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來到青海湖畔,望著那片大海留在高原的最后一滴眼淚,當你帶著對自然的敬畏,你能感受到那超乎塵俗的美麗,懷念那道甘甜的青海茶。
一切都來自于對三江草原的濃烈的眷戀,每當回想起那些關于生活在這片廣闊蒼涼土地上的人們,以及總是能夠滋潤我心田的青海茶,多少年以來不思量,自難忘。去過了很多的地方,見過了很多的人,喝過了很多的茶,在心靈深處始終飄蕩著青海茶的芬芳。荒漠高原,魂牽夢繞。甜美芳香酥油茶
記得到了嚴寒難耐的冬季,青海當地人都會買來一些酥油,用來做糌粑和酥油茶。在獨具高原特色的飲食文化中,酥油茶便是其中一朵奇葩。做酥油茶非常簡單,青海人習慣把茯茶放入金屬的茶壺中,再加適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熬至深褐色,但入口之時卻不苦。這時候的茶,已經芳香醉人,加入酥油,也可以混合一些牛奶,或者糖,或者鹽,這就是青海人日日飲用的酥油茶。
盛裝酥油茶的茶壺,也顯得粗獷美麗,我曾經見過一種紫銅制成的大銅壺,已經用得锃亮,古樸中透露著一種沉著的優雅,這壺嘗過百味,盛過炙熱與冰冷,它亦如經歷世事的老人,溫和持重,讓人心中無限歡喜。喝酥油茶的茶碗常常有吉祥的圖案,其色彩明麗鮮艷。還有一些茶碗是龍鳳呈祥的圖案,當你捧著這碗甘甜的酥油茶,當你注視著茶碗上那些美麗吉祥的圖案,你一定會覺得溫暖。
在高寒缺氧的青海,尤其是冬季,酥油茶補充了人體的熱量,平衡了人體的酸堿度,對于缺少蔬菜、以肉食為主的高原上的人們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在青海,酥油茶也是人們祭神待客的禮儀物。敬神以酥油和茶為佳,待客則茶酒并重。待客時,全家排在門前,向來客敬一杯酒、獻一條哈達,即是最高的禮節。而送別親人時,則背著酥油茶送到車站,親人上車后,還要敬三次茶,喝完才能上路,取吉祥如意、一路平安、萬事大吉之意。
百味交集黑茯茶
除了酥油茶之外,我青海的朋友還喜歡用茯茶來招待客人。客人一進家門,便端上熱騰騰的茶水,讓你風塵仆仆疲憊的心,得到最好的安慰。普通人家里都會熬制這種茶,與內地不同的是,他們不用開水泡茶——他們必定以水與茶葉一同熬煮,放入一些驅寒的香料,如生姜、花椒、金蓋等,也有加紅景天、紅棗、桂圓、枸杞、核桃等滋補品的。眾味交集,滿室彌香。口感辛辣咸澀,喝下去只覺得一股暖流從舌頭一直熨燙到全部的臟腑,全身的疲憊、寒冷統統一掃而光。
青海當地人喜歡色濃味澀的茶,他們喝的不是茶的香味以及清香,而是茶的成分與澀味以及年分。
茶對于青海人來說,是一種嗜欲,是一種生活的美妙承載,是一種生存所需,而非消磨時間、玩味文化。他們更懂得將茶與真實的生活融合。冬天,寒風刺骨,滴水成冰,屋內一家老小坐在熱炕上,烤著噼啪作響的炭火盆,火上煨著熱茶,那一種愜意的滋味真是無與倫比。夏天,走在戶外,當太陽炙烤著大地,臉會被曬得通紅,但是一進家門,家人為你奉上一杯甘甜清涼的茶水,被紫外線燒烤刺痛的皮膚,急躁的內心都會得到慰藉與釋然。
與酥油茶的茶具不同,對于煮開的黑茶,青海人則用隨意的茶具,燒開的茶水有的直接灌入熱水瓶中,有的灌入小型的開水壺里。茶具可以是任何一種能盛水的器皿,比如碗,比如玻璃杯,抑或陶瓷杯。淳樸中透露著獨特粗獷的西北特色,隨意中讓人領悟到高原的平和淡定。要知道在這片土地上,人人都是愛茶人,人人都是老茶客。無茶不成宴,無茶不待客。這里的人們從早到晚,一年四季都要喝茶。
念念不忘青海茶
如果帶點個人感情色彩來說,青海人是一群戀舊的人,一群懂得珍藏歲月的人。從人們啜飲中,你能體會到一個全新的茶的世界,這里沒有功夫茶具,沒有細嫩高雅的茶葉,沒有舒緩的音樂,沒有講究的制茶手法,更沒有文人雅士留下任何贊嘆的詩篇。有的只是這里人們對生活對歲月對生命的全部的熱情,對茶的珍重和依賴。歲月蕩滌過的事物都會留下最清潔樸實的東西,比如這道青海人的茶。
我本不是青海人,但我祖祖輩輩都在這片蒼茫的草原上留下了足跡,飲用著唐古拉山純凈的雪水,暢飲青海的茶,以至于我身上刻下了青海人的印記,爽朗的大笑,直來直去的性格,愛憎分明的情感。我帶著這些記號走過萬水千山,“老鷹在天上飛,影子卻留在草地上”,我雖然離開了青海,但是我的心永遠留在了那片我至愛的熱土上。
我懷念藍得透澈的青海湖的美麗與那些永遠飄香的青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