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目前汽車市場比較蕭條的情況下,廠家經銷商該如何調整經銷戰略,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今年下半年,廠家的戰略應該從擴張型經銷商戰略,轉變為幫助經銷商生存與自保的自保型戰略。
眾所周知,高企的經銷商成本使得任何市場的不景氣,都可能導致經銷模式的動蕩。
從1999年廣州本田開4S店模式先河至今,在近10年時間里,國內新車經銷商數目迅速發展壯大。截至2008年初期,遍布全國各城市的4S店總數已接近8800家。
一般來看,4S店模式與傳統汽車交易市場相比優勢很多:舒適的環境、寬敞的展車條件,從買車到用車的全程服務,以及持續的維修等等。也正因為如此,4S店已經成為國內消費者最主要的購車場所。但很少有經銷商與消費者注意到,這種模式是以廠家高價售車作為前提的。
過去10年間,中國車市高速發展。國內車市規模從1998年的160萬輛猛增到2007年的近900萬輛,使得企業可以按相對較高價格銷售汽車,從而具備了給經銷商較大額度返利的能力。加之市場對新產品需求饑渴,一些強勢品牌經銷商在產品上市初期可以溢價銷售汽車,甚至能創造3個月收回建店成本的神話,所以4S店才能迅速發展。
然而十年之后的今天,市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今的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到了供過于求的階段,各品牌之間競爭日益加劇。不僅品牌之間,甚至品牌內部都出現發展不均衡和相互競爭現象。這就必然導致部分弱勢4S店被迫選擇改換門庭甚至退出市場。
當前雖然整體市場平穩增長,但15%的增幅已經遠遠低于去年同期24%的水平,也遠遠低于廠家的生產計劃。而汽車廠家調整的周期是4個月,由于第一季度增幅還符合預期,所以今年上半年的生產計劃是按照20%左右增幅安排的。這導致相當一部分廠家庫存嚴重,各廠家必然增大對4S店進貨的壓力。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覺得08年下半年汽車市場不容樂觀。
首先是國際經濟環境有持續惡化的趨勢。這將直接導致汽車需求的相對減少。上半年4月份后的銷售趨勢有可能持續。而國內環境則有大量不確定因素。比如油價還有再一次漲價的可能,信貸緊縮政策將延續,股市與經濟總體下滑將導致消費減少等。
由于銀根緊縮,4S店的融資成本和運營成本都大大增加。目前,4S店在銀行的融資成本在9%至10%之間,而電價和勞動力成本都在大幅度上升。4S店的經營與資金狀況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因此,我覺得下半年廠家必須調整經銷商戰略。4S店如何自保,廠家如何幫助4S店將成為關鍵問題。對于后市,既要在戰略上看到前途,又要在戰術上形成過緊日子的準備。廠家今年的銷售計劃必須增加如何保住經銷商的戰略內容,尤其是弱勢品牌廠家,更應該摒棄所謂的面子,積極調整產能計劃,適當分擔4S店的資金壓力,力保4S店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