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近親繁殖 發展養羊周期短,極易發生混代繁殖,從而出現體格瘦小,生長遲緩甚至畸形的羔羊,因此,要經常調換種公羊,并在公羊配種前兩個月開始補飼,使之保持良好的種用體況。重視繁殖母羊的飼養,母羊妊娠的后兩個月,胎兒生長發育很快,90%的初生重在此期形成。此期如母羊營養供應不足,就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后果:所生羔羊體重小、毛少(有的剛露毛尖),胎齡雖也同樣是150天,但生理成熟僅相當于120-140日齡的發育程度,吸吮反射推遲,生理機能不健全,抵抗力弱,極易發病死亡。母羊在分娩時,也易出現衰竭,泌乳減少。為此,在妊娠的最后2周內,懷單羔母羊可在維持飼養的基礎上增加12%的飼料,懷雙羔則增加25%,日糧組成可在妊娠前期5%精料的基礎上,產前6周增至18%,產前3周增至30%。
哺乳前期加強補飼 根據所帶單雙羔給予不同的補飼標準,精料量應比妊娠后期稍有增加,多提供優質干草、青貯料和多汁飼料。管理上要保證充足飲水,羊舍要保持干燥清潔,產后1-3個月內,對膘情好的母羊不應補飼精料,以防消化不良或發生乳房炎。
抓好產羔及初生羔羊管理 產前應對產羔棚圈進行清掃消毒,要有保溫條件。臨產前應剪掉母羊陰門附近污毛,并用肥皂水或2%-3%的來蘇兒水洗凈乳房和軀體,這樣可防羔羊痢疾。同時在母羊產前20-30天,皮下注射羔羊痢疾菌苗2毫升,10-20天再接種3毫升,產前用豆漿加溫水喂給母羊,可達到催乳目的。做好接產和助產工作,檢查臨產母羊有無患乳房炎,能否順產,并做好羔羊的寄養和人工喂養等準備。羔羊產后的2-4小時,檢查羔羊是否吃到初乳,沒有吃到的要協助其吃到初乳。應保持產羔棚圈清潔干燥,溫度恒定在15℃,并勤換墊草。羔羊出生后的數天內,母羊應不出牧或出牧時間短些,讓羔羊自由吸吮乳汁,防止羔羊因暴食引起消化不良,并要特別防止圈舍賊風侵襲羔羊。
抓補料,促進羔羊增膘保膘 從半月齡開始,羔羊每天應適當補喂優質青飼料,并搭配一定的精飼料。飼料配方:玉米40%、豆餅或麻餅23%、優質草粉25%、麩皮8%、骨粉2%、食鹽1%、微量元素添加劑1%。飼料的補喂量應根據羔羊的日齡及體質狀況而定,一般半月齡左右每天補喂50-80克,1—2月齡每天補喂100-150克,2-3月齡每天補喂200克,3~4月齡每天補喂250-300克,4-6月齡每天補喂300-500克。每天早晚各補喂1次。
防疾病,減少疾病對羔羊的危害 羔羊的抵抗力弱,怕冷,怕潮濕,容易發生疾病和感染體內外寄生蟲病。羔羊出生后15-20天時要皮下注射羊快疫、羊腸毒血癥、羊猝疽三聯菌苗或羊梭菌病多聯干粉滅菌苗,30天左右時皮下注射五號病疫苗,40天左右時皮下注射羊痘雞胚弱毒疫苗,50天左右時肌肉注射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活苗,60天左右時口腔黏膜內注射口瘡弱毒細胞凍干菌,70天左右時背部皮下注射羊鏈球菌氫氧化鋁菌苗,80天左右時唇黏膜注射羊傳染性膿皰皮炎活疫苗,90天左右時皮下注射第Ⅱ號炭疽菌苗。
母羊棄羔拒哺的調教 薛玉華
有些初產母羊,由于母性不強和沒有哺乳經驗,不但不舔食羔羊身上的黏液,還拒絕給羔羊哺乳,有的甚至還頂撞、踩壓羔羊,如果遇有此種情況,應采取以下措施調教:
一、將羔羊身上的黏液抹入母羊鼻端、嘴內,或在羔羊身上撒些麥麩皮,誘使母羊舔食羔羊身上的黏液。如果母羊經過以上的誘導還不舔食羔羊身上的黏液,應盡快用干布或軟草把羔羊全身擦干,輔助羔羊吃飽初乳。
二、將羔羊放入帶隔欄的固定小圈內,或將羔羊單獨放入暖室內、暖炕上,每隔2~3小時哄起母羊1次,強迫母羊給羔羊哺乳。經過5-7天的母子小圈飼養和強迫喂奶,即可使母子相識并產生親和力,絕大多數棄羔母羊便會認羔哺乳。
三、對于已認羔的拒哺母羊,要及時趕出小圈,放入中圈飼養;對于少數經過長時間調教仍不認羔哺乳,調教無望的母羊,要趕出小圈,投入大群飼養育肥出欄,清除出種羊群隊;棄羔可尋找合適的母羊代哺或人工哺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