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經濟的全球化加速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國際化合作項目的開展。在中國,國際化合作項目目前主要以五種模式開展,文章旨在介紹分析這五種模式,指出其對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積極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
[關鍵詞] 高校 國際化合作 模式
經濟全球化浪潮不僅帶來了經濟領域的全球意識,而且直接影響到了高等教育領域,加速了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開放中國高等教育、培養國際通用人才成為應對全球化的必然措施,而中外高校辦學的合作成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原國家教委于1995年1月26日正式頒布實施《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定》,2003年修訂為《中外合作辦學條例》,明確提出國家對中外合作辦學實行擴大開放、規范辦學、依法管理、促進發展的方針,它是中國政府推進中外合作辦學發展,規范中外合作辦學管理的根本指導思想。
截至2004年,大學的將近800個中外合作項目得到中國政府的認可,其中授予高等教育學位的項目有270個,涉及大約100所高校。合作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本文著重介紹目前國內存在的五種模式。
一、國外大學在中國成立獨立學校
這種合作主要是引進世界一流大學的理念、制度等,與中國的大學合作成立新學校,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寧波諾丁漢大學和西交利物浦大學。
1. 寧波諾丁漢大學
經中國教育部批準,由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和浙江萬里學院合作創辦的寧波諾丁漢大學于2004年成立。它是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和獨立校區的中外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實行全英文授課,實行與英國諾丁漢大學完全一致的教學評估體系,學生畢業后將被授予英國諾丁漢大學學位。目前學校有90多位專任外籍教師,在校的國際生人數已將近100人,每一個寧波諾丁漢大學學生都有機會通過夏季短學期到英國諾丁漢大學進行學習。
2. 西交利物浦大學
西交利物浦大學是由西安交通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 of Liverpool)合作創辦的本科高等院校,2006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學校在起步階段以本科教育為主,以后逐步開展研究生教育,給合格的畢業生頒發國家承認的學歷和學位證書,對符合英國政府關于學歷學位教育政策規定的學生頒發利物浦大學的學歷和學位證書。西安交通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都承認學校的學分。師資和管理人員由西安交通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從校本部選拔的教授和行政人員組成,并引進了英國利物浦大學先進的教學模式及嚴格的質量保證控制體系。
外國大學在中國辦分校是全面引進國外高等教育的一種方式,從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