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浙江杭州眾誠進口起亞4S店總經理吳端平寢食難安。他不僅要忙于應對來自杭州地區三家法院的22起訴訟,還要繼續處理員工流失、顧客的汽車上牌等等問題。
眾誠4S店的“債務門”
吳端平今天焦慮的可能會是不少經銷商明天所焦慮的。在他的4S店里買的車遲遲無法上牌,還有的消費者買了車卻無法提貨。眾誠4S店內上百輛新車已經被相關部門查封,店內的銷售人員也都不見了,法院的起訴紛至沓來。
當杭州地方媒體找到該4S店總經理吳端平時,他表現得很坦然。“我沒有失蹤,我就在杭州。”對于發生這次危機的原因,他歸結于汽車經銷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脆弱的資金鏈。
吳端平說:“去年年底,我們增加了近1億元的庫存,庫存膨脹得太迅速了,但去年第四季度的銷量卻不理想,導致現金流出現了問題。”
此次杭州眾誠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的“債務門”事件,暴露了汽車經銷商們的潛在危機。在積壓嚴重、銀根緊縮、銷量不濟等影響下,汽車經銷商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威風。
4S店模式危機暗伏
4S店的經銷模式決定了眾經銷商為了追求店面的豪華、服務的多樣化必定會投入巨額資金。
而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暉告訴記者:“目前4S店的銷售利潤率比較低,就算車賣得不錯,也沒有什么效益。”而4S店動輒幾千萬的建店成本,又導致店面折舊、員工薪金、固定財產保險等月運營成本相當大。在這樣的運營壓力下,市場上一旦出現蕭條情況,就會使4S店的資金鏈變得極為緊張,給經營帶來嚴重影響。
在現行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下,4S店是必須先取得汽車生產企業的授權才能建立的。為了完成全年的銷售計劃,廠商還會向經銷商大量的壓車。目前多數4S店已經出現庫存嚴重積壓的局面,這必然導致經銷商庫存加大,資金回籠難度上升。另外,汽車生產企業在一個地區密集地鋪設經銷商網點,也會使同行競爭,減少經銷商的收入。
很明顯,高額的運營成本、生產企業施加壓力使汽車經銷商苦不堪言。倘若銷量不濟,它原本脆弱的資金鏈必然會出現斷裂。杭州眾誠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的“債務門”便是眾多汽車經銷商資金鏈斷裂后的真實寫照。
蘇暉認為,今年上半年,全國三分之一的4S店根本達不到預期銷量。
車市放緩 4S店在苦熬
今年,汽車產業的發展放緩了腳步。據統計,上半年國產汽車產銷同比增長16.71%和18.52%,低于上年同期24%的增長速度。蘇暉告訴記者,今年廠家的利潤相比去年有所減少,經銷商更是如此。即便許多4S店銷量不錯,效益也難以提高。特別是一些弱勢品牌,利潤空間更小。他認為,目前來看,不會出現大批4S店倒閉或被兼并的局面。但現在確實有一批4S店在苦苦經營,也有一些4S店老板打算轉行,把資金投入到其他行業里去。
今年夏天,奧運會等諸多因素又使汽車銷售進入淡季。多數人認為九、十月份車市將迎來熱銷期,但對這些4S店來說,他們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熬過這個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