能力和高級管理知識的人才。為此,該學院首先注重培養學生具有領導人的自信和才干,使他們相信自己有不斷改變世界的力量。哈佛商學院的課程十分貼近現實,學生常被問到如何解決某些公司、企業面臨的具體問題。教授上課,講得最多的是公司企業的案例分析。為了讓學生掌握到最新、最前沿的知識,該學院的教授每年要重新撰寫600~700個商業案例分析。這些案例分析已廣為公司、企業和其他商學院使用。僅從這一點來看,哈佛商學院就對美國的商學院教育和公司企業的管理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2. 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
沃頓商學院創立于1881年,是美國第一所大學商學院,它通過傳播商業知識和培養領導人才來促進世界的發展,長期以來,因其在商業教育方面的學術優勢而享譽世界。在全球最佳商學院排名中,沃頓多次名列榜首。沃頓被認為是全美最具有開拓精神、創新意識和國際化視角的商學院之一。它的商業教育模式在教學、研究、出版和服務中處處強調領導能力、企業家精神和創新能力。沃頓在商業實踐的各個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包括全球策略、金融、風險和保險、衛生保健、法律與道德、不動產和公共政策等。同時在市場、保健管理、房地產、商法和企業家精神培養方面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3.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在理工科方面擁有卓越的聲譽,與其它綜合性大學相比,這里商學院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最新最尖端的技術,從而使他們的教育帶有更強的技術性特點。在高科技管理人才炙手可熱的今天,這是一種重要的優勢。斯隆商學院多種方面受益于麻省理工學院的其他科系。麻省理工學院是科技創新和新企業誕生的熱土,置身其中,學生有足夠的機會來開發他們對科技和創辦企業的興趣。例如,商學院的企業創辦中心每年舉辦商業計劃競賽,這個競賽引起了風險投資家的高度關注,該學院每年給排名第一的商業計劃5萬美元的獎勵,作為實現這個計劃的種子基金,其他參賽的商業計劃也很可能吸引到來自其他渠道的資金。商學院和工程學院等建立了雙學位計劃,使學生有機會在接受商業管理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接受足夠的專業技術訓練,這種雙學位計劃很受學生歡迎。斯隆商學院的學生和其他商學院學生相比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他們中的很多人有很強的技術背景,這些學生的本科學位或以前從事的工作多在工程或電腦方面。
4.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
斯坦福大學臨近世界高科技發展的中心——硅谷,對硅谷的創立和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斯坦福商學院的興起幾乎與硅谷的興起同步,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培養出的很多人才都進入了高科技行業。該校很多MBA學生在念書的時候,就參加硅谷小公司的商業計劃、發展和管理,在沒有畢業時就和這些公司建立了密切的聯系。硅谷許多著名高科技公司,如惠普、雅虎等都是由斯坦福畢業生創辦的。有人認為,哈佛商學院代表比較傳統的經營管理培訓,培養的是“西裝革履式”的大企業管理人才;而斯坦福商學院則更強調開創新科技新企業的“小企業精神”,培養的是“穿T恤衫”的新一代小型企業家。斯坦福商學院在近年來的教學中特別強調高科技的運用。很多課程的內容都涉及如何創立高科技公司,如何在某個行業或大企業實行技術變革,以及如何運用新技術來開發新產品等。為此,學校每年要從硅谷等地邀請很多高層企業管理人員來為學生授課,講述他們的實際經驗。另外,商學院還和斯坦福著名的工程學院聯合授課,以使學生更多地了解技術發展。
三、美國商學院的本科教育
在可以授予碩士及以上學位的399所美國商學院中,不少還提供本科課程,這些課程學制從2年到4年不等。近年來,各商學院開設更多可選的本科商學課程,畢業生的起薪增長迅速,2006年達到45 243美元,比前一年增長6.9%。由于收入高、就業前景好等原因,本科商學課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學生,入門的標準也越來越高,競爭日益加劇。2006年,印第安納大學本科商學課程的申請人數比前一年增加了1倍,一年級新生的大學入學考試(Scholastic Aptitude Test,SAT)平均成績也從1 312分提高到1 340分。
以往本科學生選擇商學課程往往限于本州或臨近州的高校,現在許多商學專業的本科生開始在遠離自己家鄉的高校里就讀,因為這些高校能夠提供好的課程,就業前景更好。不同商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差別很大,沃頓商學院90%的學生畢業前就找到了雇主,而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商學院只有38%的學生在畢業時能找到工作。一些高校利用本地得天獨厚的優勢開設出其它高校沒有的特殊課程,如俄勒岡州有耐克(NIKE)和阿迪達斯(ADIDAS)兩家著名的體育品牌公司,俄勒岡大學就開設了體育營銷專業;還有得克薩斯理工大學的能源商務專業,沃頓商學院的生命科學專業,南加州大學的影視藝術和計算機工程專業等。一些大學還與美國的工商、金融界建立了特殊的密切聯系,如美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都從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招收會計專業的畢業生,華爾街的八大金融公司均位列紐約大學畢業生用人單位的前10名。
