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是立冬,北京的天氣也已經越來越寒冷,可在人們心中,更冷的恐怕還是經濟的走勢。股市下趺、樓市不穩,廣交會這個中國規模最大的對外貿易交易會五年來首次出現成交額下降,成交額以下跌20%的局面“慘淡”收場。冬天到了,地主家也沒有多少余糧了。
世界金融危機的蔓延,實體經濟必然受到影響,中國也不能幸免,而以實體經濟為“衣食父母”的咨詢行業亦不可能獨善其身。房地產的低迷讓很多以房產研究領域為生的咨詢公司早就體會了極度寒冷,中小企業的大量休眠也會讓管理咨詢的收入捉襟見肘??梢灶A見,咨詢行業的“冬天”正在到來。
對于咨詢公司來說,最主要的挑戰來自以下方面:
企業外包咨詢業務的需求減少導致咨詢公司的業務量逐步減少,回款速度降低,咨詢公司經營會面臨實際困難。特別是中小型的咨詢公司,資金,壘球品牌網、儲備不足及現金流的壓力會讓這些公司出現生存問題;
咨詢公司因為經營壓力的影響,利潤水平降低,又不愿意減少對低素質人員的“補貼”,勢必會使公司對高效率人員的“人才課稅”增加,如此的人才累進稅率的調整會造成一部分公司出現大量的骨干流失,這些咨詢公司將不得不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
因為受經濟危機沖擊的力度和范圍不同,行業傳導有時滯,導致大量的咨詢公司為保證生存不得不在越來越窄的領域展開激烈競爭,各公司的產品線被動拉長,殘酷的價格戰會使行業利潤水平進一步降低。
如何應對以上挑戰?冬氣之應,養藏之道——出自中國養生智慧第一書的《黃帝內經》,給了很好的回答。中國智慧講求四季養生,如同企業在不同的環境里,要做不同的事情,這樣才能應天之序,天人合一,健康成長。冬天到了,要講求“閉藏”,就是要關閉開泄的氣機,要收藏。對咨詢公司而言就是要內主收斂、外主收藏、慢發展,才能“去寒就溫”,保持身體的溫暖,度過冬天。
全球品牌網專家馬繼華認為,在咨詢行業的冬天里,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行業的重組整合,而各家咨詢公司應該練好內功、開拓新產品、穩扎穩打,從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第一、對于咨詢公司來說,最關鍵的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目前的很多咨詢公司往往以復制抄襲為多,從甲行業搬到乙行業、從A專題復制到B專題,缺乏自己的創造力,一旦遇到激烈的競爭局面,勢必面臨敗退。面對這個冬天,咨詢公司和從業人員都要好好練練內功,提高人員素質和創新能力,積蓄力量。
第二、有競爭力的咨詢“產品”才是“過冬的口糧”。中國咨詢公司往往缺乏核心的產品,缺乏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門檻偏低,也將公司的競爭能力捆綁在一些核心人員身上,但冬天的到來會使“鴻雁東南飛”,會給一些缺乏長久打算的公司造成致命打擊。咨詢公司應該致力于改變這一狀況,更好的開發獨一無二的有創意的“拳頭產品”,讓想模仿者無法模仿,至少也會提高模仿者的成本。
第三、修剪業務,戰略聚焦,將目光鎖定在最有競爭力的咨詢領域。各公司一窩蜂的爭奪個別市場,特別是擠入自己不熟悉領域,并不是最好的策略,相反,惡性競爭的加劇會給咨詢行業以整體的致命打擊。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特長,應該揚長避短、強化優勢,縮小戰線,不尋求全面開花而是重點進攻的勝利。
第四、積極走出去,尋找新藍海?!岸臁眮砼R,很多外向型企業都“出口轉內銷”了。大的咨詢依靠資本和長時間的運作,在一線城市,特別是京滬廣,在一些傳統行業,基本占據了絕對優勢。后來者、中小咨詢公司只有避實就虛,在“冬天”到人家瞧不起的地方、意料不到的領域去,打分散孤立之敵,才能取得局部地區的相對優勢。
第五、裁減冗員,留住精英。咨詢行業是一個屬于精英的行業,如果為了給大家都留一口過冬的口糧,很可能造成咨詢公司自己沒有了過冬的資本。咨詢公司應該加強培訓和選拔力度,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資本投入,同時將優勢資源集中在優勢團隊和人員手中,以強兵強將應對市場挑戰。
第六、主動放緩發展速度,穩扎穩打。東北紅松之所以珍貴,是因為生長在大興安嶺、生長緩慢,所以纖維細密結實,要比生長迅速、生活在熱帶雨林里的闊葉林耐用程度高。生長慢的往往生命力也長久??焖倥蛎洉跎?,自然界是這樣,經濟世界也一樣,比如股市和樓市以及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風暴,又如中國乳品行業的擴張與三鹿之死。同樣,咨詢公司也不要盲目擴張,因為盲目過快增長的背后往往是客戶資源的嚴重透支。咨詢公司要結合自身的能力,逐步推進,實現“慢品牌”戰略。
總之,希望所有的優秀的咨詢公司都能順利的熬過這個冬天,在優勝劣汰的環境中成為幸存者。更希望,咨詢公司利用冬天的時間做好養生,迎接下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還是那句老話,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