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與憤怒》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張鐵志 著/26元
搖滾樂從誕生之初就帶著叛逆的胎記,是青年亞文化的主要武器,從未放棄對保守的社會體制提出尖銳的質問。六十年代的民歌運動是搖滾樂與政治關系的原型;七十年代的華麗搖滾、朋克搖滾將音樂、青年亞文化和社會顛覆性緊密聯系在一起;八十年代的“紅楔”、“四海一家”等運動為音樂與政治的結合提供了各種可能的樣板;九十年代至今,面對全球化、環境污染、種族主義、霸權主義等更加復雜的社會議題,搖滾樂在豐富自身形態的同時,也呈現出越來越多樣的反抗姿態。本書回顧了歷史上搖滾樂與種種社會運動的關聯,并在回顧中去提問、反省音樂介入政治的各類實踐途徑的可能性與局限性。聲音與憤怒,將喚起你青春的熱血,并且讓你重新認識搖滾樂。
《傷村》
人民日報出版社/李華軍 聶茂 厲雷 著/29.8元
這是一部反映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現狀的報告文學。在全部農村兒童中,平均每四個就有一個留守兒童。作者通過對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件細致入微的描述,讓我們深入了解了這一群體,他們缺少父母的保護和溝通,情感上很孤獨,不愛說話、不愛笑、也不愛學習,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存在了太多的風險。中國農村留守兒童,一個令人堪憂、讓人心痛的群體。
《唐山大地震》
當代中國出版社/ 錢鋼 著/28元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頁,作者當年曾經趕赴唐山參加抗震救災活動,親身經歷了地震發生時唐山地區猶如經受了戰爭一般的深重劫難。事后,作者以十年的時間不懈地追蹤訪談,經過縝密的整理和分析,用真摯的感情和洗練的筆法,全景式地記錄了當時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種種表現,追溯了地震前后撲朔迷離的事實與現象,反思了人類在現代化過程中究竟應該如何與自然相處的終極問題。
《悲觀主義的花朵》
新星出版社/廖一梅 著/22元
這部長篇是一個“始亂終棄”的故事,一部現代版的《鶯鶯傳》。從它感人的程度而言,幾可與《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相比,只是茨威格的小說帶有更多男性立場的美妙幻想,而這部新作則有著更多現代女性的悲切思考。它通過作者凝重的筆墨和充滿哲理的敘說,呼喚著一種在現代社會已屬罕見的愛情。書中稱此為“吸血鬼的愛情”。作者的語言細膩纏繞,把一個女人在愛情里凡是能有的心思寫得透徹非凡。
《時間回旋》
新星出版社/[加]威爾森 著 陳宗琛 譯/29元
這是一本科幻小說。作者用如歌的文字,結合科幻驚悚、成長傳奇、溫柔愛情故事、父子沖突、長輩恩怨、生態寓言和末世預言,建構出一個令人驚嘆的綜合體。但作者自言,這并不是一部探討時事問題的小說,至少在創作時并無意于此。它運用了許多科幻類型特有的修辭和元素,“不過我在這部小說中所希望達成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尋找出隱藏于種種科幻類型底下的人性關懷,并簡單直接地將這些關懷呈現在讀者眼前。”
《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
人民文學出版社/張立憲 著/24元
八十年代,中國最后一個純真年代。本書正是對這一純真年代的終極回憶。作者是生于1968年的“六八式”——所謂“生于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經歷青春,在九十年代討生活、在本世紀負責任”的一代。本書就是他的一部八十年代微觀個人史,由十二章記憶碎片構成。任何一代人的青春、激情和痛苦都是一樣的,他們對自己所處時代的感念之情也是一樣的,一個人的青春在什么時代度過,那就是他最好的年代。
(孫達/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