鍛煉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在美國商學院本科教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康奈爾大學商學院為避免研究生擠占本科教育資源,將本科與研究生項目之中的人力、物力資源分開,學校除要求本科生學習好商業課程外,還鼓勵他們學習商學院課程之外的課程,如人際關系學或領導才能培訓等。實習是美國商學院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增加閱歷,鍛煉領導、溝通及專業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規劃個人的職業發展,增加學生畢業后尋找到理想工作的機會。同時也有助于企業了解學生,選擇適合企業的人才。為使學生在就業市場上占據優勢,美國的商學院積極為學生創造實習機會。近年來,很多商學院在本科教育上把2年學制延長到3年~4年,這樣他們的學生可以學到更深的商業知識,容易找到好的實習、就業機會。密歇根大學斯蒂芬·M·羅斯(Stephen M ROSS)商學院將原本就在全國名列前茅的2年制商科教育項目延長至3年,并允許高中畢業生直接申請這個項目。學生們對這個項目的興趣十分濃厚,進入該商學院的競爭異常激烈。在2006年的秋季學期,900名學生申請了這個項目,只有65人被錄取,他們在高中的平均成績是3.9。被錄取的學生發現他們的本科學習生活與MBA項目一樣豐富,包括小班教學,團隊精神與競爭,不少學生發現,他們的成績都超出了預期。至于額外增加的一年,學生們可以選修專業之外的課程,或作為交換學生到其他國家學習,以體驗商學院的其他專業以便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由于斯蒂芬·M·羅斯商學院的學生更早地學習了商業課程,他們在課外實習方面就有了更大的優勢。根據《商業周刊》的調查,超過90%的學生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實習工作,而全美排名前50的商學院中學生的實習率僅為74%。
四、美國商學院教育的主要特點
1. 知名商學院的規模大、競爭激烈
由于畢業生容易找到高薪工作,生源好,美國知名商學院的學生規模都較大。《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公布的2006年注冊的全日制MBA學生數據表明,學生規模超過1 000人的有5所大學商學院,分別是:哈佛大學商學院1 821人,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1 594人,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1 242人,芝加哥大學商學院1 119人,西北大學商學院1 089人。另外,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781人,斯坦福大學商學院764人,分列第九、第十位。盡管這些商學院學生規模大,但入學競爭十分激烈,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錄取率為10.8%,哈佛大學商學院、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則分別為15.7%、21.1%與22%。
2. 國際化程度較高
美國商學院優秀的教育質量和良好的就業前景,吸引了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公布的數據表明,2007年全日制MBA學生中,伊利諾斯理工學院斯圖亞特商學院外國留學生比例最高,達到91.4%;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764個MBA學生中,有36%來自60個不同國家和地區;其他一些知名商學院外國留學生的比例分別是: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43.5%,哈佛大學商學院32.9%,斯坦福大學商學院31.2%。
3. 女生比例偏低
近年來,美國高校女生的總體比例已經占到50%左右,但一些特殊專業,女生比例仍然不高。不同于女性占一半的醫學院和法學院,美國商學院學生中女性比例偏低,只占1/3左右。《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公布的2007年全日制MBA學生數據表明,有85%以上的商學院女生比例未超過一半。一些知名商學院女生的比例分別是:哈佛大學商學院36.3%,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34.2%,斯坦福大學商學院31.9%,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31%。
4. 良好的就業指導與服務
