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秸稈還田
1 人工還田。秸稈粉碎或整株,覆蓋或深埋,也可以在作物苗期或果園將秸稈均勻覆蓋在地表。
2 機械粉碎還田技術。利用秸稈還田機將秸稈直接粉碎成10厘米左右的絲狀,然后深翻到土壤中。
3 滅茬旋耕覆蓋播種技術。利用滅茬旋耕覆蓋播種機直接進行播種,該技術省工、省時、蓄水保墑,出苗率高,增產明顯。
二、生產沼氣
秸稈在“沼氣1號”生物活性菌劑的作用下產生沼氣,為沼氣戶提供優質清潔能源,是秸稈綜合利用的重要新途徑。
三、制造有機肥料
1 直接制造有機肥料。把秸稈粉碎,高溫堆肥,進行快速發酵后加工成顆粒狀生物有機肥。
2 混合制造有機肥。用秸稈與畜禽糞積制堆肥,糞與秸稈隔層堆積、壓實后發酵并加工成顆粒狀生物復合有機肥。復合有機肥肥效更高,營養更全面、增產效果更顯著、改良土壤效果更好。
四、秸稈熱解氣化
在高溫缺氧狀態下,秸稈可熱解轉化成可燃性混合氣體,供應農戶生活、生產用能。一座秸稈氣化站可以供應周圍300戶左右的農產用氣,生態和經濟效益顯著。
五、秸稈氨化、青貯
1 秸稈氨化。選擇干、亮、無霉變的稻草、麥秸、玉米稈等,用鍘草機(刀)將其切成5~8厘米的草節。然后攤放在地上(墊以塑料薄膜,厚度約30厘米)。每50千克原料,按22.5千克清水,加1.5千克尿素或3千克碳氨,攪拌溶化后,將其撒噴在切好的原料上,邊撒邊翻拌,保證原料均勻濕透,10分鐘后,將其裝池(袋)。氨化好的飼料,要一次性攤放在陽光下曬4小時以上,讓氨氣散掉,再堆放好,可隨喂隨取,不需特殊存放。
2 青貯飼料。青貯飼料,要根據原料的割刈季節而定,玉米稈一般在玉米棒胡須發黑時,割棒拐上面的青穗,或麥茬棒收割后的帶青葉以上部分全部割下,在下霜前二天,放場上曬24小時左右,蒸發掉部分水分,然后用鍘草機(刀)將其軋成3~5厘米長,直接打入青貯窖內。邊打邊踩實,保證不透氣。青貯料宜邊開邊喂,一般開一次可喂3~4天,喂多少取多少,取時從一頭取起,取齊,取出部分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將口封好,防止因透氣變質霉爛。
六、栽培食用菌
農作物秸稈作培養基栽培食用菌,可以在簡易房屋內或大棚內進行,投資少,見效快,技術簡便,可栽培平菇、香菇、草菇等10多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