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某些國產(chǎn)歷史帝王劇竟似乎陷于無序狀態(tài),什么戲說、歪說……像雨后春筍般充塞熒屏,其粗制濫造,錯誤頻出,不忍卒目。如反映秦始皇時代的故事,竟然有人在墳前燒紙錢,大家都知道,紙的出現(xiàn)是在西漢,秦朝何來的紙?甚至還有電視劇讓唐朝武則天廳堂上掛著宋人的名聯(lián)……凡此種種的低級錯誤,觀后令人啼笑皆非。這些還只是編導(dǎo)歷史知識水平低下的問題,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歷史劇編導(dǎo)故意顛倒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誤導(dǎo)世人對歷史人物的正確評價,其遺害不亞于歪曲歷史真相,銷毀歷史遺跡!
那些影視劇根本無視歷史的嚴肅性,任意篡改且無中生有,以致于把歷史人物塑造得只有名字是真的,戲中人物的思想、觀點均屬虛構(gòu),與歷史上真人真事毫無相通之處。
很多人看了諸如《鐵齒銅牙紀曉嵐》等電視劇之后,都把乾隆皇帝看成是個嘻嘻哈哈、不拘小節(jié)、待人和氣、愛才愛民的好皇帝,大才子紀曉嵐不時沖撞“圣顏”,乾隆也不動怒,在乾隆身邊做官真是幸福至極,根本沒有“伴君如伴虎”的畏懼心理。觀眾對紀曉嵐的剛直不阿、不畏權(quán)貴,敢于直面頂撞皇帝的性格也印象深刻。總之,一個和藹可親、愛民如子的封建帝王形象,和一個不畏權(quán)勢、為民請命的封建臣子的感人形象,就在這些電視劇中形成了,而且深深植入到千百萬國人的心中。
真實歷史中的乾隆皇帝和紀曉嵐是怎樣的人呢?史書記載:“乾隆三十九年,開四庫館下詔求書,令有觸諱者毀之。”這道詔書一出,凡與大清皇朝思想觀點相悖的書籍,一律燒掉。一旦“觸諱”,就“斬立決”,還株連九族。大學士孫嘉淦因偽秦稿案,嚇得魂靈出竅,驚懼而死。
滿清推行殘酷的文字獄,到了乾隆朝達到高潮,毀書共計3100多種,連《精忠說岳》也列入禁書。章炳麟先生說,乾隆朝的文化大劫難,慘重酷烈。數(shù)以萬計的知識分子因一言一文一字而被殺被關(guān)被流放。在這種嚴酷的迫害下,都噤若寒蟬,誰還敢說什么,敢寫什么?
紀曉嵐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在這樣險惡的環(huán)境中,除了奉皇命編纂《四庫全書》外,根本不寫什么。他平生著作就是一部《閱微草堂筆記》,幾乎都是說神道鬼,不涉人間煙火。像紀曉嵐這樣一代大才子,一生成就難道僅是完成一套《四庫全書》和一部筆記?似乎和他的才名不相稱。
紀曉嵐雖為乾隆賞識,乾隆也似乎很重用他,其實乾隆只把他看作娼優(yōu)一類地位低賤的人。紀曉嵐是“侍讀學士”,一次上奏乾隆道:“東南財力盡矣,上當思所以救濟之。”乾隆大怒,斥責他:“朕以汝文學尚優(yōu),故使領(lǐng)四庫書館,實不過娼優(yōu)蓄之。汝何敢妄談國事!”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大才子,在乾隆眼里不過是個以樂舞戲耍為業(yè)供人取樂的“娼優(yōu)”罷了,可見他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哪里是電視劇中那經(jīng)常耍弄皇帝無所畏懼的“高大形象”!
不但紀曉嵐不敢在乾隆面前放半個屁,就是權(quán)大位尊的朝臣也“皆相與結(jié)舌吞聲,無復(fù)有為民請命者矣”。
乾隆是這樣一個剛愎自用心狠手辣的皇帝,紀曉嵐是個唯唯諾諾逆來順受的侍臣,與電視劇中的乾隆、紀曉嵐不是判若兩人嗎?電視劇編導(dǎo)照這種思路創(chuàng)制歷史劇塑造歷史人物,還有什么歷史真實可言!