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意透大干,茶中有真義”。
2008年7月21日,一場以“悲愿與感恩”為主題的奉茶祭活動在成都文殊院舉行。作為禪宗的道場,又適逢四川地震之余,普茶與茶席設(shè)計也成為這次活動禪茶一味的重要內(nèi)容。
成都文殊院的前身為信相寺,1682年開始,慈篤和尚結(jié)第于此,入定而現(xiàn)火光,世人仰其道行,認定其為文殊菩薩應(yīng)身,始康熙帝親書“空林”二字并頒賜《龍藏》五千四百余冊。此后文殊院影響日盛。
在物質(zhì)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在,人們內(nèi)心的困惑與迷茫越來越多,這是社會大眾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課題。生命的升華與智慧的人生,是禪修活動的一個主題。文殊院第五屆“智慧之旅”禪修營活動,有二百多位年輕學員,離開忙碌的生活與工作,在七天當中來體驗內(nèi)心,來體會生命的本質(zhì)。而這個晚上的普茶祭茶活動,無疑是一次體味生活與領(lǐng)悟生命的時刻。
奉茶祭活動設(shè)定于七天禪修營的第一天晚上。傍晚,烏云吹散之后天空難得的清澈透亮。
來自成都陸羽茶藝中心的泡茶師以奉茶祭茶為主題來設(shè)計他們的茶席。此次布席,桌面統(tǒng)一由文殊院籌定,所以只能通過茶具與飾物的點綴來表達茶的精神。
有許多茶席于現(xiàn)場取材,植物與盆栽的利用恰到好處,如杏葉、藤條、蕉葉等等。
他們以石器、玻璃的材質(zhì)來表達堅實的精神。蘭花甘露、巖茶千里香等茶恰如其分表達奉茶的心境。
泡茶師起身奉茶,全體人員起身靜觀。奉后回席,全體為受難同胞默哀一分鐘。
方丈帶領(lǐng)大家念誦祭悼文:佛陀啊佛陀,請您讓他們明白,成住壞空才是這個世界的真相,唯有安住內(nèi)心的本性,才不會迷失。佛陀啊佛陀,請您護佑劫后余生的人們。
之后,由文殊院的方丈宗性法師做開示。
他說道:“有人疑問,地震中為什么有些寺廟也會倒呢?成住壞空才是世界的真相,外在的東西會倒,而堅強的內(nèi)心與信念可以不倒。”
他很有智慧地說,茶是喝不出來的,是品出來的。茶當中充滿著禪意,你們喝到的茶是苦還是香呢?
“一二三四五,茶葉是水煮;喝到杯朝天。原來茶不苦。請大家參悟其中的道理。”
奉茶祭悼之后,茶香盈室,而人們亦在茶香與飲茶之間去感恩這難得的一刻,也珍惜當下的時光。
以茶來普濟這個世界,使之充滿平和與安寧,以茶來體悟世事的無常,在這樣的時刻,能夠喝一杯茶,一顆感恩之心,一片緬懷之情,就是最好的茶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