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提爾汽車座椅系統公司是全球第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國際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的產品主要包括座椅系統、閉鎖系統等。日前,美國知名汽車網站just-auto,tom對英提爾汽車座椅系統公司市場銷售部副總經理艾姆提亞·塞伊德(以下簡稱IS)進行了專訪。此次專訪就近10年來汽車座椅設計的發展變化以及英提爾汽車座椅系統公司在設計方面的特點和新技術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座椅設計因消費者需求而變
記者:在過去的10年里,汽車座椅的設計受哪些因素影響較大,有哪些變化趨勢?
IS:乘坐人員數量的變化,油價、原材料價格的改變,全球化的影響,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及車輛安全法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汽車座椅的設計,但是消費者的需求是影響汽車座椅設計變化的最大動因。消費者希望汽車座椅能在舒適和性能方面不斷提高。
現在大多車型都在力圖通過增加車內空間和操作設備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汽車座椅設計上遵循這樣一個原則:在確保符合行業標準的前提下進行靈活多交的設計調整,力求創新,而且盡量降低成本。為了更加突出座椅安全性能,我們為安全帶加裝了預緊裝置、載荷限制,整體式側氣囊,乘員安全檢測系統以及活動頭枕。以舒適為出發點,我們則提供手動系統,電動系統、腰部按摩系統、加熱制冷系統等配置。
記者:你覺得中國和歐洲在座椅標準方面有什么差異?
IS:歐洲在座椅方面的相關標準通常更為嚴謹,北美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趕上了歐洲的座椅標準,一些新興市場,也在采用美國或歐洲的座椅標準,如印度和中國目前的座椅標準更傾向于歐洲的標準。我認為未來各國的座椅標準將有望統一,但目前各國仍采用各自不同的座椅生產標準。政府法規在這方面主要是對安全性加以規范,而如耐用性和其他性能,則主要依賴于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而定。
記者:英提爾在頭枕部分的生產中都應用了哪些相關技術?
IS:根據目前消費者的需求,活動頭枕十分受歡迎。英提爾當然也有自己的低成本可進行活動頭枕設計。然而,對于座椅的制造來說,活動頭枕并不是必須的,座椅的設計可以是多變的,即使不加裝活動頭枕也可以達到IIHS(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等標準。
在工業生產中,有乘坐者與頭枕間距的相關標準,不過如果你真的完全按照這個標準進行生產,反而會使乘坐者感到不適。身材矮小的乘坐者希望使座椅靠背保持直立狀態,因此他們就要將椅背盡量向前調整。但在調整過程中,座椅的傾斜度每向前調整一個角度,頭枕與乘坐者頭部的距離就會減少5-6毫米,不過我們已經通過研發設計避免了這種不適的可能,并符合各個國家的相關標準。
記者:你們對前座與后座的設計有什么不同?
IS:由于考慮到乘客進出,后座會被設計得較有彈性,很結實。購車者往往希望后座能與前座一樣舒適,特別是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這一轉變是從他們對后座的使用頻率高于西方消費者后開始的。后排座椅的設計要具有模塊性、靈活性、擴展性,這樣的座椅將很容易進行改造,只要在座椅的各部件和構造上做些簡單的增減和改進就可以了,所以后座的產品設計將更遵循標準化。
記者:英提爾和Woodbridge集團將合作生產一種源于生物材料的聚氯酯泡沫,并將這種泡沫應用在福特2009年的Escape車型的后座生產上,你能跟我們談談使用生物泡沫材料的原因嗎?
IS:被用于座椅制造的泡沫材料,是一種源于石化產物的聚氯酯泡沫和多元醇化合物材料。我們正在試圖以豆類生物為原料的多元醇化合物,替代以汽油為原料的多元醇化合物。
這些天然的多元醇化合物可用于制造緩沖墊和靠背,其機械性能與聚氨酯相同,使用者很容易感受到這點。盡管我們只用了一小部分生物多元醇化合物,但這在多元醇生物油的工業使用方面,已經是很大的改進了。同時,隨著原油價格的上漲,在座椅制造技術中,增加大豆多元醇化合物材料的使用比例,已經顯得尤為重要。當然我們關注的不只是表面質感,這些材料的使用會極大地提高座椅的整體性能。
(劉 強 曉 燕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