美國大學十分重視為畢業生提供合適的就業指導,而商學院在幫助畢業生就業方面尤為突出。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把幫助畢業生尋找工作機會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學校每年組織大量的培訓和講座,幫助學生提高寫履歷表、工作面試以及待遇談判等方面的技巧。每年商學院還要邀請大約300名公司的主管人員到商學院介紹情況,與學生接觸。另外,每年有大約800家公司通過面試和廣告等方式,在商學院直接招聘人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在本科生就業中心安排了專門負責與潛在的用人單位接觸并且推薦本校學生的人員,這一舉措取得了顯著的效果。2006年秋,584家公司參加了哈斯商學院的招聘會,比2005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同時,哈斯商學院也為前來尋找人才的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包括為他們提供學生向導等。就業中心的一位主管說:“我們盡力做到來招聘的公司職員走出他們的汽車時就能得到我們學生的向導服務”,商學院還在就業中心的網站上提供畢業生的介紹和給招聘人員的建議。
五、美國商學院畢業生的收入和就業前景
在美國商學院學習是一項高投入、高回報的投資行為。包括哈佛大學商學院在內的許多美國知名商學院僅學費一項一年就達4萬美元,加上生活費等,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美國商業周刊》2006年的調查顯示,哈佛大學MBA畢業生一年的平均生活費用高達3.7萬美元。許多美國學生依靠貸款來支付學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公布的2006年畢業的全日制MBA學生負債數據表明,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平均每個學生負債83 481美元,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平均每個學生負債也達到80 937美元。
盡管美國商學院費用高昂,卻仍能保持巨大的生源,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國商學院畢業生的收入十分可觀。比如經濟學畢業生第一年的年薪大約為7萬美元,市場營銷人員的平均年薪是8萬美元左右,高層信息技術管理人員的年薪達到9萬~15萬美元。2006年,哈佛大學、賓西法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商學院MBA畢業生第一年的平均年薪都超過12萬美元。根據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委員會(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2002年的統計,取得MBA學位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比其他學生高出56%。
美國商學院成為熱門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就業前景樂觀。隨著美國經濟的增長,各個公司將需要越來越多的會計師和審計師提供報稅、管理咨詢等服務。為了回應市場需求,會計專業的畢業生紛紛選擇管理會計師以及咨詢顧問,他們為公司提供了更好的建議和更靈活的會計系統。同時,對公司內部和外部審計的需求也在增長。根據美國勞工部的估計,2004~2014年10年間,美國公司與個人對商業投資的增長以及金融領域法律法規的變革等會帶來對財政方面專業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長。對于財務、管理會計以及審計師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將增長18%~26%,高于各職業的平均增長率。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的一位職業發展指導員說:現在在許多商學院中,就業機會遠遠大于學生數量。2006年的一份調查顯示93%的學校都表示畢業生的就業率有所上升;2006年12月,畢業生網上個人簡歷的下載量比2005年同期提高了83%。2006年,全美排名前50位的商學院學生畢業后3個月的就業率超過80%,排名前10位的商學院學生畢業后3個月的就業率都超過90%。
由于對美國經濟前景看好,加上用人單位對商學院畢業生的大量需求,2007年,申請攻讀美國商學院MBA的人數大量增加,入學競爭更加激烈。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委員會的調查顯示,有3/5商學院的MBA專業反映,它們2007年錄取學生的質量高于2006年。
參考資料
1 U.S. News & World Report 2007年特刊AMERICA’S BEST COLLEGES
2 U.S. News & World Report 2007年特刊 AMERICA’S BEST GRADUATE SCHOOLS
3 Business Week
4 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2006-07 Edition.U.S. Department of Labor,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作者單位: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教育處)
責任編輯 張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